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問題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會計行業的職業道德是會計行業應該遵守的紀律、品德、職責和專業能力勝任程度,通過一般社會職業生涯、行業公約和行業守則來約束。本文以目前會計行業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為主要探討目標,以分析會計行業中存在道德缺失問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問題和目前高校在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問題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職業生涯;教育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生活逐漸形成的基本道德標準,也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某種職業生涯中的客觀表現[1]。會計行業的職業道德是會計行業應該遵守的紀律、品德、職責和專業能力勝任程度,通過一般社會職業生涯、行業公約和行業守則來約束。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化,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會計行業的要求也不斷提升,而一些單位的會計人員工作態度欠佳、缺少敬業精神、缺乏職業道德甚至職業態度不端正,這些都是造成會計職業道德確實的主要原因。本文以目前會計行業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為主要探討目標,以分析會計行業中存在道德缺失問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問題和目前高校在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問題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和途徑。
一、我國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現狀
早在我國西周時期就有關于會計專業的記載[2],為官府核算收支、賦稅、財務方面的吏官稱為“司會”,可見會計職業在我國由來已久,在現代的大學教育中會計專業的設立也非常早,關于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問題的探討也是專家學者們一直以來研究的重點。行之有效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信仰、提升自身職業修養和提高法律意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內容:首先,會計職業的道德觀念教育。高校是會計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之一[3],加強對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是很必要的,在此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相關的技能和政策、法規,還應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另外,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使學生明確會計工作的職責,要本著“廉潔自律、客觀公正”的工作原則,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意識,時刻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
解決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使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在學生的思想意識中。在新生入學階段,每個人都會對未來充滿無限的憧憬,這是作為教育者應該及時的在“入學教育”相關課程中滲透給學生關于本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專業技能要求、相關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高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培養相關行業的人才,而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僅是相關的職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這些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完成的教育目標。另外,高校教育工作者對施教主體主觀意識的滲透。目前,國家的高等教育方針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高等教育過程中教師除了為學生傳授會計專業知識外,還應該為會計專業學生做好啟迪和引導工作,為國家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會計人才。會計專業的教師應該把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納入到每一科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去,長時薰修、一門深入地培養學生的性德,從而用來指導和約束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行為。第三,在專業知識解讀中滲透。會計專業的學生將來從事的職業會是和學習到的專業知識相關的行業,因此,會計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往往對專業課的重視程度很高,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夠抓住這點,將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在每門課程中,而不是讓學生接受單獨的一門“職業道德與修養”相關的課程,學生會更容易接受,也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有一個案例,某會計人員利用自己負責貨幣資金和現金管理工作時的便利,沒有做到“日清月結”,老師為學生講解因公款集資或者挪用公款等造成犯罪的案例,讓學生明確,發生職業犯罪的后果,以及面對金錢的誘惑,會計人員應如何做到公私公明,維護好集體財產。這樣引用的實例既生動又明白,更能夠使學生明白會計專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底線在哪里。第四,在法律法規的闡述中滲透。現今高校在基礎課程教育中都設有“法律基礎”相關課程[4],比如《經濟法》、《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等,目的是為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思想。教師應該抓好教育時機,為學生充分貫徹會計職業道德思想教育,是學生明確,會計的相關工作必須建立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否則違反道德、違法法律法規的行為將會受到嚴懲。第五,在技術技能的訓練中滲透。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會計技能實際操作也是學生們最喜歡的教學環節,其中包括[5]會計核算、點鈔、假幣識別等專業技能。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好這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點,來加以引導,為會計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
三、結語
中國互聯網新時代的到來必將帶動很多相關行業的顛覆性發展,其中會計行業將是發展變革中深受影響的行業,會計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是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關系到我國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同時也關系到我國社會建設的和諧發展,因此,做為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高校作為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不僅要在入學的教學中滲透會計的職業道德教育,更要在教師的主體意識中、專業課的教學和技能培養中加強會計專業人才的職業道德建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價值觀念和職業信念,是每一位會計專業教育工作者應盡的義務。
參考文獻:
[1]張平,方林山,王君力,等.《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案例的設計與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12):296-297.
[2]陶文亮,郭津鑫,閆建國,等.關于會計發展歷史的研究與探索[J].西部教育文摘版,2016,38(26):252-253.
[3]王麗娜,耿云嬌,呂智博,等.基于社會責任感的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探討[J].科技風,2015(17):191-192.
[4]王小瑩,盧利奇,姜智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體系的建構——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例[J].馬克思主義學刊,2016(22):246-248.
[5]王楚瑜,夏商周.本科會計專業會計基本技能教學方式研究與探索[J].教育品牌研究,2015(10):268-269.
作者:金健萍 單位: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