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基于互聯網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目前最流行的教學方式之一,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教育者和學者的關注。本文旨在探究基于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獨立學院;大學英語
1引言
在信息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中國的高等教育的傳統教學模式也面臨著挑戰。教育部于2017年制定并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明確指出:“教學手段是開展教與學時使用的工具、媒體或設備,在互聯網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已成為外語教學不可或缺的現代教學手段。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不僅使教學手段實現了現代化、多樣化和便捷化,也促使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發生改變。”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被動地接受知識,對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不高。基于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上的應用,實現了信息時代網絡化教學的要求。該模式將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和新型的互聯網教學模式相融合,極大程度上豐富了教學資源并拓寬了教師的教學途徑,同時也加速了學生學習角色的轉變,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學習中,順應了時展的要求。
2“混合式教學”模式簡介及理論基礎
混合式學習(BlendedLearning)這一概念由史密斯•J.和艾勒特•馬西埃于2002年提出,其基本內涵是網絡化學習的純技術環境與傳統學習理念相結合的一種學習方式。混合式學習理論是指綜合運用不同的學習理論、技術和手段及不同的應用方式來實施的一種策略,目的在于融合網絡學習和傳統課堂學習的優勢,取長補短,既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又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混合式大學英語課堂讓學生在課下的時間通過微課視頻或者網絡資源自主學習新的課程,學生完成在線測試,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各種活動將知識進行內化,符合新時代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學要求。國內外很多學者對此展開了理論和實踐研究。如著名學者王守仁提到,在“互聯網+”時代,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與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相結合是未來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的發展趨勢。學者何克抗指出該結構模式既能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創造性。楊芳開展了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詳細闡述了該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并對教學效果開展了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給人們提供了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的一個范例。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從不同角度論述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和實施方法,但缺少具體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實施方案。由于各高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較大,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不同學校實施方法和過程也有差異。我們應以混合式教學理論為指導,借鑒相關實證研究,結合本校的教學情況,構建出適合本校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
3大學英語課堂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大學英語課堂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
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少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存在畏懼心理,且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教學技術手段陳舊,動手能力不強,課程課時有限,班型較大,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教學目標難以實現。學生在學了十多年英語后,仍然不具備相應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和水平。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出現,教學理念和模式都出現了新的變革,翻轉課堂、微課和慕課等教學方法和手段給外語教學帶來了新活力。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采用多媒體輔助方法,然而經過了多年的實踐后,人們發現,如果完全脫離了教師的指導,而僅僅利用網絡遠程教育學習,學習效果達不到理想狀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和所發揮的作用不能完全被取代。要結合具體學習情況和教學情況構建本地化的最佳模式,將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和在線網絡課堂教學模式相結合,使二者優勢互補,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互聯網和手機的大量應用,大部分學生都很依賴手機,無論課上或課后,學生的注意力都放在手機上。在此情況下,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更符合新時代的教學模式。新時代的教師也要懂得與時俱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西方風土人情,學習西方文化,也可以通過觀看英語視頻和電影、收看國外節目等方式來學習英語。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來讓學生內化知識,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2大學英語課堂混合式教學的可行性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時代的興起,多媒體網絡教學在全國應運而生,在此背景下校園網、多媒體教室和網絡課程日益增多,成為了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輔助工具。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拓寬,改變了以往的從教師教學中獲取知識的單一途徑,教師的授課形式也發生了改變,不再是以往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網絡的覆蓋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獲取所需的知識,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也可以通過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實現教學互動。這種線上和線下的結合,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4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4.1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占主體地位,控制和管理著整個課堂流程,以輸出為主,每次課完成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所傳授的教學內容,課堂上以聽和做筆記為主,師生缺乏良好的互動。獨立學院大多數學生基礎薄弱,英語能力不足,在這種課堂模式下,只有少數學生能在課堂上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而大多學生由于無法理解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對大學英語課越來越喪失信心,學習動力不足。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教師的角色需要轉變,從“一言堂”轉變為“主持人”,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各個環節,切實地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師生的良性互動,從而提高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4.2傳統教學方法和新型網絡教學方法的有效整合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新型的網絡教學方法有效結合,使兩者展現其各自的教學優勢,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融合,改進我們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使大學英語教學順應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在課堂上完成所要講授的內容,達成教學目標,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這種氛圍中,很多學生特別是基礎差的學生無法快速地理解教師所傳達的知識,久而久之就會感到無趣,不愿聽課。而基于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助于緩解此種情況,學生可以在課前、課中以及課后就不懂的問題及時咨詢教師,獲得教師一對一的講解和輔導,有助于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氛圍,讓學生能在一種放松并且有趣的氛圍中提高英語能力。
4.3大學英語課程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
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是在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進行的,學生在獲取知識來源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基于互聯網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把所收集到的網絡資源如網頁、微課視頻或各種相關的短視頻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提前了解即將學習的內容,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知識。此種方法不受時空限制,大大提高了其便利性。在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和多媒體手段來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在課后,教師也可以通過微信群或QQ群等線上方式來布置作業,采取在線答疑,在線批改等手段讓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更加頻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5意義和結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學生在課堂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低,將傳統教學模式和互聯網教學模式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有效改善課堂效率低的問題;有利于順應信息化教學的發展趨勢,豐富大學英語教學資源,實現優勢資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英語綜合能力;有助于保證學生學習時間和內化時間的延長,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實現“高效課堂”;有利于大學英語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發展,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適應時展的需求;有利于完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建設,極大豐富教學資源,從而推動其他學科體系的建設和發展。綜上所述,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適應了當代信息科技時代的發展,這種新的模式可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湛? 單位:武漢設計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