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思路,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作為公共英語的高職大學英語,其應賦予學生的個體體驗不僅反映在英語應用能力上,還應反映在拓寬他們的英語文化視野,以及建立起對國別文化的識別與鑒賞能力,最終構成其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軟實力。由此,教學創(chuàng)新思路可圍繞著:建立茶文化模塊融入的有效機制、職業(yè)能力導向下整合茶文化知識、依托翻轉課堂模式推動學生參與、植入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文化滲透、基于線上平臺延伸課堂教學實踐等五個方面來展開。
關鍵詞:大學英語;高職;茶文化;創(chuàng)新
在高職教學改革背景下,高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從目前所反饋的效果來看,諸多創(chuàng)新成果的確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并已被作者所在高職院校應用推廣。但從中也促使筆者感知到,當前聚焦于解構高職英語教材體例,以及調整教學組織管理形式的創(chuàng)新思路,并不能賦予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好的個體體驗。作為公共英語的高職大學英語,其應賦予學生的個體體驗不僅反映在英語應用能力上,還應反映在拓寬他們的英語文化視野,以及建立起對國別文化的識別與鑒賞能力,最終構成其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軟實力。正因如此,可以嘗試在高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茶文化,進而實現(xiàn)上述教學目標。從而,將茶文化與高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相融合,便構成了本文立論的出發(fā)點。
1茶文化與高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相融合的途徑
1.1融入茶文化的思想元素
高職大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需要與助力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相聯(lián)系,而這里的“助力”不能僅僅理解為英語應用層面的功能定位,還需要將其拓展到調適和干預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心理上來,使其能夠獲得英語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為此,這里通過融入茶文化的思想元素實現(xiàn)二者的融合,其目的在于:利用我國茶文化思想元素中的“靜、思、悟、怡”等核心要件,來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得啟示,并能轉換自身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
1.2融入茶文化的國別聯(lián)系
前面已經指出,高職大學英語教學需要拓展學生的英語文化事業(yè)。通過融入茶文化歷史信息,使學生能夠在歷史視域下認識我國茶文化的歷史傳播軌跡,以及不同國家茶文化之間的學習與交融關系,這樣便能提升他們的眼界與格局。這里需要強調的是,高職教育當前所推崇的工匠精神,不應與拓展學生的職業(yè)視野相矛盾,若是以培養(yǎng)工匠為名而使得學生成為井底之蛙,那么這樣的高職教育改革必然偏離了正確的軌道。
1.3融合茶文化的國別知識
隨著學生了解和掌握了茶文化的歷史傳播軌跡,以及各國茶文化之間的交融關系后,這里便需要落腳于向學生傳遞茶文化的國別知識。作為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跨文化教學成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彌補傳統(tǒng)英語應試教育不足的重要手段。實踐表明,融合茶文化的國別知識便能起到上述所提出的作用。
2融入茶文化的創(chuàng)新原則
融入茶文化作為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形式,當前需要突出它的可操性。為此,這里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其創(chuàng)新原則。
2.1模塊融合原則
筆者在與同行交流時可知,部分同行認為可將茶文化碎片化后散落在大學英語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還有部分同行認為可以將茶文化貫穿于大學英語教學始終。對于上述觀點,筆者認為值得商榷。茶文化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使其碎片化首先會帶來技術上的難度,再者也不易與大學英語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相匹配。對于將茶文化貫穿始終的認識,其操作難度更大且會帶來教學上的諸多不便。為此,在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應將茶文化作為一個完整的模塊融入其中。
2.2學生參與原則
反觀目前高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可知,班級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低,且也難以與教師教學之間建立起良好的課堂互動。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弱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習慣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仍是不可忽視的誘因。因此,在融入茶文化時需要遵循學生參與原則。這里的學生參與原則體現(xiàn)在,學生應參與茶文化融入的始終,并與平等的姿態(tài)與教師教學之間形成互動。為了使該原則被有效遵循,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便值得思考。
2.3文化滲透原則
正如上文所反復提到的那樣,高職大學英語教學應落腳于助力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這就要求,在融入茶文化時需要遵循文化滲透原則。具體而言,該原則體現(xiàn)為促使學生在知行結合下,能動完成對茶文化思想元素的習得,并自主利用茶文化的功能要素來進行自我干預。為了實現(xiàn)英語教學與助力職業(yè)發(fā)展間的良性互動,可使學生在良好的心態(tài)下強化對英語終身學習的信念。以上從三個方面所提出的原則,便為下文的創(chuàng)新思路提供了路徑框架。在創(chuàng)新思路構建中,還需要認識到如何將教學創(chuàng)新與現(xiàn)有的教學生態(tài)相融合。由此,首先就需解決茶文化的模塊融入問題。
3原則導向下的創(chuàng)新思路構建
根據以上所述并在原則導向下,創(chuàng)新思路可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構建:
3.1建立茶文化模塊融入的有效機制
將茶文化作為相對完整的模塊融入到英語教學中來,一方面可以增強融入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則能降低教師在處理茶文化知識時的難度。筆者通過實踐可得,在高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開辟專題文化講座,該講座的目的在于拓展學生的英語文化視野,并能激發(fā)起學習英語的興趣。由此,建立茶文化模塊的融入機制,便可以依托專題文化講座來實施。教師可以就國別茶文化之間的比較作為主題,來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
3.2職業(yè)能力導向下整合茶文化知識
落腳于助力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在茶文化模塊融入過程中還需要整合茶文化知識。筆者將茶文化知識體系解構為兩大領域,即顯性要件領域和隱性要件領域。顯性要件領域的茶文化主要以器物形態(tài)存在著,而隱性要件領域的茶文化則主要以思想形態(tài)存在著。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建立在課堂專題教學中的茶文化融入模式,需要以茶文化顯性要件作為茶文化知識傳遞的中介,而最終應落腳于茶文化隱性要件的思想文化范疇。
3.3依托翻轉課堂模式推動學生參與
目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領域被逐步推廣,作為高職教學創(chuàng)新薄弱點的大學英語教學領域,則可以在茶文化專題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形式。筆者建議,翻轉課堂教學實施的重點應放置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即教師根據所要講授的英語國家茶文化知識,設計出有關問題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搜集與歸納,并最終形成報告的形式在專題中呈現(xiàn)出來。此時,教師應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形成互動,并以精講的方式來做最后的總結。
3.4植入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文化滲透
前面已經指出,需要以茶文化的顯性要件作為中介,來將英語教學與茶文化的思想元素相聯(lián)系。由此,在突出茶文化顯性要件的中介作用時,便需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來引入器物層面的茶文化構件。筆者建議,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植入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學生所在院系的配合下,該教學內容可放置在實訓室中來完成。教學內容包括:品茗、茶道,以及英語國家的品茗文化等。通過該教學環(huán)節(jié),來促使學生在知行結合下完成茶文化的自我滲透。
3.5基于線上平臺延伸課堂教學實踐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我們需要拓展對課堂教學的場域理解?;诰€上平臺,教師可以將英語教學延伸到課堂以外的空間范疇。延伸教學實踐的目的在于,跟蹤學生對茶文化知識的掌握和應用程度,輔助他們能夠將茶文化的思想性作用于自己的心性修煉,并最終在職業(yè)發(fā)展驅動下提升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并強化對終身學習的內心信念。筆者建議,可以利用微信平臺來開展線上教學輔助工作。最后,還可以設計茶文化體驗項目、拓展茶文化體驗場所、激發(fā)學生的交流意愿、培育學生的學習自信。
4小結
本文認為,當前聚焦于解構高職英語教材體例,以及調整教學組織管理形式的創(chuàng)新思路,并不能賦予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好的個體體驗。因此,需要重新思考高職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路徑問題。融入茶文化的教學創(chuàng)新思路可圍繞著:建立茶文化模塊融入的有效機制、職業(yè)能力導向下整合茶文化知識、依托翻轉課堂模式推動學生參與、植入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文化滲透、基于線上平臺延伸課堂教學實踐等五個方面來展開。
參考文獻
[1]徐琪.文化與交際能力培養(yǎng)———芻議大學英語教學之轉向[J].教育教學論壇,2014(1):31-33.
[2]郭彥芳.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3(31):54-55.
[3]楊新瑩.淺談大學英語聽力教師應具備的理論素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3(9):12-13.
[4]徐靜.大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下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11):56-57.
作者:齊艷冰 單位:浙江橫店影視職業(yè)學院文化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