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議高等職業院校德育教育,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現狀
1、高職德育模式落后,缺乏創新
網絡作為一把雙刃劍已經對我國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模式提出嚴峻的挑戰。網絡在一定程度上給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方便;但同時網絡信息的混雜性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心理發展、價值觀念和政治傾向等方面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導致學生價值觀念沖突加劇、價值取向多元化,而高職德育教育模式基本上是沿襲傳統的教育模式,少有創新,開設的德育課程也是教學內容陳舊,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具有滯后性。再加上傳統的“滿堂灌”“、說教”等教學方式無不側重于知,忽略了行,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面前只是純粹被動的教育對象,而不是自我教育的主體。
2、專業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脫節
因為學生畢業后面臨的是就業,生存,所以學校和家長潛意識中都會認為智育比德育更重要,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其專業技能,所以對于德育課往往要求及格就可以了,對于學生是否真的在道德上有提升則不去關注。高職人才培養規格是根據行業對從業人員素質和能力要求來設定的。在崗位的任職條件上強調實踐能力和業務操作技能。但并不是說只要學一點專業知識,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就能勝任崗位工作,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綜合素質培育同樣很重要,沒有這些做基礎,是做不好本職工作的。
二、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對策和建議
(一)高度重視,明確德育目標
學校要把德育教育當成和專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工作來抓,并依據高職院校學生的年齡階段和身心發展現狀,明確德育的目標,制定具有實效性的德育教育內容。我們的德育教育更應該考慮的是,作為一個普通人,尤其是未來國家生產第一線的職業技能人員如何面對他人、面對社會、面對未來,圍繞這個問題制定更具體的德育目標,要重視日常行為的養成和教育,而不是只跟他們講愛國主義,共產主義,這樣的德育教育才會更貼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
(二)創新模式,深化德育教育改革
1.改進德育方法。
高職院校學生的理論基礎較薄弱,理論化的教學方式顯然不適合。在實際教學中,要實現從理論灌輸到潛移默化的轉變,大膽運用網絡和先進科技手段來豐富和發展德育方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利用運用網絡、電視、報刊的前沿性,及時將社會的熱點動態、國家的時政、等內容補充到德育教育中來。同時,對社會中的不道德現象,不要回避,要和學生共同討論,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從而有效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思維。
2.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基本的素質要求,高職學生思想道德上的問題大部分由心理問題引起的,比如由于對環境不適引起的孤獨、郁悶;由于自我定位不準確引起的憂慮、抑郁;受其他人影響產生的自卑或者自負等等。這些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困擾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少數嚴重的甚至走向極端,因此,需要在校園里大力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讓困擾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得到及時的解決。近幾年來學院先后組織了優秀畢業生回校做報告、“拒絕,珍愛生命”主題班會“、遠離網癮,從心開始”主題講座等活動。這些活動將時代的主旋律和學生的思想狀況作為德育的內容,突出德育的時代性。
3.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要重于提倡一定的文化理念,優秀的校園文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的影響,并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形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在學校開展各項文化活動,如結合電視、廣播的報道,開展主題、專欄教育、主題征文、辯論賽;也可以在課堂內外通過播放一些體現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電影、電視劇以及一些與職業道德相關的節目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德育認知能力,在校園內形成多方相互配合、互相影響的校園文化氛圍;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倡導學生實行自我管理,樹立典型,弘揚正氣,提高學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惡的能力。
(三)校企合作,共同培養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社會性和職業針對性,學生德育素質的培養,僅靠學校自身的資源是無法完成的。校企合作開展德育教育可以充分利用雙方的人、財、物優勢,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高職院校通過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企業也以定期派優秀員工到學校做報告,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什么樣的人才才是企業所需要的,從而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達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真正培養出適應現代企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四)加強德育師資隊伍建設
鄧小平曾指出:“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關鍵在人。”德育工作也一樣,能不能做好,關鍵在于從事道德教育的教師的素質。教師是學校實施教育的主體,教師的政治立場、品德修養、敬業精神、治學態度和行為舉止,對學生都有著最直接、最強烈的影響。為此,我們一要切實加強教師道德建設;二要提高德育課教師中專業德育教師的比例:三要加強對現有道德教育課教師的培訓和培養,建設一支職業化、專業化和專家化的德育教師。學校必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打造一支符合要求的職業德育的教師隊伍,這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關鍵所在。
作者:楊美霞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