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語文人文素養培育滲透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作為一門重要的大學基礎課程,大學語文正逐漸成為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的主陣地。文章分析我國大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并結合實際提出人文素養培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以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人文素養;培育;大學語文;滲透;策略
當前,在一些高校大學生身上存在著不太文明的言行舉止,這直接反映出他們的人文素養有所欠缺。因此,著力培育和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勢在必行。作為一門重要的大學基礎課程,大學語文正逐漸成為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的主陣地。而就目前整體大學語文教學實際而言,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存在著一些問題,研究人文素養培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成為大學語文教師的重要課題。
一、高校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現狀
當前在我國部分高校中,仍然存在大學語文課程不被重視的情況,主要體現在學校政策、教師、學生等方面,現對此進行簡要分析。(1)大學語文課程不是全體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程。在各高校的實際教學中,大學語文課程不是每個大學生必須學習的必修課程,特別是工科、理科,其課程安排中并沒有大學語文學科或者安排較少。這嚴重影響著大學語文課程的推廣普及和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2)大學語文課程實際教學效果不佳。漢語是我國的母語,大學語文課程應當受到足夠的重視,但其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高校缺乏專業的等級考試制度來衡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很多高校將英語四六級成績與大學生畢業學位證書掛鉤,而在漢語學習方面卻沒有這種做法,這就導致學生并不重視大學語文學習。(3)大學語文課程缺失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當前,大學語文教學重知識、輕能力,重成績、輕素養。在高校中,大學語文課程一般都是文學系相關教師負責授課,而這些教師大都有自己專業的學生和自己的科研項目,任務較繁重,很難抽出較多時間對大學語文課程進行詳細講解,很多時候是照本宣科,且對學生的要求較為寬松。這直接導致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發生偏移,缺乏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教學導向。
二、人文素養培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1)師生合作,深入挖掘文章的人文內涵。傳統的大學語文課程完全圍繞考試內容開展教學,不重視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對此,大學語文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和授課方式,采用師生合作深入挖掘文章人文內涵的方法。教師要將教學重點由掌握知識轉移到培育人文素養上來。首先,教師要擺正教學姿態,以平等、民主的態度對待學生,和學生共同探討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情”和“感”,讓學生感受到文章中濃濃的人文情感。比如,教學諸葛亮的《出師表》時,教師要將教學重點由文章的文字語句研究轉移到分析作者表達的“忠君愛國”的情感上來,引導學生產生精神上的共鳴,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和寫作意圖,以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
(2)開放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的語文教學比較枯燥,無法調動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的教學形勢下,教師必須進行開放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轉變一言堂的教學思想,給予學生平等交流的權利和機會,讓學生敢于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對于學生們不同的觀點要兼容并包,以寬容和關懷接納學生的意見。其次,要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教師要通過在課堂上對不同歷史人物、事件和作品的分析,讓學生活躍起來,發揮自己的特長探究問題。比如,針對“講講自己眼中的孔子”這個開放式的話題,讓學生們發揮自我探究的能力,查典籍捋思路,自己總結觀點,這對提升學生的探究分析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并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創設場景,觸摸生活。大學生社會經歷較少,有時很難理解作者的個人情感和想法。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創設場景的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章情境,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感悟。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所教內容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方法和形式創設不同的場景,讓學生通過扮演作品中的人物等方式參與到情景中來,進行作品的演繹。在演繹過程中,學生不能流于形式地走過場,而是務必深刻體會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的深意。教師在關鍵時刻和重要節點應及時予以分析和講解,幫助學生感受和領悟。演繹結束后,讓學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從文章中找到和自身相契合的方面,反思自身生活中的不足,最終通過學習文章達到提高個人素養的目的。比如,教學李密的《陳情表》時,教師可創設文章所描述的艱難生活場景,以及作者和年老體衰的母親相依為命的場景。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們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體會到了作者思念母親的拳拳孝意。然后,教師讓學生自我回顧,反思自身的日常行為,進而促使學生養成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
三、結束語
大學語文課程是培育大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載體,對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大學語文教師要跳出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讓語文教學回歸自然、回歸情感、回歸生活,通過師生合作、開放式教學、創設場景等方式幫助學生感受情感的共鳴,尋找生活中的感動,進而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盧慧玲.建構大學語文教學的人文素質培養體系[J].教育觀察,2017(09).
[2]周峰.人文素質教育在高校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高教探索,2017(06).
作者:齊華 單位:四川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