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反思性教學高中化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化學反思性教學是一個螺旋上升的循環過程,教學反思無不滲透于化學教學的每個環節。在反思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教學計劃要求觀察教學過程,收集證實或證偽假說的材料;教師要察一言觀色,審時度勢,及時發現新情況,要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并采取有力的變通措施。本文以《氨的性質及制法的探究》為例,對比其操作性教學和反思性教學過程的差異,進一步考察高中化學反思性教學模型的可操作性和應用價值。
一、反思性教學與操作性教學在計劃設計階段的區別
教學前階段主要指教學計劃設計階段,反思性教學計劃與操作性教學計劃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在形式上,但反思性教學計劃實質上是研究計劃。因此,與操作性教學計劃相比,客觀上存在兩個明顯的區別:
一是在教學目標上,操作性教學計劃通常只有發展學生的要求。而反思性教學計劃不僅有發展學生的要求,還有發展教師的要求。
二是要將假說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即將解決教學問題的辦法,盡可能地具體化,變成可操作的步驟,根據情況逐步落實到相應的教學階段,使假說在全部教學過程中得到檢驗。這一階段,教師需要有問題意識,能對照以下問題檢查教學預設中與自己密切相關的問題。
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是什么?教學設計有沒有針對性?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是什么?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是什么?逐一檢索教學環節、教學情境、自身的教學條件和教學中的困惑,然后采取對策,尋找解決的方案,作出周密的安排。現將“氨的性質及制法的探究”反思性教學計劃與操作性教學計劃進行對比。
二、“氨的性質及制法的探究”反思性教學計劃與操作性教學計劃對比
1.教學目標
操作性教學:①通過實驗觀察、思考等活動,掌握NH3性質;②通過理論分析,掌握NH3的實驗室制法;③聯系性質,了解NH3的用途;④初步體會物質的性質決定制備、收集方法及用途。
反思性教學:①通過實驗探究、觀察、思考等活動,掌握NH3的性質;②通過理論分析和錄像觀看,掌握NH3的實驗室制法;③聯系性質,了解NH3的用途;④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提高學生觀察、分析能力;⑤初步體會物質的性質決定制備、收集方法及用途;⑥通過實驗、視頻演示體驗化學神奇之處,引發好奇心,激發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探究的興趣和熱情;⑦通過討論氨氣實驗室制法的尾氣處理方法,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2.情境創設
操作性教學: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氨在自然界中循環過程。本節課將一起探討氨的主要性質、實驗室制法及用途。
反思性教學:通過“化合價-物質類別坐標圖”回憶上節課知識引入新課,同時為后面預測搭建兩個平臺:一是物質類別預測性質;二是從化合價預測性質。
3.探究活動
操作性教學:在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的理論指導下,從觀察角度學習氨的性質,NH3的實驗室制法,NH3的用途。
反思性教學:根據課程標準,學習本節課時學生沒有物質結構的理論知識,只能通過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用什么樣的實驗將學生帶入一種學習情景至關重要,通過實驗和演示(如噴泉實驗、生煙實驗),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色彩美,體會化學的實用性和創造性。
4.拓展提升
操作性教學:無
反思性教學:A讓學生設計用濃氨水快速制取并收集氨氣的實驗方案;B氨氣、液氨、氨水、一水含氨的成分分別是什么?
5.教學困惑
操作性教學:無
反思性教學:教學內容怎么安排才能精要簡練,更合理、更自然。
6.對比優點
反思性教學不僅要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學習氨的性質,掌握氨的實驗室制法,更要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體驗化學之美,而且要考慮到實驗的污染問題,并學會多種科學探究方法,這些教學設計的改進是教師課前反思的結果。
三、結論
從《氨的性質及制法的探究》化學反思性教學與操作性教學對比表明,反思是根本,教育理論為我們教師的反思提供了新的視角,為反思提供了理論依據。化學教師的反思更應該深刻而富有成效。教師的反思必須與學生的反思同步進行,甚至要求著力解決的是學生要學會改變以往的學習思維模式。在反思中學會學習,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學習理念,從而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讓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真正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