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學生德育工作思路,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利用教師引導,開展德育教育
在學校教育環節中,教師是非常關鍵的教育元素,其能所體現出的教育作用不單單是在學科教學中,更體現在德育教育中。從班主任角度出發,其可以通過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來進行德育教育,從任課教師角度出發,起可以通過學科教學來實現德育滲透。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做好系列教育,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全面的道德品質。系列性德育教育內容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勞動觀念教育等等,這一系列的教育不僅是德育教育的基礎,更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道德品質的前提。在德育教育的具體形式上,教師可以借助“黨的生日”、“建軍節”、“國慶節”等特殊紀念日來組織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活動,例如演講、紅歌演唱、知識競賽等等。因為初中教育階段,學生對于教師具有非常高的依賴性,因此在德育教育方面,除了基礎德育教育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發揮自己的道德品質模范作用,來感染和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品質。
二、發揮課堂作用,實現德育滲透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基地,任課教師在進行學科教學時,可以通過德育內容與學科內容之間的聯系來發揮出課堂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實現德育滲透。例如在初中語文課文中《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原我軍解放南陽》以及《孟子》兩章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滲透內容,其對于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道德品質教育都具有重要意義。再比如初中歷史學科內容當中的《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民族團結與統一》等內容也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滲透教育內容,其對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也都具有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實踐探真知的思想意識,這些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內容。
三、構建良好環境,營造德育氛圍
德育作為品德教育的一種方式,其在基于品德這一抽象概念的基礎上并不具有具象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德育教育的復雜性的無形性,也正因如此其沒有辦法形成一個系統性教育學科。針對德育教育的無形性特點,學校教育環境這一無形性客觀條件會對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幫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可以通過構建良好的德育環境來完成德育教育,實現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例如可以定期在校宣傳欄上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內容,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愛國主義板報評比,或者在植樹節組織學生進行植樹,在學雷鋒紀念日組織學生做好人好事,并建立志愿者協會長期性的去到敬老院當中做志愿者,為爺爺奶奶們服務等等。這些事情看上去雖小,但想要真正的做下去并非易事,學校開展上述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還可以培養他們樂于助人、尊老愛幼的優良品質,為學生良好個人品質的建立打好基礎。
四、實現德育創新,開展網絡教育
在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現代教育已經離不開網絡。對于德育教育來說,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教師予以正確的把握和控制,來發揮出網絡在德育教育中的優勢,為學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支持。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學校可以通過建立校園網站,開設德育教育專欄的方式,通過制作一些思想性好、趣味性高、適應性廣的多媒體德育軟件來有效增強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吸引與感染。例如“愛國主義電影板塊”就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學生可以通過登錄校園網,隨時隨地查看《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雞毛信》等愛國主義教育電影,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德育教育工作,實現德育教育目標。
五、注重心理教育,實現德育目標
對于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注重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內容。針對初中生的這一特點,學校可以在學校中開展心理咨詢室,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心理健康測試等方式,來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實現德育教育目標。從初中教育發展來看,開展心理咨詢室是德育教育的一項新舉措,但其對于學生的心理發展影響至關重要,對于一個優秀的學生來說,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與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些恰恰都是德育教育當中的基本內容,因此學校十分有必要開展‘心理咨詢室’這一德育教育模式,幫助學生在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同時,實現德育教育目標。
六、總結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不僅是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任務,更是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教育任務。初中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其德育教育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德育發展,因此學校、教師必須要對德育予以重視。德育教育是多方面的,更是多元化的,教師既可以通過教育來實現德育教育,也可以通過發揮出自身的模范作用來帶動和感染學生,通過自己的道德素質來影響學生,為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品質做出貢獻。
作者:劉丹蘭 單位:廣州市番禺區大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