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美術教師德育滲透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使得德育已經成為初中學段的首要教學任務,各個學科教師也應主動承擔起德育教學的重任。美術是一門藝術性學科,包含著許多可對初中生的德育發展產生顯著影響的內容,比如美術家為藝術獻身的勇氣與精神、美術家堅持不懈的努力與創造以及美術作品所蘊含的豐富情感等均是有利的德育資源。那么,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便成為重中之重。本文便對德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策略進行簡單的分析介紹。
關鍵詞:初中美術;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促進初中生在德、智、體、美、勞獲得全面發展”這一教學理念的出現與普及,使得美術課程在初中教育階段變得越來越重要,絕大多數美術教師都十分重視這一改革契機,充分利用有限的美術課時來展開美術知識與技能教學。雖然這在某種程度上可提升初中生的美術知識與技能水平,但是若過于關注美術基礎知識教學,卻有可能讓美術課程走向“應試”泥沼,無法發揮美術對優化初中生的個性道德、情感、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方面的作用。這就需要初中美術教師充分利用初中生比較感性、向往自由等成長心理,將美術教學與德育教學結合起來,讓初中生在美術學習中成長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青年。下面,筆者從挖掘美術作品背后的德育因素、在學生繪畫中展開情感滲透、在動手實踐中落實德育教學三個層面,討論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落實德育教學的基本策略。
一、挖掘美術作品背后的德育因素
初中美術作品收錄了許多優秀的美術作品,這些美術作品多是一些著名的美術大師創作的經典作品。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這些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使初中生在藝術欣賞中提升自身的審美水平,凈化自己的心靈,這本身便是德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情景交融的山水畫”一課中,筆者為初中生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下,中國山水畫的繪圖特點,利用這些祖國山水畫展示了我國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闊。另外,筆者還用各個時期的中國山水畫的繪圖特點以及藝術特色,引出了我國偉大的藝術家在創作山水畫時所秉承的“情景交融”的創作理念,并結合各個時期的藝術特色引出了美術作品歷史背景教學,以便讓初中生對我國源遠流長的文明發展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不僅如此,山水畫本身是以我國祖國大好山河為創作背景的,全面展示了我國秀美的自然風光,將這些山水畫以及現在大自然被破壞的照片進行對比介紹,還可激發出初中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等積極情感。
二、以學生繪畫活動來滲透情感教育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會學到素描、國畫、油畫等多種繪畫方式,并為此展開大量的繪圖練習。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也想方設法引起初中生的情感共鳴,使初中生創作出情感充沛的美術作品。同樣的,在情感驅動下,初中生也能夠真正內化美術作品的創作價值,使其真正懂得尊重藝術、尊重創作。在“服裝設計”一課中,筆者鼓勵初中生結合自己的時尚觀念以及現代流行因素來設計漂亮、得體、大方的初中生服裝草圖。在這項繪圖活動中,初中生會主動分析各個服裝品牌的設計理念,根據我校校規來展開全新的繪圖創作活動。有的初中生直接將我校校徽作為服裝標志展開了服裝設計,有的學生在自己的繪圖作品中融入了我校所提倡的“厚德載物”等學校辦學理念,還有的學生沿襲了我校傳統校服,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時尚創新等等。筆者鼓勵初中生大膽創新,每個學生都應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來展開服裝設計。而為了讓初中生獲得更加強烈的成功感受,筆者會組織學生投票,選出最受學生歡迎的一幅作品,將這份服裝設計圖轉化成實物,作為本班“班服”獎勵給學生。在這項繪圖活動中,筆者還利用初中生的時尚理念,就“傳統”與“時尚”的關聯展開了教學辯論,希望初中生可闡述自己的時尚觀念與審美觀念,引導初中生真正樹立美的意識,改變他們追求名牌、追求特立獨行等品質問題。
三、以動手實踐滲透德育教育
動手實踐是指初中生在美術課堂中所展開的手工制作課程以及美術綜合實踐課程等多種以實踐為主的美術創作課程。在這些課程中,初中生必須要摒棄被動、消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行為,以積極的學習態度來參與各類實踐課程,在實踐中形成熱愛藝術的情操。另外,在動手實踐活動中,初中生也常常會自覺展開合作交流,這個過程本身便可有效提升初中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其懂得溝通、合作的重要性,了解集體的意義。在“裝扮生活•吉祥幸福”一課中,筆者要求初中生利用自己在課前展開的信息調查與資料收集活動,以我國民族紋飾為基礎,對其進行改良創新,使其親自制作傳統紋飾,作為裝點教室的工具。在這項手工活動中,初中生必須要認真、全面地觀察我國傳統民族紋飾的結構、花紋、色彩搭配等特點,在觀察與制作中體味我國民族風俗特點,以此來達到培養他們熱愛文化、熱愛民族等品質的目的。另外,在這項手工活動中,筆者要求初中生在按照教室座位排布組成六人小組,在小組內分享與交流自己所制作手工紋飾的特點,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賞析他人的手工作品。這項交流活動不僅可幫助初中生鞏固自己對民族文化的認識,還可使其敢于表達自己,懂得欣賞他人,使其形成既好勝、又謙讓的學習品質,同時還可使其學習與他人溝通的技巧,學會聆聽他人的看法、賞識他人的優秀作品,使學生在合作中獲得樂趣,了解合作的價值。另外,以美術手工課以及教室裝扮活動來展開德育教學,還可利用學生創作出優秀手工作品的真實體驗,使初中生形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優秀品質,改變初中生逃避勞動、輕視勞動等錯誤看法。總而言之,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要盡可能避免傳統的“灌輸”教學,因為這種忽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無法引起心靈共鳴的教學方法無法觸及學生心靈,達不到影響與改善初中生行為品質的目的。為此,教師應充分挖掘美術課程中的各類德育因素,根據初中生的實際表現來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教學效果,促進初中生的情智得以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鞏向前.德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教學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220-221.
[2]房清.小談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教學———關注課堂過程,滲透德育教育[J].文理導航(中旬),2016(3):84.
作者:陳利蘭 單位:廣東省興寧市水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