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結合雙語教學現狀,給出了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我院國際合作班為例,給出了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雙語教學;大學物理;國際班
1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現狀
高校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現狀。2001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明確指出,高校“本科教學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作為課程之一,大學物理雙語教學一直處于實驗和探索中。吳燁在《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探索與實踐》一文中指出,當前大學物理雙語課程普遍存在吸引力不強、受學生歡迎程度不高的問題,他認為課程本身的難度、網絡資源的缺乏以及大學生對雙語教學認知不足是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1]。楊普習的《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一文也對雙語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反思。作者指出,課程實效性不佳的原因主要是,許多高校和教師對雙語教學實質和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存在一些錯誤的理解和做法。劉玉穎的《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楊衛紅的《工科物理雙語教學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也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關注和討論[2]。這些學者提出的具體觀點雖然不盡相同,但是對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效果令人不太滿意的現實都表示了極大的關切。我校自2011年開始招生“2+2雙學位”工科1個班,2013年新增“3+1雙學位”工科2個班,目前每年招生規模約為90人,但是均未開設大學物理雙語課程。因此,立足我校實際情況,以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背景,積極探索開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實效性現狀。薛海國在《對實施大學物理雙語教學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具體措施:第一,明確教學目標,不能把雙語課上成“外語課”。第二,加強“雙語”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第三,主動了解教學對象的英語水平。第四,加強教材系統的建設[3]。這些建議雖然沒有說明實施的高校類別,但是依舊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程昕在《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模式的研究》一文中,應用Cummins提出的共有潛在能力模型和認知學術語言能力,實踐并比較了“過渡型”、“保持型”和“強化型”三種教學模式的特點,具有很強的借鑒性和參考性。張紅光的《MOOC教學模式與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有機融合》、王會峰的《地方院校開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前期準備探索》、王帥偉的《地方院校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思考》等學術論文從各自的授課對象或高校類別,提出了相應地改革對策[4]。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現狀。2004年教育部下發的文件中《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指出,“中外辦學項目是指中國教育機構與外國教育機構以不設立教育機構的方式,在學科、專業、課程等方面,合作開展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關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研究既有宏觀的論證,也有微觀的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總結。如林金輝在《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內部教學質量保障基本要素及路徑》一文中提出,中外合作辦學已經進入了高水平示范性發展的新階段,在這個新的發展階段,質量建設已成為鮮明主題?!吨型庹n程教學及學生學習收獲差異的實證研究》(湯美玲)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人才培養模式對接策略研究》(孫智慧)論文提出人才培養模式的無縫對接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對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另一類研究主要體現在對師資建設的探索,如李莉的《中外合作辦學中的教師專業素質調查與探析》和閻黎明的《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教學策略初探》。這些學者大都是一線教師,他們根據自己豐富的教學實踐對各自所在專業和所授課程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這些探索對同樣在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的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改革具有非常高的借鑒價值。目前,我校正通過各項有利措施來增強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競爭力,如籌建國際班專業網絡語音教室、購置在線學習和考試網絡系統、采購國外原版教材、對專業教師進行“雙語”培訓等。
2大學物理雙語教學資源和策略
2.1國際合作辦學定位的需求
目前我校有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安徽科技學院與美國布里奇波特大學合作舉辦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3+1;國家教育部MOE34US2A20131550N),安徽科技學院與韓國韓南大學合作舉辦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2+2;3+1;國家教育部MOE34KR2A20131465N);安徽科技學院與韓國順天鄉大學合作舉辦網絡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2+2;3+1;國家教育部MOE51SE1A20161769N),安徽科技學院與美國布里奇波特大學合作舉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教育項目(2+2;安徽省教育廳皖教秘高﹝2011﹞17號),安徽科技學院與韓國韓南大學合作舉辦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新材料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2+2;安徽省教育廳皖教秘高﹝2014﹞29號)。經過四年國際合作教學,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具有國際視野、熟悉國內外學術前沿,具備專業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國際化工程技術專門人才。培養要求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譯能力,能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人際溝通、團結協作、知識再生等社會適應和發展能力;具有文、史、哲、藝等基本知識,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較好的哲學修養、審美能力和熱愛科學、獻身事業的精神。
2.2開展雙語教學實踐的基礎
我校大學物理教研室的教師先后實現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省級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的三大突破,初步構建了一支以安徽科技學院“中都學者”、重點學科帶頭人、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主體,基于光電磁新材料研究方向的特色研究團隊(以博士為主體),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研究成果。近3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3項、安徽省重點研究與計劃開發項目1項、安徽省教育廳優秀拔尖人才培育資助項目1項、安徽省教育廳一般項目1項以及校級科研項目7項,科研總經費累計達到194.3萬元(含配套33萬元);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收錄科研論文19篇、人均1.19篇,另外發表二類科研論文6篇;獲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團隊中現有“中都學者”1人、重點學科帶人1人、重點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人、中青年骨干教師2人。
2.3雙語教學實踐困難及對策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實踐面臨的困境。國際班的同學的高考錄取分數線要遠低于其它本科生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這些同學中90%的學生會有自律性差、數學物理基礎差等特點。以網絡工程(中韓181)班的23名同學為例,50%的同學學習積極性差,具體表現:上課遲到、上課玩手機、上課睡覺、不寫筆記。每次上新課,講過的知識完全不知道。基本的微積分知識嚴重欠缺,知識點還停留在高中水平。實驗動手能力差,本學期共計8次實驗課,能順利完成實驗過程并取得正確實驗結果的同學不到10%。任課教師盡管滿懷激情講解每節內容,學生的接受效果仍然非常差。期末考試,卷面成績較差。面對這樣的學習群體,如何開展大學物理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改進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盡管他們基礎差,但是他們有明顯的優勢就是創新意識強,學習能動性強。結合這樣的特點,任課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進雙語教學效果。首先,任課教師要做到課前十分鐘到,課后十分鐘再走,每一次課結束后都留取一部分時間給學生輔導答疑,每一次作業,在批閱以后,對做不出來的學生,課后主動找學生進行講解,這種方式既有利于師生交流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其次,任課教師在教學方面通過良好掌握重點難點,運用靈活多變的多媒體技術和智慧教學手段,積極與學生線上線下溝通,引導大學生通過自學達到對知識點的熟練運用。最后,積極與班級輔導員及班主任的聯系,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長期重視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提高大學物理雙語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手段。前幾年,曾經風靡美國、韓國、新加坡等的智慧教育在國內北京、上海等地已經得到快速發展。這些年,這股智慧教育發展的浪潮也席卷國內高校。全國各地學校開啟了智慧教育的探索和實踐。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教育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不僅能實現優質資源的自動推送,能對學生的口語和寫作等能力進行自動評測,還可以基于大數據分析發現學生個性化問題,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推送網絡資源。以我校為例,學校圖書館視頻公開里囊括了比如網易公開課、搜狐名校公開課、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新浪公開課、耶魯大學公開課、加州大學博利分校公開課、英國公開大學共計9家優秀公開課平臺,里面的大學物理視頻資源豐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
3小結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可以使學生既要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又可以使自己的物理學習與國際接軌,對于國際合作班有很強的教學意義。我院教師科研、教研實力雄厚,為雙語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校學生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強,相信大學物理雙語教學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時效性。
【參考文獻】
[1]吳燁,唐英.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探索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35(2014)144-146.
[2]楊紅衛,劉鳳艷.工科物理雙語教學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物理與工程,25(2015)75-78.
[3]薛海國,吳玉婷.對實施大學物理雙語教學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華文化論壇,(2008)53-54.
[4]王帥偉,仲志國.地方院校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思考[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12(2013)75–76.
作者:王娜 章毛連 王玉蓮 秦炎福 呂躍鳳 單位:安徽科技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