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化學化合物知識教學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化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
在教學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過程中,要想收到較大的成效,必須從新課程標準出發,抓住新課程標準的特點,遵循化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這一道理進行教學。在傳統的教學中,在教學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時,往往使用很老套的教學方法,從化合物的組成、性質、制法和用途等方面出發,逐一學習不同的化合物。然而,新課程教材卻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周圍熟悉的環境中感受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師在教學中要突破傳統的物質為中心的模式,重在體現物質的社會應用價值。在教學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現化學的所在,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來幫助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培養起關愛社會、關愛自然、關愛生活和關愛科學的情感,學會找出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中的聯系,將化學學習置于生活中,將抽象的學習情境簡單化、生活化,提高學習效率。
二、以熟讀化學課本,理清知識脈絡為手段進行學習
在高中化學課程學習中,要想學好知識,就必須以熟讀化學課本,理清知識脈絡為手段進行學習。因為知識的分布并不是單一的存在于某一個單元,只有熟讀課本,理清思路,適時的做好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才能學好化學知識。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意知識的積累,由于同一個知識點會分布在不同的教材中,因此,做好知識的積累尤為重要。學生可以準備一個筆記本,當在教材中發現以前學過的知識點在其他地方有補充時,應該及時的記錄下來,方便學習和積累。如果不熟讀化學課本,理清知識的脈絡,對零零散散的知識點進行積累,那么,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將收不到太大的成效,長時間以往還會感覺到學習極為吃力。
三、及時梳理教學內容,注重復習環節,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知識結構
在教學高中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時,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在每一族的元素中找出一個代表元素,系統的學習代表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結構、存在形式、用途等方面的知識,教師的腦海中已經形成了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然而,新課程中,卻是以每種元素為核心,知識結構的系統性不如從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及時梳理教學內容,注重復習環節,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知識結構。在教學完每一個單元之后,教師應該合理安排出一兩個課時,為學生做一個系統的復習和知識的整理、歸納,讓學生腦海中零零散散的知識點得到總結,使這些孤立的知識點變成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和完整的知識系統,提高教學的效率。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復習是對舊知識的鞏固,很多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往往提不起興趣,教師在復習時要學會創造情境,而不是通過反復強調知識點,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要讓學生在輕松的情境中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去學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讓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四、在教學中重視競爭的作用,營造一個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在高中化學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中,學習成效的好壞除了教師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要想讓學習效率得到提高,教師必須在學習中重視競爭的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化學知識,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目前,這一種激勵式的教學手段已經被很多教師逐漸運用到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將兩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但這兩個學生必須是化學成績一好一壞的,在他們之間建立起幫扶關系,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帶動基礎薄弱的學生,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除此之外,還可以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這些小組之間必須是化學成績總體相當,沒有較大懸殊的。在每個小組中既有成績好的學生,也有基礎薄弱的學生,在讓他們之間建立競爭關系,為不同的小組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日標,確定其學習對手,營造一個“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必須從新課程標準出發,緊抓新教材與老教材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遵循化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的道理,從以熟讀化學課本,理清知識脈絡為手段進行學習,及時梳理教學內容,注重復習環節,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知識結構,重視競爭的作用,營造一個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等方面出發,再結合教師的思考,將化學教學效率推向更高。
作者:常曉紅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二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