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ESP課程改革大學英語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隨著國際形勢及國內改革開放以來所發生的質性變革,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的性質、目的等均已今非昔比。盡管國家高教司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針對不同層次的院校學生提出了“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分層次標準,但究其本質還只是一個單純以基礎英語為核心的綱領性文件。目前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無法滿足學生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因此,有些學者認為,必須對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和目的進行根本改革,基礎英語教學應向專門用途英語轉移,大學生應以學科知識為依托來繼續提高英語水平,尤其是發展專業學習所需要的學術英語能力。但有些學者持質疑態度,認為通識英語更適合我國大學英語改革現狀。總之,對于大學英語課程改革之方向問題始終存在不同的聲音,但改革之必要性是早已達成共識的,本文將結合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狀況進行客觀、綜合的分析。
二、基于實際需求的大學英語課程改革
(一)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方向定位
眾所周知,關于大學英語課程的定位問題早就存在著教學理念上的分歧,即“基礎論”和“專業論”。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就有部分學者提出以外語為工具,學習世界上的科學文化知識,而外語教學的任務就是為各行各業培養既精通外語又懂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實質上,是將外語看成為科技服務的工具。目前,蔡基剛等學者極力主張將大學英語課程定位全面轉向esp方向,以滿足國家對外語人才的戰略要求。同時,“基礎論”思想在我國大學英語界也是長盛不衰,很多學者認為只要打好語言基礎就可以很容易入手任何專業性篇章,甚至在不少人看來通用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并無本質差別。此外,專門用途英語閱讀材料通常術語較多,缺乏情節,可思性和趣味性都很低,因此,并不是提高英語的有效途徑。筆者認為,無論是“基礎論”還是“專業論”都應以實際需求,特別是社會和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導向,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課程體系改革。具體而言,重點院校與普通院校之間、工科院校與綜合性院校之間乃至不同專業院系之間都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應搞一刀切,同時也不能過于因循守舊,無視社會和學生的專業需求。那么,如何處理通用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之間的關系呢?下面將結合相關理論進行討論與分析。
(二)通用英語與專門用途英語
既然是改革的兩個不同方向,那么有必要弄清楚何為“通用英語”,何為“專門用途英語”,以及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從學術術語的定義來看,通用英語即目前大部分院校為大學英語設置的普通英語課程體系,長期以來,它以打好英語基礎、訓練基本英語技能為主要目標,不能體現具體的專業性和服務性。那么究竟什么是專門用途英語呢?Strevens為其歸納了四個區別性特征:教學目標必須能夠滿足學習者的特定需求;教學內容必須與某一個專業、職業及其實踐活動密切相關;教學的重點落實在與特定的專業或職業相關的詞匯、語法和語篇運用上;必須具有與通用英語(EGP)相對照的特征。有學者根據使用英語目標的不同又進一步將專門用途英語分為學術英語(EAP)和職業英語(EOP/EVP)。Jordan又將學術英語細分為通用學術英語(EGAP)和專門學術用途英語(ESAP)兩類,兩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通用學術英語主要針對各個學科英語中存在的共性的東西,目標是培養學生在學習中運用學術英語口語及書面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如利用英語聽講座、記筆記、撰寫論文、查閱文獻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學術性活動);專門學術用途英語則更側重特定學科(如冶金、法律、計算機等)的語篇體裁及工作職場所需要的英語交流能力。由此看來,學術英語并不等同于專業英語,更不同于側重打語言基礎的通用英語。根據Hyland的觀點,學術英語中的通用學術英語和目前我國大學英語中的綜合英語相近,目的都是培養語言能力,甚至在學習起始時間及語言難度上并沒有前后階段。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后者缺乏應用目的,具有為學語言而學語言的通用英語性質,而學術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培養為專業學習和研究服務的語言交際能力。
(三)改革實施所面臨的挑戰
在大學英語課程改革逐步向專業化方向邁進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來自不同方面的挑戰。首先就是教學觀念和理念的轉變問題。在國內,相當數量的高校,尤其是理工類院校,其領導層并未意識到大學英語專業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只是片面地削減大學基礎英語學時,以便增加學生在專業課方面所用的學時。從一線教師的知識結構來看,大部分英語教師都是英語專業畢業的單一型人才,對其他領域的專業知識幾乎無任何深入涉獵。因此,大學英語的專業化必然會使大批高校英語教師面臨再培訓的挑戰。真正權威、標準、實用的專業英語教材的匱乏也是大學英語專業化改革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因為我國目前出版的所謂“專業英語教材”并不是真正的ESP教材,無法滿足大學英語專業化的需求。因此,大學英語課程改革需要多個層面的協調發展,既涉及到管理層和一線教師在教學理念方面的轉變,又離不開高質量配套教材等硬件方面的開發創新。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其中大學英語專業化改革之路有其發展的合理空間。歸根結底,改革的最終方向應以切實滿足國家、社會、學生對于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實際需求為根本目標。在具體實施當中,不同層級的院校之間以及不同專業之間必然會有所區別———有些專業適合繼續深化通用英語教學,有些專業則更適合注重工具性、應用性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因此,在確保應有的通用英語課程基礎上,專門用途英語的課程體系改革是符合社會和學生實際需求和未來發展趨勢的。
作者:石峰 許海生 單位:遼寧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