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繪本閱讀感恩教育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幼兒的年齡特點是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思維形象、簡單,不喜歡太復雜的東西,在選擇繪本時,畫面形象清晰,主體突出,色彩鮮艷,同時單頁單幅,有趣的畫面能吸引幼兒的眼球。
1.傾聽——讓幼兒感受繪本
繪本故事因為其豐富的畫面、精美的構圖、鮮艷的色彩和溫馨有趣的情節可以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愛的熏陶。如繪本《蝸牛快遞》是一個關于助人和奉獻的故事,孩子們都被小蝸牛感動了,獲得了觸景生情的感受,紛紛表示雖然小蝸牛是最棒的,大家都喜歡它,會永遠記住它!隨即,我們和孩子展開了討論“你愿意幫助別人嗎?幫助別人時你的心情怎么樣?”“你被別人幫助過嗎?當有人幫助你時,你的心情如何?”孩子們一個個說起自己或幫助別人或被人幫助的事跡,逐漸開始設身處地去了解他人的想法,知道被人幫助和關愛是一種幸福,幫助和關愛他人也是一種幸福,無形中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2.改編——讓幼兒喜歡繪本
如今市面的繪本里面的感恩教育非常好,但有時我們發現里面的內容比較深奧,中班幼兒還不能理解。這時,就需要我們老師對繪本的內容進行改編。如由日本作家森山京創作的《幸福的大桌子》,作者借著一張伴隨六個孩子的成長、呈現生命成長的過程和生活發展的軌跡。在原著中采用了倒敘和插敘的文學表現手法,要想在一節集體活動中完整地呈現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針對中班幼兒的能力特點,我大膽地將繪本內容進行了改編。引導孩子通過觀察圖畫,積極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使他們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感受其中感恩父母、感恩家人的情感。
3.表現——讓幼兒理解繪本
幼兒動作的發展不僅對他們的身體發育,而且對他們的思維發育都有重要價值。借著過年的話題我們選擇了繪本《祝你新年快樂》和幼兒一起閱讀。馬上新年就要到了,孩子們內心充滿了極大的期盼,因為通常在過年的時候都會收到禮物,大人對于這些也是毫不吝嗇的,因為畢竟家里也就這么一個寶貝,只要是孩子需要的,都會滿足。但是大人么忽略的是,這樣一來孩子就只會一味地索取而不懂得分享。我們所要教給孩子的應該是在收到禮物和祝福的同時,也需要告訴他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在新年里對別人表達祝福。閱讀完這一繪本,已經激發了幼兒要懂得分享和表達的情感。
二、情感體驗,唱響感恩的旋律
一直以來在繪本的選擇上,都是以充滿愛、積極向上的故事題材為選擇的對象,而略帶悲傷色彩的繪本也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愛的真諦。
1.感悟——樂觀的態度
在《媽媽的紅沙發》一書的閱讀中,當孩子們得知作家里發生火災燒光了所有東西時,大家都紛紛著急起來,孩子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了惋惜、嘆息聲,覺得這一家真是太可憐太不幸了,然后出乎意料的是這家人卻沒有因為火災而變得消極,而是通過樂觀的生活態度,讓失去的家又重新建立了起來,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感動、勇氣和團結,也讓孩子們體驗到了生活其實充滿了驚喜。
2.遷移——愛心的傳遞
班內的每個孩子都過著衣食無憂、想買什么想得到什么就有什么的幸福生活。也許他們還小,不能理解那么多,當然也不可能體會到失去一切時的痛苦,也不能夠體會到得到別人幫助時的溫暖和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愿望的幸福感。相信隨著時間的變遷,孩子們就夠慢慢理解,所以這些美好的東西帶給孩子們,把愛傳遞下去,也是一種美好的幸福。
三、親子共讀,奏響感恩的樂章
陳鶴琴先生說:“孩子們來到人世之后,父母應盡早得為他們創造優良的閱讀環境,領著他們踏上第一步階梯,使他們認識書籍,愛上書籍,從此步入書籍的海洋之中,并且畢生視其為生命的伴侶和導師。”因此親子共讀也是將感恩之情落實到行動上的途徑之一。親子共讀也是幼兒早期閱讀所提倡的,家長抽出一點時間來陪孩子一起徜徉在故事書的海洋里,可以增進親子間的關系。通過親子共讀,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家長和孩子之間有了更多的談心的機會,很多原本與家長不怎么交流的孩子變得愿意與家長聊天,或是聊故事,或是聊幼兒園的事情,感覺非常的溫馨。《抱抱》這本繪本就是通過各種動物間不同的抱抱來表達愛的繪本。可以通過開展親子閱讀《抱抱》,以滿足孩子被愛、被擁抱的心理需求。在親子閱讀時,家長和孩子一起翻閱圖書,追隨小猩猩的步伐,觀察各種動物表情和抱抱的動作,體會小猩猩的情緒,感受溫馨的故事氛圍,觸動大小讀者的情感與共鳴。在這一閱讀的過程中,家長感受到了孩子的濃濃的親情,享受著孩子帶來的歡樂。經過一段時間的親子閱讀,家長和孩子們都紛紛表示出了對閱讀的興趣孩子也與書建立了親密的聯系,讓他們逐漸愛上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一系列的繪本閱讀,幼兒漸漸地能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愛與幫助,從心里萌發出感恩情懷,做到知恩、報恩,真正做一個心懷感恩的人。相信,通過感恩教育與繪本的相結合,孩子將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繪本的內涵,同時,也能將感恩的行動付諸行動,讓感恩如清泉,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
作者:蔡珺 單位:江蘇張家港市花園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