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生籃球運動中運動損傷原因及預防,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以及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以我校喜愛籃球運動的大學生運動損傷情況為研究對象,研究目的是旨在分析大學生在籃球運動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文章通過研究發現我校大學生在進行籃球運動時發生損傷原因多種多樣,研究結果是運動損傷的部位主要是面部、軀干與關節處,其中關節損傷最為多發并對此提出了一系列預防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籃球運動;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籃球作為最受我國青少年喜愛的大球類運動,其因為雙方攻守轉換、爭奪籃板等動作難以避免,整場運動都是在對抗拼搶中進行的,所以具有身體接觸多,肢體對抗強度大,體能消耗量大等特殊性。籃球運動也因此成為運動損傷高發的體育運動項目。現階段對于籃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研究較多,但對于在校大學生在籃球鍛煉,比賽過程中遭遇的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的研究較少,屬于研究的空缺部分,有較大的研究價值。本文從籃球運動員的角度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以點帶面淺析分析籃球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的原因以及預防的措施,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將籃球運動的損傷降到最低。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江蘇師范大學泉山校區在校大學生中籃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情況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
本次調研我們采用隨機問卷調查的方法針對我校籃球運動的愛好者發放調查問卷共230份,回收210份,其中有效信息問卷有20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6.9%。
1.2.2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等當代文獻閱讀門戶網站,搜集閱讀近年來的國內外運動損傷的相關文獻,尤其是籃球運動有關的文獻資料與數據。結合數理統計等方法進行綜合分析。
1.2.3統計學檢驗
信度分析:經過重測法檢驗,采取同一被測樣本所得的兩組資料的相關系數的一致性高,所以該調查問卷的信度系數較高。效度分析:該調查問卷通過專家問卷檢驗,所測量到的結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內容的程度,測量結果與要考察的內容吻合,效度較高。
2研究結果及分析
2.1我校大學生籃球運動損傷情況
2.1.1運動損傷發生的時間段
通過分析表1的數據我們不難發現,我校同學在籃球運動中受傷的時間段大多集中在沒有老師在場的同學們自己組織的課外活動中,而體育課中受傷的比例最低。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在課外活動中,同學們缺乏專業的指導,動作不正確、不規范導致受傷幾率大大增高;2.自身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在專業技能水平達不到的情況下,一味地憑借蠻力,沖撞來組織進攻;3.規則意識差,大體課老師在課上對于籃球規則沒有做過多普及,很多同學甚至錯誤地以為在球賽中不違例不犯規就打不贏比賽;4.在運動之前沒能做好準備活動加大了運動損傷的可能性。
2.2籃球運動造成運動損傷的部位
根據表2數據我們不難發現,我校籃球愛好者的運動損傷主要集中在四肢,關節受損多于其他所有。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調研我們發現在打球中受傷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很多多年打球的籃球愛好者都勾選了所有受傷部位的選項,這也進一步體現了課外籃球運動中大家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危險動作未能杜絕的現狀。
2.2.1手指損傷原因
手指損傷在我校籃球運動損傷中非常普遍,覆蓋率極高,雖然其傷害不大但是疼痛度高,多次受損會造成手指變形等。造成手指受傷的主要原因就是打球者的球性欠缺,在接球,搶斷時不能很好的判斷球的走向,不能有效控制球速進而造成了指關節的挫傷,另一方面許多學生的球感不好也會導致手指的損傷。
2.2.2手腕損傷原因
很多同學都會有在跌倒時手掌撐地的典型的錯誤動作,該動作會造成手腕損傷的主要原因,加之動作激烈或角度問題甚至有可能造成橈腕關節韌帶撕裂、斷裂,前臂骨折等嚴重后果。
2.2.3腳踝損傷原因
腳踝是人體關節中較為纖細的一種,但是卻承受了身體大部分的體重,所以腳踝扭傷也是籃球運動中的常見損傷,腳踝部位的解剖結構較為復雜,韌帶與骨骼分布的較為集中,踝關節是人類足部與腿相連的部位,組成包括7塊跗骨加上足部的跖骨和小腿的骨骼,所以腳踝損傷的種類很多,造成腳踝損傷的原因很多,我總結了以下幾點較為普遍的原因:1、準備活動不充分,身體沒有進入狀態,關節沒有打開還比較僵硬;2、自身體重大,腳踝關節承受了超負荷的力量變得格外脆弱;3、投球起跳下落時身體失去平衡等。由于踝關節解剖結構的特殊性,外側韌帶比內側韌帶薄弱,內翻肌較外翻肌要強,所以踝關節扭傷以內翻損傷最為常見。
2.2.4膝關節損傷原因
膝關節在籃球運動中最易受傷,占總受傷比的49.8%,幾乎一半的膝關節損傷都是因為變向。其次,如圖1所示,急起急停和滑步也占較高的比例,所占比分別是26.5%和10.6%。人體的關節部位靈活度高,肌肉包裹、保護少,是運動中最容易發生嚴重損傷的部位,在受到撞擊時,膝關節在外力作用下會發生高強度的內旋和外旋,該動作會強烈拉扯內側副韌帶和外側副韌帶,造成關節扭傷或韌帶撕裂傷。
3運動損傷預防
3.1手指損傷的預防
造成手指受傷的主要原因就是打球者的球性欠缺,在接球,搶斷時不能很好的判斷球的走向,有效控制球速進而造成了指關節的挫傷。對此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技戰術訓練中打好基礎,增強對球的掌控能力,盡量不要在接球時用手指尖直接觸球,接球過程中將對球的緩沖過程做完整并加強手指關節力量鍛煉。
3.2手腕損傷的預防
在技戰術訓練中,跌倒時正確的應對動作是雙手護書面部、頭部、頸部等重要部位,身體蜷曲、依靠腰部力量扭轉身體讓身體最厚實最堅硬的背部落地,承受大部分的沖撞力,避免用手腕直接支撐身體落地,有效保護關節和身體脆弱的部位,如果沖撞力很大或者自身速度很快的時候失去平衡,摔倒落地還可以采取前滾翻或者側滾翻的動作來減少沖力避免傷害,也可以在運動過程中佩戴護腕來預防損傷。
3.3腳踝損傷的預防
有效保護腳踝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1.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運動前充分活動手腕腳踝等各個關節;2.維持體重,鍛煉核心力量保持身體平衡。在隊友或本人出現了腳踝扭傷的情況,切忌在急性期也就是24h內熱敷,而應該用冷敷替代,并且要在損傷后嚴格制動,在平躺休息時要注意采用傷肢抬高法。3.可以在技戰術訓練中通過負重提踵練習、半蹲練習、兩腳外翻走直線練習等加強踝關節力量和穩定性。
3.4膝關節損傷的預防
預防膝關節損傷的有效辦法有以下幾種:1.在沒有專業場地條件和專業人員指導的情況下,不論是籃球專業專業的學生還是其他的業余活動者都不應該擅自嘗試大幅度的、高難度的專業技術動作;2.適當的佩戴護具,加強關節的穩定性,緩沖外界撞擊力;3.加強肌力鍛煉,適當增強體能;4、選擇適合自己的球鞋等運動裝備。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通過對于江蘇師范大學籃球愛好者的受傷情況進行分析,我們將準備活動不充分,場地條件不達標準等原因造成的人員受傷視為可避免型的受傷原因;運動以及比賽過程中因為肢體沖撞,體力透支造成的運動損傷,以及不同程度的關節勞損等原因造成的人員損傷視為不可避免型的受傷原因。在這里,我們對于不可避免的合理沖撞以及關節勞損等運動損傷的原因不做多余的贅述,因為不可避免的損傷顧名思義,這些損傷無論哪種體育運動都不可避免,并且在《籃球規則》和《籃球裁判員手冊》中都已經明確規定了,籃球比賽中是允許出現合理范圍內的沖撞的,但是在日常的鍛煉和正規比賽中我們應該清楚并自己把握好“合理范圍”的尺度,我校大學生的籃球運動主要還是以強健體魄和娛樂為主,在課堂教學中體育老師應當給學生普及體育安全知識并倡導公平競賽、安全第一的原則,樹立好自我保護的觀念。
4.2建議
經過翻閱相關文獻并訪問專業的康復治療師等專業從業人員的建議,我總結歸納了幾種有效可行的防護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4.2.1在運動開始前做好準備活動以及防護工作,護具佩戴應遵循適量適當,根據自身情況和身體需要在專業人士的建議下佩戴,避開佩帶護具多多益善的常見誤區;4.2.2在非專業人員指導下,非正式比賽中保持理性不爭強好勝,量力而行,避免太過激烈的近身攻防,尤其要避免因為比賽激烈導致的球員情緒不穩定以及因為沖動發生打架斗毆事件;4.2.3不論是專業球員還是籃球愛好者都應該重視平日的基礎訓練,雖然學生們都普遍反映基礎訓練課程較為乏味辛苦難以堅持,但是必要的基礎訓練對于熟悉球性,提高體能,鞏固完善戰術知識等方面都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這也在潛移默化中告訴我們的前請球員,在籃球這項競技運動中不要也不應該一味靠蠻力取勝。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粗略的了解《籃球規則》和《籃球裁判員手冊》中的基礎規則并自覺遵守,不讓他人受傷也理性的避免自己受傷。
作者:寇恒磊 房冬梅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