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級鋼琴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運用聯覺刺激聽覺敏感
聯覺又叫做通感,本文中的聯覺是指運用視覺和動覺的相互聯動來促進聽覺的敏感性。音樂本身就具有同視覺和動覺的對應關系。例如頻率越高的聲音給人的感覺就越明亮,頻率越低的聲音給人的感覺就越暗淡;歡快的音樂會給人手舞足蹈的感覺,而緩慢的音樂會讓人進入冥想、陷入沉思。而對于初學初級鋼琴的孩子們來說,這種聯覺反應并不夠敏感,所以需要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將看不到摸不著的抽象音響形象,通過視覺形象和動覺形態來外化聽覺感知,利用視覺和動覺和聽覺的對應關系,讓他們更加直觀的感受到音響帶來的刺激。例如當學生開始學彈奏八分附點節奏時,教師可讓學生在教室中用“跑跳步”來感受附點節奏的律動,通過身體運動來感受節奏中的動力性和傾向性。
二、創設情境開發聽覺想象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親身實踐才能體驗到音樂中的情感。而對于初學初級鋼琴的學生來說,音樂中很多深刻的情感內涵并不容易體驗到,而通過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運用各種策略讓孩子們在親身實踐中進行豐富的情感體驗,培養聽覺想象的能力。同時,也因為很多樂曲本身的體裁和表現內容也都具備情境性,為情境的創設提供了依據。我們以小步舞曲為例,這一體裁起源于西歐民間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國宮廷中,中庸速度,音樂能描繪許多禮儀上的動態,因其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得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小步舞曲的體裁特征來創設情境,將音樂教室想象成宮廷,讓學生模仿幾個簡單的舞步,仿佛將他們帶回19世紀的歐洲宮廷,使學生們在情境中體會小步舞曲的音樂風格,體驗音樂情感。當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到小步舞曲的情緒和律動之后再去用手指來表現音樂,他們便會發自內心的來還原音樂原本的面貌。
三、重視示范積累聽覺樣本
此處的“示范”并不僅僅是指老師的示范,同時更重要的是指鋼琴家的錄音、錄像以及現場的音樂會。雖然有一些初級鋼琴教師認為聽示范會讓學生產生依賴感,時間久之后只學會了被動彈琴,卻不會主動思考自主練琴。但筆者認為,如果內心沒有積累過足夠的音響材料是無法進行內心聽覺想象的。正如優秀的作家一定是在積累過豐富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去寫作的,憑空想象的情節必然空洞無味。但是,教師在給學生做示范或者引導學生聽音響、音樂會時要做適當的指導。
首先,要指引學生去聆聽不同版本的同一首音樂,詳細分辨出每一版本的區別在何處,并選出自己喜歡的版本。其次,教師需要向學生介紹音響的一些基本信息。如作曲家的簡介、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演奏家的表演風格等等。第三,在學生仔細聆聽之后,要對學生進行提問。例如讓學生去思考,為什么演奏家以這樣的情緒來演奏、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細節?是演奏者自己的想法還是根據作曲家的意圖還是譜面上的提示?這樣的演奏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感覺?示范中的彈奏和你的彈奏區別在哪里?等等問題。因此,一首作品必須要反復聆聽數遍才能做到以上三點要求,而當這位學生能夠學會獨立自主的反復聆聽音樂時,他的聽覺能力一定得到了提升。
四、總結
一位合格的初級鋼琴老師首先要了解自己學生的聽覺特點然后才能對癥下藥。以上是筆者的個人經驗總結,僅僅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還望廣大鋼琴教育工作者能夠共同關注并研究此論題。
作者:陳昊男 單位:星海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