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化學復習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重視教師和學生板書,是進行有效學習的保證
隨著現代網絡的發展和多媒體的豐富,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板書基本上被各種各樣的課件所代替,課堂教學容量大,內容豐富多彩,可是這樣的教學方式帶來了不少負面的影響,常聽老師說:“同樣的問題講了許多遍,學生仍然出錯,甚至有的學生還是一點思路都沒有,現在的學生真笨,不知道怎樣教才能把他們教會。”其實我們教師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了,在復習課上我們怕學生不會,怕遺漏知識點,所以我們教師不怕辛苦從上課講到下課,一點都不給學生和自己喘息的機會,學生自己支配、主動思考的時間全部被我們削奪了,學生的能力也被我們抹殺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該重視板書的書寫,板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記憶,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有利于給學生聯想、分析的時間和空間。同時也要讓學生上臺板書,不但可以很好地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而且也能很好地暴露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所在,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復習課上,讓學生上臺板書,看起來好像是浪費了課堂時間,實際上這段時間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習高效。如:化學用語的學習過程中,非常有必要讓學生上臺板書,并讓兩位學生同時上臺引入競爭意識,而下面的同學在座位上完成,并與上臺的兩位同學所寫內容進行對比分析。學生的錯誤大多情況是相同的,這樣就可以把問題放大,引起全班同學的注意。如果學生書寫確實還有問題,而學生找不出來時,教師也不急于告訴學生,應故意吊起學生的胃口說,書寫中還有幾個地方不妥,再仔細觀察一下,不知有沒有同學能把它找出?當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時,再進行講解、強化,效果就十分明顯了。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貝恩布里奇說:差錯人皆有之,作為教師不利用是不能原諒的,沒有大量錯誤作為臺階,就不能攀登上正確結果的寶座,錯誤中往往孕育著比正確更豐富的發現和創造因素。利用學生板書的錯誤,加以因勢利導,是值得一試的好方法。
二、重視“知識”的呈現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思維的本源在于問題情景,問題情景對學生來說,是引發認知沖突的條件,是思維的導火線,它可以使學生的求知欲望由潛伏狀態轉為被激活的狀態。教師根據所要復習的內容設計成系列化的問題,這樣無形之中給學生一種活動的線索、思維的方向,操作的細節、討論的要點等都得以順利地展開。在元素化合物復習時,大多數教師常采用“物質結構、物理化學性質、工業及實驗室制備、用途、典型例題進行解析、鞏固”這樣的方式進行復習教學,這樣操作實際上就是重復以前所講的內容,對學生來講一點新鮮感都沒有,不能很好地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和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如果能夠從實際應用或從學生的疑難問題角度入手,不僅能夠完成對知識目標的復習,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提取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復習硫酸和硝酸時設計如下問題:①如何區分濃、稀硫酸?濃硝酸如何存放?②Cu片加到稀硫酸中不反應,如果加入某白色晶體,銅片就會不斷地溶解使溶液變藍,這種白色晶體可能是什么?請同學們再思考一下,還可以加入(或通入)那些物質也能實現上述變化?③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氣體有什么現象?一段時間后再通入NO2或Cl2或NH3可觀察到什么現象?④如何制取純的NO氣體,并驗證NO氣體?⑤總結高中所學制備Cu(NO3)2的方法,并評價那種方法最適宜?⑥請同學們在空白紙上建構一張氮(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化關系圖,并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進行交流展示。在教學過程中,這樣從學生疑難問題或知識的實際應用的角度來呈現所復習的內容,能夠很好地讓全班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說,讓學生多討論。這樣做能夠充分展現出學生的才能,發展自己的個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的思維也因此被激活、深入,問題意識得到了培養。
三、重視“習題”的呈現方式,提升學生的多元思維能力
在習題課的復習上,很多教師習慣于解題技巧和方法的總結和歸納,而不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多元思維的訓練,這樣只解決在知識的記憶層面上,而不能很好地深化其內涵,如果把內容稍作變化或遇到新的題目時,總是會出現很多問題,導致學生不能快速找到解決的方法。如果復習過程中,設計一些情境問題,改變習題的呈現方式,教學效果可能會大大改觀。
四、重視“實驗”功能,突破學習難點,提高學生的能力
在復習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化學實驗的特殊功能,如果遇到無法解釋和難于理解的內容時可借助化學實驗進行解決??偟膩碚f,在高中化學復習課的設計上一定要多下點功夫,不要讓所學的知識進行簡單的、機械的重復,而應讓學生感到每一節課都有所不同,使學生期待上每一節化學課,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最大效益。
作者:孫柏艷 單位: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