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網絡教學的成人高等教育課程建設,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由課堂教學轉向網絡教學是當前的大勢所趨,應趁此轉型之機,改變課程體系套用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做法,重新進行構建,設定保證達到國家基本學業標準的必修課,提供滿足學生個性需求的選修課,加強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課程。網絡課件建設重點要適應學生自主學習,實現交互式學習,進行協作開發,嚴格控制質量。
[關鍵詞]成人高等教育;網絡教學;課程建設
一、網絡教學是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
(一)傳統的成教課堂教學難以為繼
成人高等教育以在職從業人員為主要教育對象,傳統的教學活動是利用晚上、周末授課,或者定期集中一段時間授課。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變革,各行各業對員工的工作任務要求增加,職工加班增多,參加成教學習的職工業余時間到校上課時常受阻,請假一段時間集中學習在很多單位已無批準的可能。由于工學矛盾突出,加上交通問題、家庭事務等因素干擾,成教學生到課率不足50%已是常態。有時候,數十人的班級到課者寥寥無幾,課堂學習氛圍不再。
(二)通過網絡開展成教遠程教學的條件已經成熟
近年來,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我國發展迅速。2013年8月,國務院了“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提出2015年基本實現城市光纖到樓入戶、農村寬帶進鄉入村;到2020年,寬帶網絡全面覆蓋城鄉,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70%,第三代移動通信及其長期演進技術(3G/LTE)用戶普及率達到85%,行政村通寬帶比例超過98%,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分別達到50Mbps和12Mbps。國家大力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通過網絡開展遠程教學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基礎保障。另外,很多院校都在嘗試利用網絡開展教學活動,取得了不少經驗與成效,從事網絡教育平臺研究開發和課件設計的機構紛紛涌現,專業技術隊伍不斷壯大。這為通過網絡開展成教遠程教學提供了經驗參考和技術人員保證。
(三)通過網絡獲取知識已經成為人們的學習習慣
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普及給現代人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上網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網絡打破了學習時空的限制,家中、辦公室、上下班路上、出差旅途中都可以進行學習,特別適合在職人員充分有效地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網絡查閱資料操作簡單、方便快捷,通過網絡獲取知識信息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學習習慣。綜上,成人高等教育傳統的課堂授課面臨的困境要求教學方式必須轉變,網絡技術和網絡教學發展為全面開展成教遠程教學創造了條件,順應網絡時代人們新的學習習慣,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學將是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
二、基于網絡教學的成教課程體系建設
長期以來,成人高等教育習慣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課程設置,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三類及社會實踐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環節。這樣的課程體系忽視了成教學生的特殊性,未能充分發揮成教為在職從業人員服務的作用,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成教學生心智較為成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自我發展意識較強,能夠比較主動地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構建知識體系。在網絡信息時代,學習資源極其豐富,知識獲取變得容易,很多方面的學習可以不再依賴學校教育。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不需要承擔全面發展學生的重任。成教學生參加學習的動機很大程度上是工作需要,成人高等教育應當以促進學習者的職業發展為己任。從課堂教學轉為網絡教學,為學校、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實行自我改造提供了時機。成人高等教育應當乘機重新構建課程體系,拋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分類模式,以保證基本學業標準的專業必修課和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的選修課代之,以促進學習者職業發展的課程為修課要求的主要構成部分,取消社會實踐實習要求,變通畢業論文(設計)環節。
(一)設定保證達到國家基本學業標準的必修課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必須堅持高等教育的基本培養規格,必須規定一定數量的必修課程,來保證基本教育目標的實現。目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培養專科、本科兩個學歷層次的人才。《高等教育法》對這兩個層次設定的學業標準是:“專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基于這樣的學業標準,無論專科還是本科,必修課程的設定都應當緊緊圍繞專業培養,不應偏離學科類別、專業方向;都必須夯實基礎,強調專業基礎理論學習、基本知識傳授、基本能力訓練;都必須針對實際工作,培養學生的從業能力。必修課強調專業基礎學習,目標是培養學生達到基本學業標準,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提升其學業水平,滿足其個性發展,還要給學生提供自行選課的機會。因此,課程體系中必修課數量不宜過多,以便給選修課留下充足的余地。成教學生多從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必修課更應當少而精,建議在課程體系中不超過總數量的三分之一。
(二)提供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選修課
相對于較為整齊劃一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成教學生個體差異性較大,同樣的層次、同一個專業的學生群體往往知識基礎和專業背景差別明顯,來自各行各業,承擔的工作內容多種多樣,學習目的可能大相徑庭。例如,同樣是專科升本科會計學專業的學生,有的專科階段所學就是會計專業,有的專科階段所學卻非會計專業;有的來自金融行業從事結算會計,有的來自建筑行業擔任預算會計;有的學習目的是提升本職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有的學習目的是為離職轉行做準備。因此,學生對課程和學習內容的期望就存在較多的差異,宜大量開設選修課,來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成教學生可排課的時間有限,分散的選課會導致課程在時間上無法安排,選課人數過少也會導致課程難以開展教學,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網絡教學為成人高等教育廣泛實行選修課開通了方便之門,授課時間和選課人數不再成為制約因素,學生選擇課程的自由大大增加,其個性化學習需求可以得到比較充分的滿足。選修課應當豐富多樣,數量眾多,科目細化,最大可能地為學生提供選擇范圍。選修課分為一般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要按類編碼,有比較詳細的課程介紹及選修課程提醒,用以指導學生選修,避免學生自由選修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為了充分適應成教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要,做到因材施教,選修課在各專業的課程體系中所占比重應當達到60%。
(三)加強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課程
成教學生主要是出于職業發展需要而參加學習,學習目的功利性比較強。他們期望通過學習增加知識技能,適應崗位工作需要,期望通過學歷提高贏得任職單位的正面評價,帶來經濟收入的增加,促進職稱、職務升遷。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須加強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課程。首先應增加專業選修課數量,特別是增加對職業發展起到立竿見影作用的技能型課程;其次要加大畢業條件中專業課的比重要求,專業課數量應占全部課程的三分之二以上;第三要將專業課與職稱考試、從業資格考試、技能證書考試的科目有機結合,幫助學生達到一舉兩得、甚至一舉多得的效果。成教學生以從業人員為主,課程體系中應取消社會實踐實習要求。成教學生多在基層崗位,對其學術性要求無需太高,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可以變通為撰寫其就職企業、行業的分析報告、崗位工作分析報告、職業發展規劃等,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認知。
三、基于網絡教學的成教課件建設
課件是網絡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課件建設是成人高等教育采用網絡教學能否取得理想成效的關鍵,應重點加強以下幾個方面。
(一)適應學生自主學習
在網絡教學模式下,成教學生主要是通過自主學習完成課程,課件建設應當以適應學生自主性學習為首要目標。首先,要為學生提供一份“課程學習指南”,介紹網絡學習的操作步驟、學習目標、學習方法、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指導學生快速進入網絡學習狀態。其次,課件結構要條理分明,欄目劃分讓人一目了然,學習操作簡單易用。第三,在保持課程內容完整性、系統性的前提下,將學習內容分解細化為若干知識點,以知識點為基本教學單元,采取微課程的方式來講解各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的講解時間原則上控制在10分鐘以內,以便于成教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第四,課件的呈現形式應當引人注目,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課件絕不能簡單地將教師的教案轉化為電子文本,再由教師對照攝像機敘述教案,這樣很容易讓學生失去聽、看乃至學習的興趣。網絡課件制作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文字內容中穿插圖像、圖形、動畫、音頻、視頻等素材,呈現生動活潑、效果逼真的教學情景。
(二)實現交互式學習
從傳統的課堂教學轉為網絡平臺教學并不是把學生置于孤立的學習環境,網絡課件建設應該為學生創造人機交流互動、師生交流互動、同學交流互動的交互式學習環境。這是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任務。課件建設時,要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和知識基礎等因素,推測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提出的各種請求,據此在課件系統中設定處理方案,以便在實際請求發生時,系統給予及時響應,實時智能化地予以處理。成教學生比較分散,但網絡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為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交流互動提供了很多工具,可以實現同步交互、異步交互、一對一交互、一對多交互、多對多交互。課件建設要充分利用此類工具開展答疑解惑、問題研討、經驗交流,活躍學習氣氛,密切師生關系、同學關系,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三)協作開發
一般說來,發揮集體智慧建設的課件會更加完善。網絡課件的資源共享性結束了課堂教學模式下同一門課程由多名教師各自講授的局面,學校應集合這些教師的力量,采取一人牽頭、多人參與的方式協作建設同一門課件,博采眾長,使課程展現更多的亮點。成人高等教育以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為己任,課程內容應當密切聯系工作實際。學校應當積極尋求與相關企業、行業協會建立聯系,協作開發課件,讓社會專業人士參與其中,在課程內容中體現職場對人才培養的期望和需求。當今社會,知識獲取途徑愈加多元化,成教學生的社會閱歷和工作實踐也會讓他們在某些方面有更為切合實際的認識。因此,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在學生面前不能把自己作為知識的唯一占有者、絕對的知識權威。在課件建設過程中,教師應持開放的態度,積極引導學生協作參與,獲取學生的意見或建議,搜集學生身邊的突出事例,針對學生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使課件內容更加豐富真實、貼切實際,并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質量控制
課件不僅體現著教師的業務水平,也反映著學校的辦學態度、學術水準,必須把好質量關。成教網絡課程課件的共享性強,傳播速度快,用戶眾多,容易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所以更要認真對待,嚴格評估,不可草草完事就開放使用。學校要制定盡可能詳細的網絡課件建設規范和評估指標體系,做到事前有規范可循,事后有評審所據。學校要成立網絡課件評估小組,對已完成的課件進行集體評審,確定其是否達到建設標準。評估小組的成員不應僅限于本校教師,還應包括外校教師、社會專業人員,甚至還可以讓學生適當參與,讓課件接受廣泛的檢查和公正的評價,質量得到可靠的保證,發揮更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丹霞.基于成人特征的成人高等教育課程建設模式構建[J].繼續教育研究,2013,(12).
[2]紀河,麥繡文.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心理及基本特性[J].中國遠程教育,2006,(1).
[3]陳瑤.基于促進學員自主學習的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研究[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6).
[4]汪志平.網絡環境下交互式學習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2).
作者:霍訓根 單位:南京財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