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德育中的情感體驗教育淺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小學德育的目標是培養小學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情感是一個人的思想和外界事物產生碰撞時所形成的內在感受,情感也是引發人類道德行為的起點。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僅僅依靠嚴密的制度、規范和獎罰措施等制約,是很難實現德育目標的。而情感體驗作為一種實踐,通常會促進學生對某一種行為或事物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在小學德育中滲透情感體驗教育,讓學生走入具體的道德行為中,感受道德的本質并對道德行為產生情感,可以為小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注入活力。
一、通過主題活動,體驗自尊情感
孩子的成長猶如一棵小樹,不僅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還需要情感的雨露滋潤。自尊,即自我尊重,是重要的人格特質之一,也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具體表現為相信自己、認可自己。在每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成長中,自尊發揮著無可取代的作用。小學時期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人格培養的關鍵時期。他們稚嫩的心靈往往會因為教師、家長、親友、同學一句鼓勵或肯定的話語激勵,而產生朝著正確方向積極努力的強大動力。因此,通過設計主題活動讓小學生體驗自尊情感,可以使小學德育工作獲得理想的成果。主題活動的設計,要突出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方面,要充分體現本校教學特色;另一方面,要結合自尊情感體驗的內涵。主題活動的內容有多種形式。筆者在此推薦如下幾種效果突出的案例:一是以“自尊、自強”為主題的手抄報活動。手抄報的內容,可以是學生看到的有關自尊、自強的故事,以及有關自尊、自強的名人名言等。二是開展師生留言活動,讓留言成為師生溝通之路。教師在給學生留言時,要做到“以生為本”,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并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信賴,以便在留言中把自己的真實想法無所顧忌地告訴老師。作為教師,也要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給予學生贊賞、期望和激勵,讓每一位學生都感覺到自己在老師的眼里很重要。三是開展“自尊”主題的班會討論。在討論中,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說出自己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讓學生改善不足,提升自己。主題活動開展的方式雖然有很多,但作為教師一定要把握好的就是——讓學生通過活動感受到自己的優點,樹立自信,同時也能接受自己不足之處,并下決心改變自己,從而實現人格的全面提升。
二、結合教學內容體驗悲憫情感
悲憫情感是對人類的苦難感同身受的情感。有悲憫情感的人,不會輕視遭受苦難的人,而是懷有博大的愛,樂于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幫助別人,看到別人幸福快樂自己也欣慰。有悲憫情感的人,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會養成關心別人、善待別人、體貼別人,尊重別人、愛護別人的美好品質。當然,悲憫情感體驗,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來實現。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悲憫情感的教育內涵,在課堂中和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情感交流。通過對課堂教學實踐的總結,筆者認為如下幾種方法是值得借鑒的:一是教師可以收集一些關于悲憫情感體驗的報道和學生一起學習,比如描述貧窮地區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條件艱苦的文章,讓學生認識到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需要幫助的同齡人,體會到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從而激發學生的憐憫之心。二是通過創設恰當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與他人進行情感的碰撞,進而產生憐憫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去關愛和幫助老弱病殘以及所有遭遇不幸的人,使美好品德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田。
三、通過集體活動,體驗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感是每個人對其他人的倫理關懷和義務。每個人都要學會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不能僅僅是為了自己的欲望而生存,這樣才能使社會和諧美好。社會責任感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社會責任感可以在班級集體活動中實現。在班級集體活動的開展中,教師應當引領學生去感受“自己是班集體的一份子,所有活動中取得的成功都是集體努力的結果,榮譽是屬于大家的”。為了給自己的集體榮譽增光添彩,學生的責任感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就會竭盡全力為了實現集體的某一目標而拼搏。集體活動開展的形式比較豐富,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踐內容來選擇相應的活動形式。比如,結合學校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開展“班班創環保活動”,要求每個班級組織召開以“環保”為主題的班會,讓每個學生都暢所欲言,提出自己對環保問題的“金點子”,增強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環保意識,鼓勵學生注意隨手收集廢品,養成垃圾分類、不隨手亂扔垃圾等良好習慣,在活動最后評選出“優秀環保集體”。通過此類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更重要的是學生融入了班集體之中,充分感受到集體的榮譽跟自己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從而樹立起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
四、結束語
在小學德育中,有效應用情感體驗教育可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健全學生人格。新課改理念下,小學德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還要不斷深入探究情感體驗在德育中的教學方式,讓德育與小學生的情感世界緊密聯系起來,讓德育的和風細雨不斷潤澤學生的情感,使德育做到寓教于情,以情促學,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擁有自尊自強的心理素質、悲天憫人的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讓道德的花朵溢滿芬芳。
作者:李智萍 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港城實驗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