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思路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從知識復用理論的角度分析,網絡技術的發展不僅僅為教育教學提供了一種基于PC端、移動終端的信息技術工具支持,重要的是使其背后所承載的新思維獲得了進一步的轉移性應用。以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為例,目前已經在教育革新的思路引導下完成了初步的信息化革新,使技術工具與教學之間實現了資源整合;同時也借助這種工具應用風潮掀起了關于工具基礎之上的教育思維轉變的革新,部分學科在應用了翻轉課堂、生態環境下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后均獲得了較好效果。
關鍵詞:
網絡技術;大學;英語教學;新思路
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信息化革新已經基本完成,教學模式相應的有了新變化,各種嘗試性的教學方法如雨后春筍般獲得了突破性應用。而這些新思維、新思路、新方法的創新實踐整體上體現了“思路決定出路”的新原則。因此,本次研究中就以此為背景,重點說明基于網絡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思路以及相關問題。具體探討如下文所述。
1基于網絡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思路
下文先對網絡技術背后的新思維,即系統思維、融合思維、工具思維進行簡要說明,然后在此基礎上對多種思維的融合并用進行細致探討,指出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新思路時的兩上視角,即教學設計、教學實踐。具體如下:
1.1網絡技術背后的新思維
在現代網絡技術的應用中研究者發現了它由之所出的思維邏輯。重點可以通過互聯網+思維進行具體解讀。首先根據現階段我國對于網絡技術應用的研究可以認識到,互聯網+思維實質上是網絡技術所承載的一種新思維,具體來看它的特征體現在“融合”層面,即多種資源的融合;另一方面在這種網絡技術的實踐中需要借助系統理論下的體系化思維達到實踐操作,即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的技術成果(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知識產權的轉化);另外,在現代教育中應用網絡技術的實踐也實證了現代教育中的素質教育需要融入教學工具之便,并使這種“工具”本身發揮出“工具理性”的作用。歸納起來,基于網絡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思路包括三個不同面向的新思維,分別是融合思維、系統思維、工具思維。如何理解這三種思維的并行應用是目前研究網絡技術應用課題中的首要問題,通過現階段的研究成果觀察,主要的意見表明,網絡技術背后的新思維在本質上屬于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在信息革命之后形成的一種新的社會化實踐思維,即這種基于網絡技術的工具應用實質上體現的是人類文明各種成果之間的一個由分工向交叉發展的重要結果。而要使這種新思維發揮效用,則需要透過思維平移達到目的。
1.2多種思維的融合并用
在網絡技術背后的三種新思維與現代教育的人本理念、素質教育基本趨于一致。因而要進行這種新思維的成果轉化,就需要在理解三種思維并行應用的主要內含,克服分工帶來的單一化發展路向,而實施多種資源之間的融合與交叉,并在系統思維之下使多種資源的融合得到工具應用的支持與系統化的整合。因而在并用三種思維時需要按照技術工具支持、融合思維協調、系統思路統籌設計的具體關系進行應用。具體落實到大學英語教育教學方面,這種新思路的啟迪是,一個方面注重針對學生的網絡技術應用技能滲透;另一個是在這種應用思路平移后,實踐學生為主體的能力訓導教學;同時,要求按照系統思維突出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原理,使大學英語教學中能夠構建一個基于網絡技術的新型教學體系,并在該體系之下,應用小體系構建起各個教育教學模塊,實現資源整合后的專業化教學。簡單來講,即是在教學設計方面采用綜合方法,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則應用分析方法,前者注重融合、交叉、整體,后者關注部分、模塊、專業。
2新思路的實踐路徑及相關推進措施
以下對應上述三種思維選擇契合度較高的三大路徑,并使其與教學實踐進行對接;包括體系路徑、技術路徑、工具路徑;另一方面,借助選取的明確路徑對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操作措施展開探討。具體如下:
2.1新思路的實踐路徑選擇
明確了基于網絡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思路之后,需要從設計的角度選取一些可以進行操作的路徑。具體來看在現階段可以選擇系統思維指導下的體系路徑,構建一個基于網絡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新體系,具體包括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資源、教學工具、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各個層面的構成要素,并按照該體系實施部分資源的全面整體。在制度上明確網絡技術應用的新體系,并通過規章條例標示其中的教學指標及相關要求;引入教師應用新體系時的教學引導作用,并使其能夠符合現行體系要求的課件制作與方法應用;并給予相應的硬件配置。同時,需要根據這些新指標配套的設置考核指標,令教師的教學計劃與實踐得到監督、考核、評價,從而形成職能、責任、效用之間的全面評估,促進教師執行效率。在融合思維之下選取與之相適應的新型教學模式下的第二個路徑,即是基于技術路徑的教學新模式。具體操作中要求教師能夠對PPT、社交軟件、網絡資源搜索、視頻剪輯、FLASH制作、多媒體工具應用等多項基礎性的技術功能、操作應用絕對掌握;而這個技術路徑也直接指向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因而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必要通過院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對教師實施針對性培訓,并使其能夠掌握這門技能。同時需要將這種技術路徑的實踐方法中能夠獲得平移轉用的功能進行具體的培訓說明,使教師在完成培訓的過程中掌握這種思維邏輯,并在教學中進一步獲得向學生的傳授與平移;這個過程也符合我國現代教育的轉型需要,并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通過“培訓教師”向“訓導學生”的直接轉化,效率相對較高。第三條路徑屬于工具路徑,它與技術工具之間的差異集中體現在工具理性的發揮,即通過工具的應用使教學本身能夠發揮出與工具屬性相一致的作用。即工具思維本身只具備速度、傳染的屬性,而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則需要使其屬性本身能夠作為一種功能或者技能轉移到實踐教學之中,即通過工具路徑完成教學效率的提升。比如,目前正在獲得實踐的高效課堂即是這種工具路徑的直接產物。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這種屬性之下,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方法,使其能夠明確的開展各種獨立性的英語學習活動。
2.2推進措施
明確基于網絡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思路之后,根據思維指導上文選取了三個對應的路徑,在此之下可以更為直接、清晰的實踐關于大學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的推進措施。包括課堂教學中的推進措施、課外延伸性教學的推進措施兩個方面。具體如下:在課堂教學部分按照三條路徑進行實踐需要樹立一個高效課堂的理念,然后對課堂進行區段劃分,如熱身、互動、延伸三大區段,再通過對網絡技術的應用,對應設置相應的能力訓導。比如,在熱身區段就可以借助提前制作的微視頻對課堂教學開展微視頻教學,令學生在短短的10分鐘內完成對于視頻內容的聽力訓練、觀察能力訓練,并順利的以PPT問題設置的形式與學生進行問答交流,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再如,根據不同的課程教學任務分布,應用情景教學、翻轉課堂教學、分組教學法等使學生在不同主題下進行辯論、翻譯、討論,以及進行一些自主性的戲劇、話劇、橋段表演,在角色中體驗英語交流的樂趣,并從情景背景中更好的感悟英語應用于不同環境、不同語境、不同對象時的變化,以及含義。而在課堂延伸區段則需要教師制作一些案例、專題等對學生實施具體的牽引,使其能夠在課堂中把握課后需要進行的學習活動。在課后延伸性教學部分,重點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獨立學習活動,但這種獨立性探索式的學習活動可以借助網絡技術支持下的QQ平臺與微信平臺或電子郵件克服地域與時間的限制,并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實施互動,可以圍繞問題展開自由討論,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基于網絡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情況問卷調研,提高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活動之間的密切度;同時能夠使教學反思更加直接、快速的得到實現,及時修正教與完善教學方法。在這個部分最重要的是令學生掌握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方法,以及各種能力的延伸性訓練,具體方法即是將教師培訓課程與制作課件的過程中應用的資源搜索方法、專題研究方法等進行全面的傳導式實踐。因此,在這個方面必要使學生的自主性意識獲得全面的意識向存在的轉渡,具體方法即是在作業布置過程中增強學生的閱讀范圍的明確引導,給予詳細的網址鏈接,以及書籍頁碼,并增加案例制作的比例,令學生在整個學生過程中完成對于分析能力、技術操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處太性實踐,提高學習活動中的探索習慣。另外在這個延伸性教學部分重點是使當天的課堂教學部分由小的各個環節實施放大處理,即讓學生將課堂學習到的方法、學習到的知識、得到訓練的能力在課外通過自主性的學習途徑,達到進一步的重復應用,并在知識復用的過程中形成個性化的人格與處理素材的能力。比如,在閱讀中的工具書應用、網絡技術應用,以及學習中的邏輯思維訓練等。
3結束語
網絡技術的應用促進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提升,并且能夠在技術工具功能體現與思維轉用的前提下,使我國高等教育教學與國際教育教學實現融合與接軌。從當前的應用現狀出發,建議現階段增加技術工具應用與教學資源之間的融合,并在這種教育教學模式之下,逐漸納入技術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滲透方式逐步的令學生在技能訓導之下,完成對這種技術工具應用操作的掌握,并更好的通過它完成自主性探索式學習,提高英語學習水平。
引用:
[1]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4).
[2]王芳.大學英語教學的生態環境分析及其優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7).
作者:卜小偉 單位:西安外事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