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的體驗式教學,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文對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體驗式教學的價值意義、發展現狀及常見問題進行探究,圍繞探究教學在職業教育的具體表現提出意見和建議,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德育;體驗式;教學
一、德育課體驗式教學的教育內涵
顧名思義,體驗式教學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重復經歷的機會,將教材的實際內容進行分解、再現和還原。通過對德育課程的設計和規劃,能夠使中職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理解德育教學的知識結構、發展能力和各項情感。體驗式教學中凝聚了“自主教學”“人本教學”等多項發展理念,呼吁廣大教育工作者以學生的生命作為發展核心,尊重生命、關懷生命、豐富生命、提升生命。通過體驗式教學的開拓,能夠使學生在經歷系統的教學后獲得更多的知識,使學生的自身價值、思想特點能夠獲得深化和發展。
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的發展現狀
1.德育課堂缺乏互動性。在職業院校的教學結構上,很多教師出于對“理論知識”的考量,往往沿用著“教師教學生學”的發展模式。在教學活動中,側重于對教學教材的推進,缺少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和激發。導致學生缺乏自主分析和思考的時間,剝奪了學生體驗知識的樂趣。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懶于思考,疏于分析。無法使學生通過體驗達到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過程。2.實際教學存在忽視性。對于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甚至不同愛好的學生來說,所實行體驗式德育教學的方式應該是不同的。教師除了對學生的性格缺乏引導,在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合作和職業規劃等方面,缺乏良好的訓練和培養。削弱了德育課程在實際教學中所占的分量,導致德育教育職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三、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體驗式教學的發展優勢
1.解放自身。相比較之下,體驗式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勢十分明顯。體驗教學通過對學習活動情感、方法、能力的引導,能夠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意義。幫助學生確立課堂主體地位,進一步激發學的學習熱情。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青春叛逆時期,對于自身的認知尚不全面。通過職業教育的引導,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生活的價值和意義。2.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學生職業內在的規范和需求,它是從業者在進行各項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綜合品質。通過不斷德灌輸、體驗、感悟,在長期的時間探索中,以社會體驗活動作為提升學生情感的主要方法。有利于中職學生在性格、職業和技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優化和塑造。進一步提升中職職業規劃的能力,為學生未來職業素養的具備奠定扎實基礎。3.心理保障。教師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過程中,要通過一系列的探究發展模式,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始終。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和諧融洽的互動中,具備良好的思維模式和健康的道德觀念,主動積極的接受德育教育和培養。
四、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體驗式教學的改革方向
眾所周知,體驗式教學中圍繞師生關系的構建,達成了“教師+學生”的教學模式,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輸關系。在“體驗式”教學的實行下,教師必須要明確教育改革的發展導向,使學生能夠愛充滿樂趣的環境中,將理論知識融入其中,使德育教學課程具備創新性和發展性。針對職業院校德育學科的各項教學改革,發揮體驗教學的引導性作用,讓學生在各類社會實踐和活動會中感悟自己的人生、修整自己的思想,幫助他們養成現代職場所需要的各項優良品質。將教育的深化和心理的自我保健融合在一起,將道德教育上升到哲學高度,實現德育教育與學生情感、經驗的相互積累。
五、增進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體驗式教學的具體策略
1.加強職業校內德育課程改制。首先,在教學內容上,教師要結合體驗式教學的特點,在“教材內容”“教學方法”“配套訓練”等方面進行拓展,避免德育課程教育的單一化。各大職業院校要結合當前所使用的德育教材,對學生應該掌握的心理健康、法律常識、哲學基礎進行設計優化。在課程的編制上,要弱化德育課程的理論引導,有針對性的調整和補充原有教學的知識內容,深化“體驗式”教學的各項特點。其次,教師要盡量弱化德育教學中過于理論的方面,舍棄原有的文化重復。增加操作環節的設置。將德育教學中的理論內容轉變為學生容易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保健。對教學模式進行轉換,將常規的職業道德案例轉化為“全球最具勵志價值的十大名人事跡研討”。在具體的課程實踐中,要通過小組教學、合作教學等探究模式,將每節課課后的“探究和實踐”環節融入學生的課后作業中。組織學生觀看法治教育或相關影片,通過“角色模擬”等形式,探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思想情感變化,使學生能夠對德育教育具備更加豐富的體驗。2.實行情感教育式探究引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情感式體驗”。始終圍繞“以生為主”的體驗核心,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中心,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和互動的時間。避免教師的“說教”,將德育教學變成學生的“研究所”。教師可以將課堂45分鐘設計成為一個系統的德育信息交流平臺。組織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德育材料、德育觀點和德育事例進行形象的回報和演講。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六、總結
綜上所述,在中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德育課程的實施特點,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思想品質。逐步完善體驗式教學,積累更多的實際經驗,將內在的德育知識轉化為獨特的職業信念。為學生提供更多體驗、探究、探討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更加積極的參與德育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黃榕.中職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以江西某學校為例[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4:6.
[2]陳麗梨.中職校德育課體驗式教學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4:39-48.
作者:陳益新 單位:江蘇省昆山第一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