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語文媒體技術課堂教學,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當代大學語文課堂面臨的挑戰
自21世紀起,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不斷發展,兼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中國文化逐漸成為全球性的文化種類之一,外國尚且逐步掀起中國文化熱,作為地道的中國本土教育,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也面臨更多的挑戰。
(一)深度剖析
中國經歷了20世紀的外來文化侵蝕危機,直至現在仍舊殘留一系列的弊病,例如對英語、日語、韓語等外國文化的過分推崇,直至當前仍舊時有存在。之所以出現此類情況除了經濟發展需求下的客觀要求之外,關鍵還在于博大精深的漢語文化常常如海市蜃樓一般,讓人難以理解其中奧妙。例如:國學精華書法、詩詞等的一度冷門,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錯用字詞等都是漢語文化發展不良的表現。而大學語文課堂而言,正是代表漢語文化,實現漢語文化現代宣傳的重要手段。將大學語文的相關知識進行深度剖析,在宣傳大學語文魅力的同時培養更加專業的人才,以此提高漢語知識的地位,將會是大學教育中的重點之一。
(二)廣泛運用
2014年底我國人口高達13.6782億,漢語言文化是這個大群體中的通用文化,漢語言文化正被廣告、行政、新聞、影視、戲劇、教育等諸多行業以不同形式和方法使用,它關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培養學生的大學語文素養,實際上就是培養實用性人才的一種表現。但是傳統教學中難免出現輕實踐、輕基礎,重學術、重文學的問題,因此要培養實踐性人才,就必須在大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現“破舊”。
(一)科學性
在理念上,媒體技術的運用是當代教學結合現代教育理念形成的合理教學形式,一改傳統課堂中講授教學的套路,轉而實現了結合文學、語言、數字技術、實踐、觀賞等為一體的復合式課堂,增加課堂情趣之外還提高了教學效果。在實踐環節,科學認識并致力改變以理論傳授為根本的教學過程,更大程度上體現了感悟、操作、思考等行為過程,促使學生在課堂中不斷“運動”起來,進一步實現了綜合教學的情形。
(二)規范性
通過課程設計與實踐,將固有的知識進行具體梳理,不僅僅使教學內容獲得了良性排版,便于學生掌握,同時合理排除了一些在理解、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誤區,整合了正確的學習要點。此外,利用網絡工具實現教學資源的虛擬交互,不但促進了大范圍的教學共性,更有可能統一大范圍內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促使地域性的教學差異變小,從而實現普遍性的規范化。
(三)靈活性
在課程設計時,擁有更多的可選擇內容進行填充,實現單一知識要點的舉一反三式教學,學生在要點相近但內容不同的靈活轉變學習過程中快速地掌握相關知識。在課堂中,可以有機地將原本枯燥的學習過程合理進行區分,間插除提問討論環節之外的賞析、熏陶環節,進一步提高了課堂的靈動性。
三、媒體技術的實際運用
(一)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的運用
媒體技術不僅僅只是教師處理課堂內容完成相關課件的關鍵,同時還能夠運用于課堂的不同環節,以此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因為大學課堂更具開放性,更便于學生積極參與。例如:在課堂設計環節可以邀請學生參與到設計過程中,諸如材料的選擇、課件的制作、知識要點梳理及評析過程以及各環節節奏、組織形式的探討等,可提前與學生一道設計完成;在課堂中也可以安排學生展示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包括作文處理、文學鑒賞、舉例相關、觀點闡述等,構建一個以媒體技術為基礎的交互式課堂。在條件支持的情況下,適當開展幾節“互聯網課堂”,也是課堂轉變的有趣嘗試過程。
(二)在不同類型的課程中的運用
在不同的課程教學中,媒體技術的運用需采用不同的方式。①文學賞析。教師可通過媒體技術展現與文學作品相關的圖片、視頻、音頻等來營造切合作品內容或背景的氛圍,諸如電影或者戲曲、繪畫作品中的特寫畫面,更加能夠使學生印象深刻地感受文學作品所需描述的情緒、思想。②文學閱讀。閱讀是大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學生依靠媒體技術,在大量的文學數據庫中檢索相關作品,并進行瀏覽,彌補了學校圖書館資源的局限,更增加了閱讀的情趣。③文種寫作。鍵盤輸入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主要寫作方式,同時也是一門必學的社會技能,因此可以通過媒體技術讓學生不斷接觸和掌握文字處理軟件,訓練學生的打字、排版、圖文處理等能力,將寫作課堂打造成為多姿多彩的教學過程。
(三)多種媒體技術的互補
媒體技術是一種較為廣泛的稱呼,它不僅包含了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廣播等,更關鍵地是現代媒體技術,以網絡數字化技術為主的各種高新技術,文章所述的媒體技術的運用,就是要整合一切可利用的媒體技術對大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深度轉變。例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改變課堂形式,使課堂更具立體化;網絡新媒體技術實現資源的廣泛交互,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大學語文教學本就不應該拘泥于文字的演繹,而是需要在廣泛交流、探討、學習、共賞的環境才能獲得更好地效果。
(四)運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①注重知識的實踐運用,學習文學相關知識僅僅是最為基礎的,關鍵還在于如何運用這些知識,例如:可以多開設以大學語文知識為基礎的廣告設計、作品制作等環節,讓學生掌握本門課程知識與社會生活之間的各種聯系,從而回歸根本反思學習內容。②組織學生參與,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大膽地采用學生的一些資源、設想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進行改變,不僅能激發學生興趣,同時還能實時掌握學生在本科目的喜好、能力。
四、總結
總之,大學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旨在培養出更高素養的人才,講究對知識的深度梳理和學習,傳統的課堂教學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起到啟迪、引導的作用,但是始終由于教學過程的局限,導致教學效果仍舊不夠理想,如何高效地實現課堂教學成為當前諸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以媒體技術為主的一系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憑借,然而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還需要配套設施、理論、教師資源等的支持方能夠實現突破。
作者:蘇斐 單位:湖南體育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