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生實踐教育黨建工作機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機制,是新時期高校面臨的一項新任務,也是解決大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做好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客觀需要。本文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切入點,分析主題實踐教育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意義,探討主題實踐教育的內容、形式及要求,以主題實踐教育貫穿黨建工作全過程,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機制。
關鍵詞:
主題實踐教育;創新;黨建工作;機制
新時期,加強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和管理工作,培養具有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大學生黨員,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更好地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機制、提升高校黨建工作水平成為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等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戰,對大學生黨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各高校黨委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黨建工作,大學生黨建工作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表現為學生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明顯提升等方面。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大學生黨建工作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學生黨建工作者隊伍水平不齊,學生黨員入黨動機多樣化,重入黨前培養輕入黨后教育等[1],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教育形式缺乏吸引力和說服力,影響了黨建工作機制的實效性。當前,高校黨建工作中經常采用的教育形式有:上黨課、學文件、看電教片、聽報告和講座、參加社會實踐……相比較而言,社會實踐是學生黨員樂于接受且成效明顯的教育形式,但這種形式目前開展的還不多,而上黨課、學文件、聽報告和講座等形式比較呆板枯燥,不受學生歡迎,致使黨建工作缺乏生機和活力,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積極推進主題實踐教育,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機制
大學生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對象,充分認識大學生的特點,是我們有效開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前提。大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有著較高的知識水平,情感豐富而又充滿活力,但他們缺乏系統的政治理論學習熱情,政治理論水平普遍不高。針對新時期大學生的特點,高校黨建工作不能沿用之前比較傳統的方法,必須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機制,采用集政治性、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于一體的主題實踐教育,以主題實踐教育貫穿黨建工作全過程,讓學生黨員在實踐活動中接受政治理論知識并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進而轉化為實際行動,才能使黨建工作取得較好效果。
(一)主題實踐教育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意義
主題實踐教育是培養、教育學生黨員,加強黨建工作的一條有效途徑,有效開展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對大學生黨建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加強學生黨員的黨性鍛煉
黨性鍛煉必須注重實踐,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改造主觀世界。高校黨組織通過主題實踐教育活動有意識地分配給學生黨員一定的工作任務,考驗他們的黨性,加強他們的黨性鍛煉。如:組織學生黨員深入企業、農村、革命老區做社會調查,組織學生動員參加“三下鄉暑假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黨員暑假期間去偏遠地區義務支教或去企業實習鍛煉等,這些實踐活動為學生黨員搭建了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平臺,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們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磨練意志、鍛煉黨性,不斷提高黨性修養。
2.有利于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要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僅表現為思想上的先進,更應表現在學習、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高校黨組織要將學生黨員的學習、教育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構建學生黨員主題實踐教育機制。黨組織可通過主題實踐教育活動為學生黨員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通過他們在活動中參加的社會工作、社會實踐及其現實表現來評價他們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情況。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包括競技性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各種類型活動,通過競技性實踐活動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在競爭中追求進步,同時充分展示出學生黨員在學習等方面的模范作用;通過志愿服務活動,表現出學生黨員在幫扶困難學生、服務他人等方面的先鋒模范作用。
3.有利于提高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
高校黨組織可利用主題實踐教育影響和調節學生黨員的思想和行為,通過主題實踐教育引導他們按照黨員的高標準和高要求不斷地提升和完善自我。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學生黨員可對照主題實踐教育的目標與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找出自己與黨的要求之間的差距,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不斷地改進自己、提升自身的修養和素質。此外,學生黨員通過參加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增長才干、鍛煉能力、提升素質;通過組織和開展主題實踐教育活動,提高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和管理能力;通過主題實踐教育活動為他人和社會服務,培養他們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提高他們的服務能力和實踐能力。
4.有利于開拓創新黨建工作機制
隨著高校擴招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及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變化,大學生黨建工作面臨著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我們只有不斷地創新工作機制,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做好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和管理工作。高校黨組織要根據黨建工作的實際情況,結合大學生的特點,不斷完善和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機制,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方式,采用大學生樂于接受的主題實踐教育形式。它突破讀文件、聽報告這種你講我聽、單一乏味的教育形式,而是集思想性、政治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于一體,使先進的政治理論教育貼近學生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充分調動學生黨員在黨建工作中的積極性。[2]
(二)主題實踐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高校黨組織要針對學生黨建工作熱點、難點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內容上要涵蓋理想信念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黨的根本宗旨教育等方面,形式上可采用參觀革命圣地活動、競技性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
1.開展革命圣地參觀活動,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在信息發達的今天,思想文化的傳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廣泛和迅捷,新媒體和自媒體帶來的龐雜而良莠不齊的信息對學生黨員的沖擊和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學生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生動的教科書,而革命圣地是這部教科書中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充分利用革命圣地這個理想信念教育平臺,組織學生黨員參觀革命圣地,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堅定理想信念”等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黨員了解歷史,了解革命前輩們的先進事跡,教育學生黨員學習先烈和偉人的革命精神,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通過組織學生黨員參觀革命圣地活動,引導他們自覺加強思想政治修養,增強黨性鍛煉,把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堅定信念作為人生永恒的追求。[3]
2.開展競技性實踐活動,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對學生黨員進行主題實踐教育的重要內容,高校黨組織要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和關注的熱點,密切結合國內外的形勢變化以及國家政策,對學生黨員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為此,高校黨組織可采取演講、辯論等形式,結合重大時事、重要節日等確定主題,靈活多樣地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如:開展“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主題演講,通過思考與論證,引導學生黨員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升價值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開展“中國夢、我的夢”主題演講,引導學生黨員深刻領悟中國夢的重要意義和精神實質,把握中國夢在國家、民族、個人三個層面上的有機聯系,用中國夢激發學生黨員的歷史責任感等。通過這些競技性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黨員認清我們當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理解和掌握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從而促進他們的思想認識和政治覺悟不斷提高。
3.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加強黨的根本宗旨教育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思想對學生黨員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新形勢下,必須強調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高校黨組織可整合校內外資源,為學生黨員搭建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平臺,組織他們在一定的范圍內,找準特定對象,開展靈活多樣、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如:開展“關愛老人,送愛敬老院”活動,為敬老院老人表演節目,幫老人清潔個人衛生、與老人談心談話;開展“溫暖童心、情滿福利院”活動,給福利院孩子送去愛心物品、與他們一起做游戲、教他們唱歌跳舞。開展“服務社區”活動,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為社區居民免費服務,或為社區居民維修小家電、或為社區居民安裝、維護電腦;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弟”活動,為缺少教師的農民工子弟學校義務支教,為他們送去學習用品;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幫助身邊的同學解決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困難等等。通過志愿服務活動對學生黨員進行黨的根本宗旨教育,引導學生黨員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價值觀,培養他們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4]
(三)主題實踐教育活動的要求
高校黨組織開展主題實踐教育活動時,要精心設計和統籌安排好整個活動過程,不能使活動流于形式,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1.要確定好活動主題
好的活動主題,是主題實踐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高校黨組織應將主題實踐教育內容與社會熱點、時事形勢以及學生黨員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確定一個恰當的主題,使所確定的主題在活動中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如“:弘揚茅山精神,堅定革命理想信念”“、紀念建黨九十周年‘追尋紅色足跡’”等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就有明確的主題和中心思想,使活動自始至終有一條主線貫穿,從而引導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健康有序地開展。
2.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活動
精心設計和組織活動,是主題實踐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關鍵。精心設計和組織活動包括對活動目的的設定、活動內容的安排、活動地點的選擇,活動人員的分工、活動過程的組織、活動經費的配置等等,每個環節都要精心設計和組織。通過對活動的精心設計和組織,使主題實踐教育活動目標明確、內容充實、過程順利,從而達到教育學生黨員的預期目標。
3.要對活動進行總結與反饋
活動的總結與反饋,是主題實踐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保證。一方面,黨組織要對活動的開展情況和黨員的表現情況進行總結,以便進一步提高活動的組織水平和效果;另一方面,參加活動的學生黨員要寫一篇活動總結,既要有個人的總結和反思,也要有活動的總結和反饋,即對活動的開展情況給予全面的評價,包括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對于反饋的信息,黨組織需要進一步深入分析,針對出現的問題要提出解決對策,以便提高主題實踐教育活動的有效性。[5]綜上所述,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學校的改革發展、黨建工作的重難點以及大學生的特點在不同時期開展不同的主題實踐教育活動,以此推動學生黨建工作機制建設,提高黨建工作水平。在主題實踐教育活動中,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教育、引導學生黨員,使他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成為有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作者:花良鳳 倪受文 單位: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醫科大學
參考文獻
[1]趙中華,羅衛,雷.論新時期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11(9):110.
[2]曹飛.高校學生黨建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基于某高校的調查[D].華中農業大學,2009(5):33-35.
[3]江海華.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0(12):44-45.
[4]黃有梅.當前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機制創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8):27-31.
[5]馬婷婷.提高大學生黨員主題教育有效性的路徑探索[D].南京工業大學,2012(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