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社會實踐德育功能提升目標機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高校德育社會實踐從社會學上說就是高校在校學生道德社會化的載體,從辯證法的角度上看,高校德育社會實踐是一種實踐方式,是通過理論得出,通過實踐進行檢驗,進而達到教育的具體效果,因此具有一定的辯證性。
針對當前階段我國高校德育社會實踐工作中體現的問題和上述對于問題原因的分析,筆者從以下幾點入手,從科學性、行為之主體性以及環境對其的影響進行整理分析,從而希望對于當前的高校德育社會實踐工作有所幫助。
一、專業化整合目標
專業化整合模式是指以各高?,F有的科技、人才、信息、設施等軟硬件為基礎,以各高校自身專業特色為出發點,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為目標,打破之前的閉門造車、各自為政的局面,實現各高校直接的資源互補,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形成合力,將高校德育社會實踐做精、做強、做專的一種社會實踐模式。其天生具有三個特點:其一是,必須突出專業特色。各大高校不僅要在各自擅長的傳統優勢專業方面繼續深化,進行內部重組、優化,讓其專業成為具有一定社會效益的品牌,從而在縱向上起到龍頭作用。其二是,必須進行優勢互補。各高校需要打破壁壘,不吝嗇各自的資源,也要吸取其他高校的成功經驗,做到取長補短,進行內部機制的改革、創新,并注重系統內部的接軌,為專業化整合奠定基礎。其三是,需要形成合力,各高校聯合出擊。各高校需要加強溝通交流,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計、實踐基地的建設、項目的申報方面注重資源的合理分配,形成強強聯手的形勢。并且在此過程中建立學校與學校直接統一協調的機構部門,社會服務項目按照各學校的專業優勢及自身特色進行分配,達到信息共享、統一調度??偠灾?,現今社會是經濟全球化和知識專業化、多樣化的社會,地方經濟建設的需求已經不是一所高校能夠完全承擔的,同時這樣的單一的模式也無法滿足現階段高校社會實踐的需求,更加無法形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所以,只有通過各高校之間的協同合作,實現專業、資源互補及共享,才能夠組織大規模、專業化的、高質量的、節約型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各高校專業系統集中、優勢互補、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才能使社會實踐得到最有力的支持,從而更加有效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經濟建設、服務改革開放。
二、技能實戰型目標
“技能實戰型模式”是指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雙管齊下,強化專業的對口,以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更好的掌握專業理論,能直接從事操作為目的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主要強調的是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其目的是在實際生產中提高大學生的專業操作水平。其具體形式有:頂崗實習、校外導師制、見習、企業調研、勤工儉學等等。
三、全員參與,落實責任,建立完善的領導機制
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大學生的成長軌跡及教育規律。這就要求我們需要從高校德育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入手,根據現階段及將來的社會發展形勢為依據,結合高效、地方、大學生自身的需求及發展入手,建立統籌協調的領導機制,同時不斷發展和創新教學模式,完善社會實踐內容,進行科學設計,優化評估機制,建立基地,整合資源,完善保障制度,使得高校德育社會實踐能夠更好地體現時代的特色,更加廣泛、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各高校需要建立“社會實踐領導小組”來對各高校的社會實踐工作進行領導。其組長最好是由校黨委書記或者校長擔任,副組長則由校黨委及各分管領導負責,其成員主要包括各院系支部書記、校團委、黨委宣傳部、教務部門、學工部門、就業部門、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等部門的負責人,并明確分工,責任落實到位。各部門以及負責人需要從為國家培養優秀的建設者接班人為出發點,重視社會實踐的,建立和完善指揮有力、分工明確、措施有效的組織體系。統籌規劃,統一調度,加強高校德育社會實踐的對內組織及對外聯絡。同時需要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完善的制度,并且抓好落實,從而保證社會實踐的指導思想、戰略規劃、組織管理、實施、驗收考核等步驟的有效進行。
四、開拓實踐基地,規劃資源利用,完善社會實踐保障機制
高校社會實踐基地是各大高校通過整合可利用資源而建設起來的,是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環境基礎,是社會實踐的重要場所。而穩定、健康的社會實踐基地可以讓高校所開展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以及規?;?,與此同時也有利于社會實踐形式的創新與進步,有利于參與者的經驗總結與累積,這是社會實踐能否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現階段高校在基地的建設與管理方面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已建成基地仍然存在使用與劃分單一的問題,沒有做到良好的資源整合。所以各高校應當在原有社會實踐基地的基礎上,利用各方資源,找到能夠穩定合作并且雙方均能受益的單位,從而形成穩固的實踐基地。確保高校德育社會實踐能夠長期、穩定的發展下去。與此同時,學校需要加強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以優勢互補、雙方受益為原則,建立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基地,并且主動了解用人單位對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評價,做到有什么問題就馬上解決什么問題。完善各類社會實踐基地的資源共享,并且對各類社會實踐基地做出及時的評估。還要發揮典型模范作用,以點帶面,以優秀基地為榜樣建立多層次的基地網路。
【參考文獻】
[1]李琳琳高校德育模式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桂林高校為例碩士畢業論文
[2]陳燦軍、黃波《大學生德育實踐的內容與形式的整合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7月第27卷第7期
[3]葉瀾.思維在斷裂處穿行—————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的再尋找[J]中國教育學刊,2001,(4):2.
[4]張聰崔國濤當前我國教育實踐評述[J]現代教育科學2012
作者:龍呈 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