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地理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在信息化的全面推進下,我國的教育信息化程度也有了較大的提高,雖然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所需知識的搜索及查閱,但是依然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及有效的課堂教學來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大量的實踐證明,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對于高中地理教學具備以下優勢:
1.可以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學的質量。
高中地理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記憶力,同樣還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傳統的地理教學僅能依靠教師的講解及教材的分析,因此對于一些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困擾。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信息資源來加深學生的認知,從而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通過動態的方式將地殼運動、板塊漂移形象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對于學生加強知識點的吸收非常有幫助。地理教學本身是比較抽象的,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的支持下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系統性地理知識的學習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下可以極大地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通過不同教學資源的整合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可以結合當前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具體的教學,情境教學、情感教學等方式都非常的可行。在高中地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適當的培養學生的組織、溝通、自主學習及創新性思維的培養,這些都需要教師進行全面的把控。
二、高中地理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的實現
1.充足的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實現做好充足的準備,教師可以通過對知識點的分析做好詳細的課程計劃,可以通過幻燈片、微課課件、動畫或者是視頻下載等方式來進行教學素材的制作或準備。如在進行高中地理《水循環》課題的講解前,教師需通過個人的理解進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動畫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該動畫的制作內容必須非常全面且脈絡清晰,能夠讓學生很直觀的捕捉到水循環的整個過程,動態的展示可以更加形象地將知識點灌輸到學生的腦海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可以適當的進行教學內容的填充,在突出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可以適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合理的運用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
地理知識是比較立體、復雜的,教師可以通過提前準備好的教學材料來開展日常的教學,在相關課件的輔助下可以提升學生的認知。如在進行地表形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不同角度來進行地表形態的講解,并且可以通過圖片或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加強學生對于不同地表形態的區分及識別能力。在這些知識的引導下,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地表形態,樹立較強的學習意識。
3.及時的進行教學效果的檢驗與模式的改進。
教師在課程的結束階段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優勢和需要改進的部分,或者是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來進行效果的檢測,階段性的小測試也是非常有效的。在豐富的實踐中,地理老師需要抓住教學的核心,適當的進行引導和講解,從而實現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的完善與改進。
4.注意事項。
首先,必須明確教學的核心,不要增加過多的知識量。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質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教學質量,因此應該立足于課本,不要過于注重形式和趣味性,需要抓住學習的重難點,并圍繞這些內容進行知識的拓展與講解。如在課題《工業區位的選擇》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當地工業區的分布,圍繞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關注度,逐步擴大范圍,讓學生明白工業區選址的條件及要求,確保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其次,多媒體與傳統教學取長補短。由于很多地理知識講解復雜,不利于展示,多媒體憑借其形象靈活的講解方式為教師節省了很多精力,也幫助學生在立體的展示中加深理解。但是在教學中必須要認識到,多媒體只是教師教學的助手,師生之間的人性化交流是不可替代的,多媒體要與傳統教學進行完美的融合而不是取代。比如在地球的自轉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多媒體來立體展示地球和太陽的旋轉和角度變化關系,但是在學生觀看課件時,教師也不能完全依賴課件演示,而是要隨時進行講解和溝通,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等反饋來進行講解,并通過對學生的眼神、表情和動作來判斷學生是否真正了解所學知識。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與實踐可以很好的滿足多元化的教學需求,并且可以極大的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效率,但是需要教師自身不斷的進行教學意識的轉變,合理地加以利用,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也要抓住地理教學的主線,為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作者:李森林 單位:江西省于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