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簡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作為專門培養應用技能型會計專業人才的高職院校,在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為研究背景,在分析高職院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未受到應有重視的原因的基礎上,提出從五個方面加強高職院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是在向社會提供財務信息的過程中形成的職業道德規范。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工作的靈魂。會計工作人員是否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直接關系到對外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對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具有重要影響。作為專門培養應用技能型會計專業人才的高職院校,在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當前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學中,會計職業道德的受重視程度卻不容樂觀。本文從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緊迫性入手,在分析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未受到應有重視的原因的基礎上,探討如何加強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
一、高職院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緊迫性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提到: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體現了國家層面要求高職院校要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但目前高職院校在會計專業的實際教學中,無論在課程設置方面還是在教學內容方面,普遍存在對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重視不足的問題。經筆者對云南省8所知名度和生源率均比較好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進行調查(包括5所公辦高職院校和3所民辦高職院校):課程設置上仍以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操作技能培訓作為重點,而會計職業道德在教材內容和日常教學中仍處于次要地位,普遍存在“課本上有多少則講多少,沒有則不講”的現象。由此可以得出,高職院校加強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勢在必行。
二、高職院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未受到重視的原因分析
對于高職院校會計職業道德未受到重視的原因,本文認為應當從國家層面、學校層面、教師層面和學生層面四個層面進行分析。
(一)國家層面
1.會計法律法規和準則規范缺少實踐體系的支撐,在引導高職院校積極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方面未充分發揮其導向作用。隨著相關會計法律法規和準則規范的相繼出臺和實施,會計職業道德在法律層面得到不斷完善,也為高職院校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但由于國家有關部門未制定配套的實踐體系支撐,相關的法規和準則規范與高職院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并沒得到很好的銜接。如近年來各級教育部門組織舉辦的會計職業技能大賽,在比賽科目的設置上主要以會計業務手工處理和會計業務信息化處理等技能性科目為主,而未設置與會計職業道德相關的比賽科目。這就導致會計法律法規和準則規范在引導高職院校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方面因未得到很好銜接而存在導向力不足的問題。
2.考評機制缺乏全面性。目前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會計類證書成為評價會計專業學生業務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而這些證書主要側重于考核學生的專業知識。如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職稱考試、會計電算化考試等,考試內容主要以考察會計專業知識為主,對與會計職業道德相關的內容考察比重較低。這就導致學生潛意識中不自覺的將學習重點放在會計專業知識的學習上,而忽視對會計職業道德內容的學習。
(二)學校層面
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生源問題。隨著學生數量的下降以及本科院校的擴招,給高職院校的招生帶來較大的壓力,搶生源成為一個普遍現象。為提高本校生源,各高職院校普遍將“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作為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宣傳指標。為提高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各高職院校片面強調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導致無論在課程設置上還是在教學內容上,均把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作為重點,而忽視了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
(三)教師層面
一方面,從思想理念上,會計專業教師對與會計職業道德相關的內容重視程度不足。在日常教學中,會計專業教師普遍存在“課本上有多少則講多少,沒有則不講”的現象,教學方法也主要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導致學生認為會計職業道德內容太抽象、缺乏實用性;另一方面,我國高職院校存在的一個普遍特點是:“起步晚、發展快”,經歷了2007年—2009年招生規模快速擴大的時期,這就導致高職院校中年輕教師占比較大,其中不少是畢業后就進入學校從事教學的。這些會計專業教師理論知識豐富,但實踐經驗不足,未深刻領會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四)學生層面
會計專業作為一個熱門專業,近年來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能夠順利就業,在校學生普遍將主要精力都放在考證和專業技能學習上;同時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如“明星的各種緋聞炒作”,無不在一次次的沖擊著人們的道德底線,這些都導致學生從潛意識里輕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三、加強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的對策
(一)豐富實踐體系,完善評價考核機制
1.國家有關部門應當豐富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相關的實踐體系,使會計法律法規和準則規范與高職院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之間能夠得到更好的銜接。如國家教育部門可以在組織舉辦的會計職業技能大賽中,設置與會計職業道德相關的比賽科目,或者組織舉辦會計職業道德辯論大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增強對高職院校在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方面的導向力。
2.國家應建立全面的考評機制。一方面國家可以考慮逐步為會計從業人員建立誠信檔案;另一方面,對于會計專業職稱證書的授予,國家可以采取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筆試環節主要考核專業知識,面試環節則主要用來評價申請者的會計職業道德素養,兩者均合格后方可授予會計職稱證書。從而使會計專業學生意識到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二)明確教育目標,轉變教育理念
1.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的相關要求可看出: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不僅是單純的為社會培養只懂技能的專業性人才,而應是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應糾正為提高學校生源,以就業為導向,片面強調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錯誤做法,明確教育目標,轉變教育理念,切實擔當起自身的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
2.高職院校及會計專業教師應轉變過時的教育理念,重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在課程體系方面,進一步完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開設與會計職業道德相關的必修課程,系統地講授會計職業道德相關知識,幫助會計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意識和信念;在專業課教學方面,要求在專業課教學中不能僅僅講授專業知識,而應將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在期末考核方面,進一步提高平時考核成績的比重(目前占總成績的比重一般為20%,建議提高到40%~50%),平時考核除了考勤、課堂表現和課外作業等考核以外,還應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如:誠信、紀律意識等)進行考核。
(三)營造崇尚誠信的校園風氣
高職院校應重視崇尚誠信的校風建設,通過營造崇尚誠信的校園風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崇尚誠信的校園風氣:(1)加強考風建設。學校可以嘗試采用“無人監考”的方式,即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監考,自己即是監考官又是考生,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讓學生認識到成績固然重要,但誠實守信更是做人的根本;(2)學校可以為每一個學生建立個人誠信積分檔案,設定最低標準,并與學生的檔案及畢業證掛鉤;(3)標語宣傳,實現潛移默化教育。可以在校園、教室等場所懸掛崇尚誠信的標語;(4)宣誓教育。在會計專業學生入學和畢業時,進行會計職業道德方面的宣誓,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四)建立會計專業教師的企業實踐制度
當前高職院校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實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崗位適應能力。高職院校可以借鑒這一模式對會計專業教師進行相應培訓,以解決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缺乏會計工作經驗,對會計職業道德理解不夠深刻的問題。如通過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分批派遣會計專業教師到會計師事務所或“校企合作”的企業中進行短期進修。
(五)創新教學方法
會計專業教師在進行會計職業道德方面的教學時應積極采用項目化教學法,一改過去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古板枯燥的現象。通過教師設定項目案例,學生采取小組討論、分組辯論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對會計職業道德有著更深刻的體會,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
總之,高職院校開展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改變當前的現狀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上述對策是筆者在會計教學中的一些感悟,希望能夠為高職院校更好地開展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作者:王敏 單位: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工程系
參考文獻:
[1]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與自律機制研究課題組.會計職業道德的自律機制[J].會計研究,2001(1):38.
[2]陳小云.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商場現代化,2007(11):212.
[3]陳祺戴,蓬軍,馬正凱.會計專業學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情況的調查研究[J].財會通訊,2005(9):90.
[4]柳一群,何曉民.加強高職高專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探討[J].南昌高專學報,2008(5):139-141.
[5]曾向紅,汪燕芳.高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新思考[J].財會月刊,2011(3):107.
[6]于洪麗.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的現狀及改進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4(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