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化學微課運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在設計微課課件時,對于內容的選取一定要貼近教學的實際需要,多種表現形式相結合,并注意微課長度要適當;微課課件的展示要堅持適時適度的原則,在重要的教學時機進行展示。利用課后的網絡分享和教學討論,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
微課;高中化學;網絡學習平臺
1前言
微課是指以多媒體為依托,以圖形聲像相結合的方式制作的教學短片。微課是信息化教學的一種新生教學事物,以其短小生動的形式深受學生的歡迎,因此,在教學中得到較為廣泛的運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同樣能夠發揮其用武之地。化學是一門兼具知識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微課能夠發揮其作用,將知識和實驗結合起來,所以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用途很大。微課的運用是有技巧的,并不是簡單地在課堂中播放一個教學短片,更重要的是要將微課和教學需要結合起來。精心地制作微課,適時地在課堂中進行展示,并且重視對于微課的課后分享,以此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2微課的課前制作
微課的制作是運用微課的前提和基礎,一個好的微課課件才能夠在高中教學實踐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微課運用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微課課件制作得好不好。在微課的制作中,一定要圍繞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多種形式,精心制作出能夠幫助教學效果改善與增強的微課課件。
2.1結合教學目標精心設計主題
高中化學中微課的運用要針對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一些有趣的主題,從而能夠讓微課充分發揮作用。如在高中化學元素的教學中,由于各種元素的特性不同,學生在記憶和理解的時候常常會存在困難。教師可以設計“化學元素大家庭”這樣的教學主題,通過微課動畫展現的形式展示化學元素大家庭里每一個元素的特性,如活潑元素、懶惰元素,通過元素找朋友的方式展示出不同元素在一起所產生的化學反應。通過這樣的教學主題,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不同化學元素之間的情況,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諸如此來的主題設計,都能夠達到教學的目標,教師一定要在主題設計上花心思、動腦筋,從而設計出高質量的微課課件[1]。
2.2教學內容的選取要貼近需要
在化學教學里,需要向學生講解和傳授的知識點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微課這種形式。教師在設計微課課件時,對于內容的選取一定要貼近教學的實際需要。一些需要學生識記的內容可能并不是很適合采用微課,這種就要通過板書講解等其他形式向學生傳授。而對于一些適合微課的內容,則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傳授。教師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取舍,從而真正做出適合教學需要的課件。如在教授氧化還原反應時候,很多學生可能搞不懂什么是氧化,什么是還原,以及中間發生的化學變化。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用動畫的形式展現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以及氧化物、還原物的特點等。學生可以通過微課的輔助展示,清楚地知道這些化學反應發生的全過程。
2.3微課的形式要生動多樣
微課取勝之處就在于它的多樣性,圖形聲像等都可以作為微課的材料。在微課制作時,教師要通過不同的形式將化學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展示出來。運用動畫、音樂、沙畫、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相結合,使得微課課件有趣生動,能夠吸引學生的整體興趣。以元素特性為例,化學元素可以是一個個動畫形象,其特性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展示,發生的化學反應可以是視頻,這些多種形式的有機結合是微課課件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取得出奇制勝效果的保證[2]。
2.4微課的長度要適當
在微課課件的制作中,要注意微課課件的長度,一般以5分鐘左右為適宜。一節課45分鐘,教師對微課課件的運用是插入環節,而不是主體環節,對于任何一個知識點的展示都不應該過長或者過短,過長學生會疲憊,過短可能講不清楚一個知識點。教師在微課課件的制作中,要既能夠講清楚一個知識點,又不會過長。微課的所有內容都應該是對教學有用的,對于一些單純的只是好玩的東西要少之又少,只保留核心內容,從而增強微課課件的實際效果。
3微課的課堂展示
微課課件的展示要堅持適時適度的原則,在重要的教學時機進行微課課件的展示,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而不合時宜的展示則往往事與愿違。微課課件展示一般主要運用于以下幾個環節。
3.1課程導入時展示
在新課程導入時,學生對于一些陌生的知識,常常比較難以理解和接受,而化學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只是單純地進行口頭講解,學生可能會不懂。因此,在新課程導入的時候,采用微課這種直觀的形式,能夠較為形象地向學生展示新知識,方便學生的理解和接受。且微課是一種較為活潑的形式,展示新內容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集中精力,從而能夠以較高的熱情吸收新知識。再配合教師其后的講解,新知識的導入便不再是教學中的問題。
3.2重難點講解時展示
在重難點講解的時候,微課展示是強調重點、分解難點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微課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讓學生記住重點、理解難點,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化學教學中常常會有一些重點需要向學生反復強調,對于這些重點,教師一遍遍地重復,學生可能會厭煩,也不見得能夠接受和記住。利用微課這種形式,因為比較生動形象,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識記[3]。對于一些難點內容,由于化學的抽象性,教師往往不能夠很好地講清楚。利用微課這種形式,能夠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將抽象的東西具象化,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從而把需要大腦想象的抽象過程變為可以眼觀耳聽的直觀感受,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記憶。
3.3知識拓展時展示
化學課堂所傳授的知識并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有時候還需要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一些延伸和拓展,而在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方面,微課又是一個好幫手。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教師跟學生講的時候可能無法表達清楚,但是微課卻是能夠講清楚的一個好手段。通過微課的形式進行一些知識的延伸,有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如在講授一些著名科學發現的時候,告訴學生這些著名的科學發現者,通過微課向學生展示這些科學家的圖片或者視頻,幫助學生發掘科學探索的精神,有利于學生對化學學習興趣的提升。
3.4化學實驗時展示
在進行一些化學實驗的時候,由于課堂教室的空間局限性,可能后排的學生無法清楚地看到前排教師所進行的實驗,進而影響教學效果。教室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播放實驗過程,并且可以采用慢動作、反復播放等方式,讓學生看清楚實驗的過程以及其中的細節,從而幫助學生完成化學實驗。還有一些化學實驗由于具有危險性,比如可能會爆炸,在實驗室里無法展示給學生,就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讓學生看到實驗的結果,從而讓他們牢記一些可能出現的危險,避免在自己做實驗的時候發生。
3.5直觀展示要結合深度講解
在微課的課堂展示中需要配合教師的講解。微課的運用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將課堂交給微課。微課是一種直觀展示的形式,對于一些表象的或者抽象的東西能夠很好地展示,但是對于一些深度的邏輯性的知識則展示能力較弱,這就需要教師配合微課進行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邏輯和思路。另外,在微課播放過程中,由于融入一些動畫視頻等形式,學生獲得的信息比較多,有可能只是去注意這種形式上的好玩,而忽略了對于知識的提取。因此,對于哪些是核心知識,還需要教師進行強調,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強調,幫助學生明白核心知識并進行重點掌握。
4微課的課后分享
微課課件的運用不僅僅體現在課前制作、課堂展示,還應該體現在課后的分享和討論。通過分享,讓微課作用得以更好地發揮;通過討論,讓教師更好地掌握微課制作的要領。
4.1網絡分享
微課課件是教師精心制作的學習材料,對于學生的學習有重要的作用。微課是一種電子媒介,電子媒介的特性之一就是便于復制和傳播,因此,在微課的運用中除了教學課堂的展示,還要注重課后的分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大屏幕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能夠取得較好的課堂效果。但是課堂并不僅僅是微課課件的唯一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課后更多功能的發揮。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復制微課課件進行課下學習,也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電子郵箱、網絡學習平臺等渠道將微課課件進行傳播和分享,從而幫助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也讓微課這種形式發揮更大的作用。
4.2教學討論
微課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這種形式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對于教師來講,微課也是一種新鮮事物,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和完善。因此,對于微課的使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后討論,也可以在教師群體里發動一些教學技巧的交流和分析。如對于教師制作的微課課件,以及學習過程中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教學的討論,讓學生提出哪些是微課課件制作較好的地方,哪些是不能夠理解和接受的地方。通過征求學生的意見,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他們的興趣點以及興奮點,在以后的課件制作過程中進行改進,更加迎合學生的口味和需求,更好地進行課件制作,切實增強課堂效果[4]。
5結論
高中化學課程中運用微課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的氛圍,增強教學的實際效果。在微課的運用中,最關鍵的在于科學地制作微課課件,要結合教學目標精心設計主題,教學內容的選取要貼近需要,微課的形式要生動多樣,微課的長度要適當。在課堂展示的時候,要注意適時地進行展示。微課主要運用于課程導入、重難點講解、知識拓展等環節,在進行直觀展示的同時要結合教學需要進行深入講解。此外,還要重視微課的課后分享,通過網絡分享的方式方便學生的學習需要。針對微課中的一些教學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和討論。通過以上這些措施,切實發揮微課的實際作用。
作者:唐美潔 單位:山東省萊山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金國林,林肅浩.構建高中化學微課“生態”系統:以“化學反應的方向”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10):3-6.
[2]張正偉.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及要注意的問題[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6(6):110.
[3]劉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中職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5(15):139-140.
[4]陳廣余.微課,讓化學學習更加有效[J].化學教與學,2015(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