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校社團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嘗試,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我國初中學校學生社團活動起源較晚,但是學生社團在初中教學中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大部分初中學校一般都會引導學生成立社團,由學生根據自身的愛好與趣味,自主組建、并遵守相應的規章制度。學生社團能夠更好的發揮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社團成員的創造力,進一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近年來,學生社團在初中學校蓬勃發展起來,作為教育首要任務的德育教育也在逐漸的滲入社團活動當中。初中階段的學生是一個特別的群體,他們有一部分人學習成績較差,讀書興趣也不高,并且難于管教,因此做好學生德育工作也是一個十分繁重的任務。不過初中學生也有他們自身的優勢,由于年齡段特點大部分人在學習上都不夠認真,不過動手能力卻非常強,并且活躍好動。針對以上特點,學校開展社團活動能夠極大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不再無所事事,同時也給了學生們一個提高自我,展示自己的好平臺。因而初中學校社團活動不僅增強了初中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在活動中滲透社會價值觀念,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其中的德育活動價值也將逐漸凸現,對初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的發展提高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1社團活動的概念
因為研究視角與社會關注點有所不同,所以對于學生社團的定義,目前觀點雖各有不同,但在差異中卻有著共同點。大致有如下幾種不同的價值取向:以學生主體的視角,在教育概念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看法社會認同很高。如,學生社團是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生本人的意志成立,有相應的規章制度,主要是由學生自主進行社會活動的學生團體。從社團活動的范圍特性與角度:學校社團是指一定范圍的學生人群,這種社群主要是指一批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學生,他們共同按照特定的準則和章程自發地成立了相應的社會團體,在學校社團內學生數量通常是相對穩定的,學生可以在一定的區域內參加相應活動。在學生教育的視角:教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的實現,學校借助教育活動可以進行自我管理、教育與服務,社群活動的德育功效尤為突出。
2社團活動中的德育價值
葉瀾博士認為:“價值觀是人們對客觀的事物及自身需要和利益關系的認知水準的表現,更是人的主體意愿的表現。”社會價值是指人們對自身本性的發揮與維護,同時更是人們所有社會現實活動的本體。價值用來界定人自身所存在的一種核心的價值范疇,簡單的來講是指人一切現實中存在對于自身價值的維持和發揮所存在的本質,而任何價值形式都無法離開此范疇。而價值又可以有很多種類型,比如社會價值,個人價值等。從初中學生社團活動狀況來看,社團活動對德育價值所包含的范疇廣泛,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表現:(1)社團活動也能夠促使學生價值選擇能力的建立。學校社團是通過學生自覺參加和選擇組建起來的。學生個人在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發展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分析對比、親身感受,選擇了自身所關注和需要的某些知識,從而達到了自主發展和互相教育的目標。在教育活動發展的過程中,學生個人把與社團成員所共同接受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逐漸納入自己的人格系統,通過對自身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態度不斷的加以調適,從而逐步建立與社會主流文化相適應的價值理念、道德素養和行為準則。(2)學社團活動也可以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社團活動是傳統學校課堂德育的補充,相對于傳統學校課堂教學,滲透了德育教育的社團活動給了學生更多發展自我能力的機會,并還能在社團活動中增強與他人的交往能力。(3)個人組織能力、實施能力、創新能力等將明顯提高。社團活動的實施還可以增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可以增進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人際關系,更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3我國初中學校社團活動的特點
3.1初中社團活動具有自主性的特點
初中學校對學生都有系統的計劃,所有的學生都要按照統一的課程標準進行學習,而課程內容的設置也一般都是由地方教育部門規范的,也相對地較為統一和嚴格。而社團活動的課程設置則相對而言更為自由,教育活動的開展并沒有既定的模板、沒有嚴格的界線,一般來說主要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來進行的。學生們按照自身的興趣和學科特性選擇一些社團。在學校的積極倡導下,確定切合本校實際的社團以供學生選擇,如與藝術教育相結合的“民族樂團”“管樂團”“民族舞蹈團”“合唱團”“剪紙藝術團”“書法藝術團”等,與體育相結合的“武術團”“籃球團”“乒乓球團”等,與科技想結合的“科技創新團”“計算機編程團”等等。由于上述社團都是學校提出的,又按照學生意志而自發成立的社團,所以學生在社團組建初期就具備了很大的自主權。社團活動不像其他教學那樣由老師講解知識為主,課堂教學大多是老師掌控為主,社團活動相對更加簡單活潑、通常都是學校或社團學生自發舉辦有關的活動。學小的所有社團主要釆取會長負責制,由社團的指導老師進行思想引導工作,每學期都由社團的會長或者副社長和所有社團成員共同交流溝通,并制定一個社團活動規劃,由學社的指導老師提供若干參考建議,最后制定每節課程的教育活動實施方案。而每個社團活動程的策劃和實施,基本都是由學生獨立進行,更加貼近學生,更易于學生創造性的發揮。
3.2初中社團活動具有生活化的特點
社團活動大多是以“活動課”的形式進行,課堂的學習活動內容并不像文化課或者專業課一般程式化、專業化,更多內容都是相對生活化的,學生更加感興趣,實踐性也就非常強。如與藝術素養關聯起來的舞蹈社團、美術社團、剪紙社團、合唱社團、管樂社團、民樂社團、書法社團等,與體育鍛煉結合起來的武術社團等。社團活動一般是理實合一的教學,通過將課堂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密切的融合起來。社團活動課的教學內容比較貼近實際生活,使學生可以將更多的基礎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3.3初中社團活動具有實踐性的特點
社團活動通常是以學生為主導,并由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富有實用性的特點。在社團活動中,每一節課上學生們都有一定的各項任務,而這種各項任務通常都是循序漸進的甚至由單純到繁雜的,所以學生們通常都是在運用學到的基礎知識,去順利完成實踐操作。比如“科技創新”社團的學生絕大部分的活動都是在從事運用所學的物理和化學等方面知識,制作出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作品。像空氣凈化器、掃地機器人等。
3.4初中社團活動具有開放性的特點
社團活動相對于學校其他教學形式有著相當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學校教育活動的發展空間上相對于傳統課程來說比較開闊,在時間上也更靈活。在活動中,學生們可以不必拘泥于在課堂和教室內,許多的社團活動的場所相對開放。如美術社團的戶外寫生活動,科技社團的實地考察,武術社團的訓練等等,均要突破場地的限制,讓學生置身于廣闊的天地,去用心感受,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性學習欲望。學校針對活動的評估方法相對于傳統教學形式來說也較為開放,社團活動的評估方法也較多元化,很多都是形成性評估,除了看社團學生活動過程發展的結果以外,更看重的是學生在社團活動過程中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另外,社團活動課程的教學內容也相對地較為開放,不同于傳統課程所固有的理論框架結構,社團活動的教學內容也更加的豐富多彩,形式生動開放,使學生的興趣越來越強烈。
4關于初中學生社團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具體對策
4.1培育學生的團體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近年來,初中學生中獨生子女比例較大,這些孩子在家庭中極度被關注,因此學生們很多時候都是以自己家庭為中心,不太會顧及其他人感情。比如常常會有學生不喜歡參與校內的集體教學活動,有學生由于自身條件困難而不喜歡參與軍訓教學活動,一些同學會由于畏累怕臟而找各種各樣原因理由不參與學校安排的勞動活動。一些同學會經常做出某些破壞了課堂秩序的動作,以及部分學生在平時根本就不做好班級衛生管理工作,對班里的衛生狀況也毫不關心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初中老師們常常要面對的幾個問題,班級的每個學生既沒有從學校、班級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也沒有顧及其他同學的感受。社團原本便是由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們自己主動組織出來的,在活動過程中,同學們彼此認識、相互了解,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斗。社團的許多活動都必須由成員們通過交流心得、彼此協作才能進行,在這樣的協作過程中,學生的團隊精神與集體主義意識也日益提高。比如,“民樂社團”的演奏過程是多人多中樂器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學生從最初的古箏、二胡、吉他、葫蘆絲、笛子、小提琴、鋼琴等單個樂器的練習,到為一首完整的樂曲演奏而共同協作,而怎樣才能以最好的速度,最佳的狀態進行聯合演奏,在這之間必須經過學生們不斷的磨合訓練才能進行。在社團活動中,學生們真正的將自身精神融合在了這一教學活動之中,學社成員間的人際關系也十分和諧,學生們可以互相傾聽他人的建議,為更好的發揮社團而共同奮斗。學生們的集體合作意識在社團實踐中大為提升,這都促進了初中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發展,而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所獲得的變化將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其他方面,教師可以不同苦口婆心的方式去教育學生,而學生團體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的養成也將給學校班級管理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
4.2培育學生正確的道德意識觀念
學生們除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和未來所面臨的中考、高考以外,社團活動也給學生們的愛好以及未來的就職方向創造了一種實戰平臺,但不同于早已規劃好的教學,社團所舉辦的集體性活動一般是根據學生的想法而組織出來的,所以比較富有實用性。目前,大部分的學生社團都是和學生自己所喜好的知識有關的,而這批學生對于自身的職業走向也都是比較清楚了,而社團活動的展開讓基礎理論的知識也很好的緊密聯系了實際情況,更是提升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從而促進了學生們建立科學的就業觀。學生們在每個社團活動的各項任務中均顯示出了敬業樂業的精神,學生們在完成科技實驗、藝術創作、技能訓練等時都將這看作是實際工作,每一個的學社成員們都仔細嚴肅、從容淡定。在切實的社團活動中,學生們在不經意之間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修養觀念。
4.3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初中學生長期存在著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難管教,難管服,德育工作也比較難于開展。這階段的學生體現出的責任心不強、自控能力較差、信心不夠等特點。目前中國大多數的初中學生都是00后、或者是10后,學生個性比較強烈,對待學業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模樣,做事沒有責任心,容易意氣用事,沒有責任感但內心渴求被人重視。這樣的學生一直處在被忽視的狀態,他不愿意聽你說大道理,卻非常希望被人接受。社團活動課給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培養自身實力的場地,每個社團的成員們都嚴格遵守了老師與自身一同建立的規矩。同時,“舞蹈社團”的學生們通過動作的設計與訓練,都很扎實認真,確保了每一個動作的準確到位,為大家展示完美的藝術。“剪紙社團”的學生更是這樣,每一個作品從構思到實際操作,都仔細認真,容不得半點差錯。社團活動的課程極大地提高了每個學生的責任心,自控力和責任心,特別是在學生個人在集體中的分工和合作上,更凸顯出了學生自我的管理能力。
4.4提升協會領導干部整體素質,以進一步提高協會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現階段,由于絕大多數學生都具有共青團員的特殊身份,從根本上保證了學社成員秩序化的紀律作風要求,既能為其歸屬感的養成打下牢固、堅實、牢無可破的思想基石,還可依托團委開展有效化、秩序化的核心思想,進一步提升社團的凝集性與向心式。社團干部的發展有著全面性,一是管理與團隊能力得到提高,交流與協作能力也得以增強;二是在“大帶小”、“老帶新”的發展過程中,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組織能力;三是在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和競賽過程中,為其綜合素養的提高創造了有力的屏障,使學生干部能夠通過這種組織形式,為學生干部的整體力量提高創造了有效的發展空間,讓其作為整個社團的領頭羊和帶動者,為學生協會的核心精神靈魂的創造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因此,學生們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在協會干部,并對其開展多角度全方位的領導能力培養,為其組織協調能力的培養指點迷津,讓其明白如何在恰當的場所做出強烈的號召力、感染力的言論,讓其形成社團中靚麗的風景線,為社會活動的成功舉辦起到了主力軍的作用。
4.5強化德育教育,提高服務效能
學生生活在社團這么一種寬松快樂的組織中,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從多角度多方位地為其才能的養成如協作、競爭等提供強大的支持,也為其價值觀的養成提供了一臂之力,對中學的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發展都具有不能忽略的重要性。在有關社會公益活動的實施與貫徹過程中,要把自我教育、管理、服務社會的意識嵌入每一個成員的腦海中。社團新社員最開始出于興趣愛好而自愿參加,并定期參加質社團活動以及專業培訓,為其歸屬感的產生奠定了強大的培養機制,為其認同感的涌現奠定了一方沃土,也為其責任感的迸發打下了堅實、牢不可破的基石,從而極大減少了在這個年齡段以及孩子青春期中產生的焦躁、厭學、反叛等問題的發生。
5結論
學校社團的建立給校園教育增添了更多的活力,而學校社團也逐漸成為了校園生活文化的重要部分。教育活動也變成了很多中等的新選擇,更多的初中學校開始探索社團建設,并對社團教育活動做出了實踐探索。不過,初中學校的學生社團活動方面也存在著一定問題,包括資金、場所、教師等。而且,很多的學生社團活動都缺乏實質性的內涵,且大多數都流于形態,因此如何給學生社團活動帶來新鮮的生命力,也是值得很多的初中學校需要探討的地方。綜上所述,初中學生社團活動德育教育滲透任重而道遠,唯有進一步的完善,進一步的實施,才能更好的實現教育活動的,也才能讓學生社團活動的德育價值得以更充分的體現。
作者:樊小剛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