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英語體裁教學法初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體裁教學法理論
體裁(genre)和體裁分析(genreanalysis)是一種被稱之為“建立在體裁基礎上的教學方法”(Genre-basedTeachingApproaches),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盛行。研究專家將這種教學方法稱作“體裁教學法”。“體裁教學法”建立在語篇的體裁分析基礎上,即把體裁和體裁分析理論自覺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圍繞語篇的圖式結構開展教學活動,是一種社會的意義建構,還引導學生既掌握語篇的圖式結構,又了解語篇的建構過程,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或撰寫屬于某一體裁的語篇。從將此理論用于語言教學的實踐情況來看,具有影響力的有三個流派:ESP和EAP領域的“體裁教學法”,新修辭學派的“體裁教學法”和澳大利亞學派的“體裁教學法”。這里想說一下新修辭學派的“體裁教學法”。新修辭學派不把體裁的結構形式作為研究重點,而是從體裁形成的社會情景角度出發(fā),重點分析語篇所能實施的社會行為和目的。
二、體裁教學法指導下的通識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體裁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在一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體裁意識,從而有效提高其綜合英語水平和語言交際能力。筆者也查閱了以往對于體裁教學法應用研究的文章,幾乎都將其應用于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中。筆者認為其實可以將體裁教學法應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聽力、閱讀、寫作、翻譯等一系列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教學活動中。我院大學英語去年剛采用的《新職業(yè)英語》系列教材較之前所用教材具有頗多創(chuàng)新點。該教材將語言學習與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有機融合,確保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真正體現(xiàn)職業(yè)性與應用性,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與綜合職業(yè)素質,特別是在活動設計上,改變以教師為主導、語言知識講解為中心的基本模式,變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親身實踐為主的模式,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使學生在職業(yè)活動和情景中培養(yǎng)語言技能。
(二)案例教學步驟
1.學生討論分析語篇
教師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各個小組的組員先各自完成調查問卷,然后由組長收集數(shù)據,先統(tǒng)計6個陳述句(statement)的同意(agree)或者不同意(disagree)程度。如“強烈同意(stronglyagree)學校餐廳位置方便合理的”有幾人,“同意(agree)”有幾人,以此類推。然后統(tǒng)計三個“問題(question)”的滿意程度,如有幾人“非常滿意(verysatisfied)”,幾人“滿意(satisfied)”,以此類推。然后由各個組長將每組調查問卷的數(shù)據整理好。從填表到收集數(shù)據的過程,不但讓學生熟悉了調查問卷這種特殊的體裁語篇的圖示結構,而且在無形中鍛煉了對于一份英文調查問卷的翻譯能力,同時還考察了學生的數(shù)據收集和分析的職業(yè)素養(yǎng)。
2.學生模仿建構語篇
教師要求學生將數(shù)據收集好后,每組的組長建構出本小組的分析報告,向教師及全體同學做匯報總結,給出各組結論。英語口語和寫作是高職學生的弱項,他們尤為懼怕。如何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還得靠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因此,教師應給出幾個典型的調查報告表達方式的句式結構,先做講解,然后供學生模仿,體現(xiàn)體裁教學法中模仿分析這個步驟。如,教師給幾個句式結構“…student(s)inourgroupstronglyagree(s)/agree(s)/disagree(s)/stronglydisagree(s)thestatementthat…(我組的…個學生強烈同意/同意/不同意/強烈不同意此說法…);…studen(ts)inourgroupshow(s)theneutralattitudetowardsthestatementthat…/hold(s)theneutralviewthat…(我組的…個學生對…說法持中立態(tài)度);inconclusion/general/summary,ourgroupmembersaresatisfied/dissatisfiedwithourschoolcanteen(結論是/總的來說/概況來說,我們小組對學校食堂滿意/不滿意);Wesuggestthatourschoolcanteenshould…(我們建議學校食堂應當…)”…學生有了可以模仿的固定句式,就會有信心,有了信心才能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才能產生良性循環(huán)的教學效果。在教師無形的引導下,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語言實踐,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去發(fā)現(xiàn)、去實踐,總結出了調查報告這種體裁的語篇圖示,培養(yǎng)了這種特殊語篇的寫作能力。
3.師生互動深入分析
每組報告形成后,由各組的組長一一上臺進行匯報(presentation)。教師可隨時進行語法或者語篇錯誤的糾正,及時給出反饋意見。在筆者上課的幾個班級中,學生在匯報中出現(xiàn)的較多錯誤為語法錯誤,如單復數(shù)表達不明確,如“Onestudentinourgroupagree(一個學生同意應用單數(shù)形式agrees)that…”;或者同一個句子出現(xiàn)多個謂語,如“Twostudentsinourgroupareagreewith…(are和agree不能同時充當句子的謂語)”;還有個別生詞的用法不清楚,如多數(shù)學生不會表達“持中立態(tài)度”,將“neutral(中立的)”形容詞當做動詞來用等等語法錯誤。教師應和其同組學生或別組學生一起討論,深入分析,指出該組的不足之處或錯誤進行糾正。通過評析不同小組建構的問卷調查報告,不但實現(xiàn)了對屬于同一體裁的語篇的深入分析和評述,還能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相互取長補短、博采眾長、共同進步。
4.學生深入模仿寫作
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后回顧整理課堂所學,每人寫出一篇完整的調查問卷分析報告并上交,鍛煉寫作能力,由教師認真批改再次反饋。通過寫作使學生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更深切地體會到某一體裁的結構特征和語言風格。教師在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的同時,又使他們具備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以滿足走向社會后的實際工作對學生外語能力的要求,這才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本文來自于《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雜志。《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三、結語
運用了體裁教學法,對一份簡單的英語問卷調查的課堂任務稍加拓展,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閱讀和翻譯(完成調查報告)、寫作(模仿句型完成報告)、口語和聽力(做報告、師生互評)等語言應用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解析問卷調查及建構調查報告兩種特殊語篇的結構和內容,增強了學生理解語篇的信心。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如能把體裁教學法和其他教學法結合在一起,靈活運用,取長補短,一定能為通識化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作出貢獻。
作者:孫雪羽 單位:江蘇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