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學思想品德課堂德育教育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中學思想品德課是對中學生進行品行和道德教育的一門課程,它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為對社會棟梁之材。先做人,后做事。德育教育不容忽視。中學生處于從小孩到大人的過渡期,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在這個特殊階段,教學者應該著重道德教育,為我國社會培養輸送品德優秀的人才。中學思想品德課增強德育教育的時效性乃是重中之重。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育,它更注重的是情感的教育而并非文字性教育。普通學科對教學工作者的要求是將書本中的內容教授給學生,而德育教育則需要教師加注情感,用心去培養。前蘇聯教育家馬克連科說:“沒有成功的德育,便沒有成功的教育”。
德育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核心,更是教育的目的。中學生處于青春期,思想不足夠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干擾。這時候的學生本身是一張白紙,這就給予了教學工作者極大地責任與義務去書寫這張白紙,教師給予正確的思想引導,則對中學生的成長形成重大影響。我國中學學校目前德育教育的現狀存在很大缺陷。首先,我國教育著重于應試教育,忽視德育教學。中國社會是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學習中,往往看重的是學習成績,學校按照考試成績好壞來劃分重點與非重點班級,重用教學成績好的教師,區分成績高低的學生。如此教育,引發了教師,學生及家長的恐慌,逼得教師、學生和家長重點都放在考試成績上,認為成績好就可以,只要不犯法就是好學生。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教師為了得到榮譽和頭銜,學生為了得到獎勵,使得中國教育在應試教育的路上漸行漸遠。家長也認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往往忽視了道德教育。學生打架斗毆、謾罵師長同學、稍不如意自殺,或者危害他人的現象頻繁出現。這些問題的發生,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道德教育的缺失與忽視。其次,基于以上原因,學校不能夠從中發現問題。德育教育的專業人員缺失,師資力量相當薄弱。德育教育,看似簡單,實際卻是所有教育中最難的部分。如果人的一生價值觀不明確,何以行事?所以德育教育是需要專業的素質才能進行的。然而大部分的中學學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并沒有專門設立德育教育的教研組,也并沒有將其重視起來。德育教育的對象是處于青春期的中學學生,青春期的學生叛逆,沖動,不夠成熟,行事不夠理智,缺乏經驗教訓,大多不能夠安安穩穩地學習,不愿意聽從老師和家長的勸告,甚至故意反其道而為之。很多中學學校中,德育教育并沒有專門的老師,而是由班主任代之。這是其中之一個缺陷。第三,教育方法沒有創新性,方法過于陳舊老套。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時候,往往根據書本內容,直接告知學生應該如何去做,不應該如何去做,完全沒有給學生獨立的思考空間,學生只能受到強化記憶,強制性的認定這樣是正確的,那樣是不正確的。只能被動地接受,無法主動地思考。以教師為主導的“填鴨式”教育,學生并不能從中受益,根本無法將道德教育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教育,不僅僅是德育教育,都應該進行全面改革。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準備的時候,根據學生的心理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貼近學生的生活,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授道德問題時,可以根據新聞中的實際案例來要求學生進行分析探討,比如剛剛過去的高考新聞,新聞中熱烈討論的考試不理想輕生問題具體探討,從學校,家庭和學生本身來分析這個案例。和學生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又讓學生參與中來,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案列中分析探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能夠從中認識到何為對何為錯,增強學生應變能力,看清是非對錯,輕重緩急。德育教育除了針對中學生的叛逆心理及結合當前社會現實外,還要針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來增強時效性。教育的出發點是教授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展。德育教育的宗旨是給予學生精神動力,使學生明辨是非,全面發展,做人,做好人。培養學生自尊自愛,團結合作,尊師重教,勤儉節約等優良品質。并使學生能夠果斷,勇敢,善良,堅強,自信,成為優秀人才。德育教學不容忽視,德育教學的考試制度不應等同于其他學科的考試制度。改革考試制度,摒棄掉“教師怎么講,學生怎么記,考試怎么考”的做法,將考試制度多元化,目的在于學生學到什么,而不是教師想要得到什么。改革考評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時效性。
作為中學教師,我認為中學德育教育應當成立專門的教研小組,如沒有這個條件,至少也要有專門的德育教師來進行教育指導。把握中學生的心理,結合當前社會現狀,根據社會的發展狀況,來制定適當的教學方法。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將來的棟梁之材,作為教育者責任重大,確立“以德為本”的教育理念,增強德育教育的時效性。改革死板的教學方式,充分了解中學生目前的心理活動,與學生真誠溝通,站在學生立場看待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我會怎么做”,并告知學生應該怎么做。肯定學生的正確做法,并對不正確不完整的做法加以詳解,讓學生充分理解應該怎么做。可以適當地組織學生參與公益活動,讓學生參與中來,深刻認知何為對錯,讓學生主動幫助他人,勇敢果斷解決問題,促進德育教育的進行。德育教育至關重要,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更加重視中學生的道德培養,為國家培養和輸送更優秀的人才!
作者:莊得順 單位:蘭州新區秦川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