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校法制教育有效性法治,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追根溯源,尋找研究的突破口
1.1片面追求升學率,從學校到家長普遍缺乏對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大部分學校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學校的法制教育形式單調、內容生硬;絕大多數家庭對孩子的要求更是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因此,中學生首先在意識上就缺乏對法律重要性的有效認識,更談不上對法律知識的有效獲得。
1.2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影響了青少年對一些不良行為的判斷。
這一時期的孩子精力旺盛,好奇心強,但對事物本質認識能力差,容易受外界的一些不良行為影響。再加上這一時期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如果不加以引導,很容易發展為“以我為中心”的、罔顧一切的自我放縱。
1.3部分家庭家庭教育的缺失,增加了學校法制教育的負擔。
家長的教育觀念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離異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日益突出,學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面臨著多方面的考驗。
1.4社會環境中的一些消極因素,腐蝕著部分青少年的心靈。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互聯網運用的快速普及,青少年獲得知識的渠道增加了,但不可避免的,一些扭曲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些墮落腐朽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鋪天蓋地般地進入孩子們的視野,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2勇于實踐,探尋學校法制教育之路
2.1以組織促成效,以制度立規范。
(1)建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是保證學校法制教育真正得到落實的前提和基礎。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了以施志忠校長為組長的學校法制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還聘請笏石派出所民警劉仲鵬為兼職法制副校長,負責對法制教育的領導管理工作。在領導小組的有力領導下,我們明確了研究的目的,確定了研究的方向,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校教師開展法制教育工作,不斷探尋法制教育之路。
(2)建立健全的法制教育制度,是學校法制教育能否常抓不懈,能否不斷推進的規范依據。在全面落實依法治教工作責任制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建設:一是印發了《莆田第二十五中學崗位工作指南》,并組織教師學習,使學校每一位教師都能明確自己的職責,做到依法施教;二是每學年初與教師、學生簽訂責任書,明確責任和義務;三是制定相關的系統性評估獎懲制度,通過獎懲激發教師們研究學校法制教育的熱情。
2.2以榜樣塑精神,以意識育環境。
“其身正不令而行”,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教師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主導者,自當緊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職業信條,為學生樹立“知法、守法、用法”的榜樣。為了貫徹國家依法治校的方針政策,我校不斷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進一步發揮工會的協調作用,充分調動學校共青團、學生會參與學校管理的意識,拓寬全校師生提意見的渠道,為全校師生參與學校管理提供了方便。學校還向全體教師員工發起學法的倡議,在校園中形成一股學法的熱潮,使學校從校領導到普通教師、員工都能始終嚴格遵守教育法律的原則與規定,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合法權益,以自身為榜樣塑造學校的法治精神,培育符合法治精神的校園環境。
2.3以課堂為陣地,以活動為補充。
學生的法制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長期的堅持,需要課堂內外不斷地“滋養”,才能茁壯成長。為了學校的法制教育能夠長期有效地開展,學校不僅利用法制課、班團會、墻報、“繁星之聲”廣播等開展多種多樣的法制宣傳與教育活動,還多次組織教師開展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討論活動,鼓勵教師申報德育課題,撰寫德育論文,使學校法制教育不僅僅停留在課程的設置、孤立的學科學習上,防止了空洞的說教,強化了學校法制教育的生動性、針對性、有效性。學校還把法制教育與心理教育結合起來,通過心理輔導工作室、心理健康講座,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和心理疏導。如xxx同學經常欺負同學,愛搞惡作劇,偶爾還有偷竊行為。班主任通過了解,知道他是個留守兒童,因為爺爺奶奶的溺愛、父愛母愛的缺失和周圍環境的負面影響,使他養成了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班主任通過協調各課任教師,向心理教師求教,群策群力,在糾正家庭錯誤的教育觀、改變環境、情感感化、榜樣示范和同學間的交流溝通中,xxx同學學習狀態明顯好轉,與同學的關系明顯改善。
2.4以體系保成果,以實踐促發展。
學校固然是實施教育的主體,但教育從來就不是孤立的,它與社會環境、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建立健全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法制教育體系,是保證學校法制教育成果繼續保持并有所發展的基礎。為了使學校的法制教育成果能夠得到保持,并繼續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我校積極與各個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協調,開展了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工作,使危害青少年成長的不良精神文化產品遠離校園,營造了一個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園。成立家長學校,定期聘請專家為家長們做家庭教育的專題講座,為家長們解決家庭教育過程中的困惑,使家長清醒認識言傳身教、循循善誘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定期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家長座談會,鼓勵班主任、教師深入學生家中進行家訪,引導家長切實履行好監護職責,樹立孩子的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此外,學校還積極聯系社區、法院、公安、軍隊等部門到校開展法制宣傳工作,通過社區實踐、模擬法庭、我是小交警、軍訓等豐富多彩的道德和法制實踐活動,深化了學生對法制知識的理解。
3結語
總之,密切聯合多方力量,充分調動學校各種資源,積極利用多種形式和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營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質,是推進國家法制化、民主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陳建飛 單位: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