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地理教學元認知微課教學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微課教學現在已經深入高中地理課堂,在利用微課教學時要調動學生的科學認知和自我調控能力,也就是學生個體的元認知策略。通過掌握學生的自我元認知策略指導微課教學,從而指導地理教學。本文從地理微課教學方式入手,逐一分析元認知計劃策略、監控策略和調節策略在微課教學的不同層次上的應用,以及對地理教學的進一步指導和優化。
【關鍵詞】
微課教學;地理教學;元認知策略;多元化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教育更加關注個體的成長與發展,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微課教學現已廣泛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這是一種以視頻為載體,錄制教師教學過程的教學方式,它僅圍繞一個知識點(一般為重難點)進行講解,通過某個知識點的講解將教與學傳達給學生。學生在對微課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會調動自己的認知策略,其中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認為元認知又是對“認知”的認知,指學生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的有效監控。調動元認知策略能使學生明確微課的學習目標,有效的監控個體的學習過程,并且能迅速發現自身的欠缺及時調整學習策略,讓學生“學會學習”。
一、元認知策略的概念及核心
元認知由弗拉維爾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又稱為反審認知、反省認知、超認知、后設認知。元認知就是個體關于自己的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元認知策略是一種典型的學習策略,指學生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的有效監視及控制的策略。其中包括計劃策略、監控策略、調節策略。微課教學不同與以往的教學方式,其關鍵是微課教學中不僅包括學習重難點,還包括教師對某個知識點的教學設計理念,學生可以在預習、復習中反復觀看學習。學生在學習微課的過程中會運用自身具有的元認知策略指導學習,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就需要教師在設計微課的教學目標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和認知特點。
二、微課教學中運用元認知策略出現的問題
1、將微課教學等同于預習,專注于學生計劃策略的研究
有些教師認為微課教學就是簡單的對知識進行預習,主要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計劃策略,在預習之前,指導學生利用計劃策略充分掌握學習目標。微課教學和預習有本質區別,微課教學在進行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最大限度的學習元認知策略,不僅是利用計劃策略了解學習目標,更是要通過元認知監控和調節策略,優化教學過程,完善微課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微課最大化的領悟地理知識的學科體系和結構。
2、忽略微課教學評價
任何一堂微課都需要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但是這最后一步往往是教師和學生最容易忽略的步驟,如果不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那教師對學生的進步、當前教學的狀態、學生對本堂微課的認識都不能精準把握。一堂有效、優秀的微課,一定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監控和調節策略,多方面深入地進行教學評價,有效的發現問題,診斷學生,使學生成為微課的主體,更好地實現教學效果。
三、利用元認知策略設計微課教學
微課教學的設計是實施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設計每一個環節中都要考慮學生的元認知策略。
1、通過學生的元認知策略確定教學目標
教師在制作微課之前,應該先調查學生對某節課學習目標的了解程度,也要反思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所反映出的學習認知和學習經驗,然后再有針對性的設計本節微課的教學目標。學生在開始學習之前,會對自己的學習目標擬定學習計劃和方向。但是由于學生經驗和認知能力有限,往往對于自身個體的認識不夠全面具體,導致擬定的學習計劃缺乏指導性和實用性,所以學生在進行計劃策略時,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在對學生的計劃策略進行指導時,要注意合理性和指向性。
2、加強學生監控、調節策略,完善教學過程
加強對學生元認知策略中的監控策略和調節策略的訓練,有利于凸顯微課的教學過程,這是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之前應該先思考:學生為什么要學習這節課的知識?本節微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什么?學生學習這節課能夠獲取什么能力?就地理微課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向學生滲透這些問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監控自身的學習目標是否達到,是否有利用自身的認知和經驗內化學習內容。以《中國的人口遷移》為例:(1)發現問題,影響我國人口遷移的因素有哪些?改革開放前后的影響因素是否一樣?學生可以通過書本、網絡搜集資料;(2)分析問題,根據史實和案例,學生可以將我國的人口遷移分為不同的時間段建國前,建國后和改革開放后再結合不同時間下的大背景進行分析;(3)解決問題,學生可以得出影響我國人口遷移的因素有:經濟因素,家庭婚姻,政策等,現階段主要是經濟因素促使人口遷移;(4)拓展問題,學生可以根據得出的因素分析美國人口遷移的原因,舉一反三。
3、元認知監控、調節策略促進微課多元化評價
每節微課都要有明確的教學評價設計,設計中要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三個評價標準。評價是對學生使用元認知監控、調節策略的反饋,可以使教師不斷的調整和修正教學策略,把握學生學習狀態,也可以使學生第一時間明確學習過程,及時調節學習策略和檢查自我學習情況。教師要注意,在設計教學評價時要注意多元化,評價維度要全面化,既要讓學生發現優點,也要及時意識個體的不足。教師要及時查看評價表以便修改教學,學生要及時填寫評價表以便發現存在的問題。
作者:黃秋雨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國土資源學院
【參考文獻】
[1]弗拉維爾.認知發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朱文彬,趙淑文,主編.高等教育心理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Z].教育部,2003.
[5]周玲.應用元認知理論,優化高中地理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2(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