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西方道德教育流派發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基金項目】
本文由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創新科研項目資金資助,項目編號:YJSCX2016-112HLJU。
【摘要】
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十分豐富,是基于解決社會道德問題而產生的。任何國家或地區的道德教育模式及特點與其道德教育的思想是密切相關的。本文闡述了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的發展大概分為三個典型的時期:傳統道德教育方法的轉型期、現代道德教育方法的萌芽發展期、傳統道德教育方法的回歸興盛期,并簡要分析了當時出現的主要流派和西方道德教育流派課程理論的一些基本特征。
【關鍵詞】
西方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理論;發展時期
二十世紀西方國家在道德教育理論方面,無論是理論流派或者理論研究的成果都非常豐富,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和運用越來越科學話并且具有實踐性。但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開始,西方道德教育又出現了傳統道德教育方法的回歸與復興現象。縱觀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的發展大概經歷了傳統道德教育轉型、現代道德教育萌芽與發展、傳統道德教育回歸與興盛這三個代表性的時期。
一、傳統道德教育的轉型
這一時期主要是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期,現代道德教育方法漸漸替代了傳統道德教育方法。傳統道德教育比較注重培養道德習慣的和品格訓練。傳統道德教育方法以灌輸為主要教育手段,在傳統的宗教或權威教育理念指導下進行的,而現代道德教育方法則是強調以受教育者為中心,尊重其主體性的民主的教育方法。從上個世紀初開始到二十年代左右,這一時期西方道德教育方法從傳統向現代轉變。這一時期,西方旨在進行一種有科學精神的教育。這段時期宗教仍然影響著道德教育方法,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即使在現代,信仰宗教也是一種虔誠的表現。上世紀初的道德教育,人們對于“灌輸”這一傳統道德教育方法的概念認識上還似乎未有轉變。涂爾干是當時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認為兒童能夠真正成為社會人的前提條件就是對其灌輸,在培養兒童紀律精神上,獎勵和懲罰方法的方式起著重要作用。這一時期,西方道德教育方法雖然出現了向民主教育方法轉變的趨勢,但仍是以灌輸為主,不過,這為后來的現代道德教育方法的發展做了比較重要鋪墊。
二、現代道德教育的萌芽與發展
這一時期主要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西方道德教育者們建立了更適應現代社會的道德教育方法。他們批判傳統道德教育,個體的主體性開始凸顯,道德教育不是灌輸一系列的社會準則,而是促進學生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是通過理智的思考并且對現實有意義的,并尖銳地批判了傳統道德教育方法。最先發起的人是現代道德教育方法的創始人杜威,他非常不贊同在傳統道德教育課程中,過分重視傳播、灌輸知識的傾向,杜威倡導實用主義哲學,他認為教育是在生活當中體現的,并且提出了社會實踐教育法。杜威提出的道德教育方法體對于美國學校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理論具有現代道德教育的根本特征。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了西方道德教育荒涼期。因為在這個時期,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標準變成了國家需要、國家意志而非個人教養。在這種情況下,道德教育逐漸讓位,于是出現了道德教育的空缺。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期,人們逐漸認識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于是道德教育順勢復興。當時社會道德比較混亂、社會問題也出現得越來越多,在這種背景下,西方道德教育復興了,西方國家涌現了眾多的理論學說。在美國,出現了科爾伯格創立公正團體法和道德討論法,還有價值澄清學派提出的價值澄清法等一系列的新學說。道德教育方法在六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與前時期相比得到了改良。
三、傳統道德教育的回歸興盛
接著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這期間出現了美國的品格教育流派倡導的新品格教育時期。新品格教育是對之前傳統品格教育方法的回歸與復興。品格教育研究者認為道德教育理論的側重方向不正確,應注重培養道德習慣和道德情感,而不是道德判斷能力,因此傳統品格訓練的方法應以榜樣示范、行為實踐、閱讀文學作品等方法為主要來訓練學生。進入現代社會以后,教育方法是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個體在多元價值狀況下的道德判斷和選擇能力,當然前提是在尊重受教育者主體性的基礎上。新品格教育方法有故事法、示范法、紀律獎懲法等,是傳統改良之后的延續。除了教育方法之外,新品格教育也在課程之外的方面加以體現,來開展道德教育,例如學校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課余活動內容的多樣性,甚至學校的相關制度中也滲透一些道德教育的因素來培養學生,使學生即使不是在課堂中也能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質。此外,學校還與家庭、社區相互配合來培養學生具有道德判斷和推理能力。通過上述闡述分析與歸納總結,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西方道德教育方法的發展情況,即每一次的轉變都是適應社會發展潮流,并且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因此我們可以結合我國的國情,來借鑒西方道德教育發展的優秀之處。
作者:王牧笛 單位: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鄭富興.現代性視角下的美國新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82.
[3]戚萬學.沖突與整合——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理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111,143-144.
[4]約翰.杜威著,王承緒譯.《民主主義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