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學生法制教育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引言
在21世紀,對創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紀守法,對我國實行依法治國方針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比如我國的遼寧省,在2010年到2014年之間,遼寧國有7616名未成年人實施了犯罪,占判處罪犯總數的4%。其中,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820人,占未成年罪犯總數的10.77%。雖然未成年罪犯總數和比例在逐年下降,但卻呈現低齡化趨勢,2010年到2012年,每年判處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罪犯占判處未成年罪犯的比例在10%左右,從2013年以來,開始逐年上升,2014年的比例為11.36%。此外,女性未成年犯罪也呈逐漸增多趨勢。而在犯罪類型中,故意傷害罪比例最大,其次是搶劫、盜竊、聚眾斗毆、尋釁滋事、強奸、販賣。
二、我國中學法制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部門缺乏對學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目前,在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教材中可以看到,只有初中八年級才有一門法制教育課,并且是基礎的課程,在其他階段,法制教育課程完全不受重視,甚至根本就沒有。同志曾經提出:我國的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重要方式是依法治國,未成年人是初升的太陽,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都寄托在他們的身上,所以說在學校加強法制教育,是當前教育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二)法制教育僅僅局限于校園和課堂之內
目前許多學校對法制課的重視度不足,或者是由于經費不夠等原因,使他們的法制教育僅僅局限在課堂上,學生很少有實踐學習的機會,比如說,可以帶學生參加其他單位等采取其他的教育形式來教導學生,若只是局限在課堂上的教育,就會使學生和家庭、社會脫節,不利于他們學習法治,就無法提高他們的法治觀念。
(三)家庭法制氛圍不濃厚
家庭環境在中學生成長過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長的文化素質修養對中學生的教育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法治教育也是如此,如果家長懂法,就會對中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比較重視,也會形成比較濃厚的家庭法律教育氛圍,有利于中學生學習法律。如果家長缺乏法律知識,不僅影響自身發展,而且會忽略中學生的法律教育,導致中學生法律知識欠缺。所以,形成濃厚的家庭法律教育氛圍對中學生法律學習非常重要。但是,在實際的家庭中大部分家長只是關心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很少關心學生的法律知識學習,導致家庭法律學習氛圍不濃厚。
三、我國中學法制教育的對策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改變觀念,與時俱進在法制教育中,法治教育者作為主導地位,他們在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過程中,通過言傳身教,從自身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過程,所以,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專業過硬,政治修養水平也要不斷提高,并要堅定政治信念,提升法律素養,給學生們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第一,要創立一個新的觀念,摒棄舊觀念,隨著法治社會的發展,為社會培養一些具備法律素質的公民;第二,創新教學內容,隨著社會發展的不同需要,法律也在不斷完善,在我們的法制教學中,對于法律的制定和完善要在教學內容中隨時都有體現;第三,創新教學方式和教育手法,傳統的教育模式過于呆板和強制灌輸,這些教育方法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無法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以思想政治課教學為主要渠道,灌輸法律的有關知識
必須要認識到初中學校開展的法制教育課程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好這些課程。初中學生學習法律的基本渠道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通過學習,充分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也是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的重要因素,對精神文明的建設也十分有利。法制教育的最基本手段就是通過思想政治課,在學生中普及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內容,講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講解給學生聽,進一步在學習憲法和其他法律的精神和規定。時刻將法記在心中,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評估能力,教導學生知法學法,從而守法用法,從根源上預防和減輕違法犯罪現象,甚至是從根源上清除違法犯罪現象。
(三)加強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營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環境
對中學生的法治教育要采取多種教育方式,營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環境,比如參觀法治教育基地,讓學生切身感受法治教育。或者讓學生參與法庭的審判,深入了解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學校也要開展法治教育知識方面的競賽活動,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這樣也能夠形成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圍,提高中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是當今時展的要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中學生的法治教育不只是學校的責任,社會各界都要積極配合,只有在全社會范圍內提高認識,普及法律和重視法律,才能夠充分提高中學生和社會公民的法律意識,才能夠使依法治國盡快實現。
作者:褚錦鋮 單位:錦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