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樓宇黨建工作實踐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上海市靜安區深化樓宇黨建工作,優化黨組織設置方式,推進樓宇黨建品牌一體化建設,突出樓宇黨組織政治功能發揮,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接下來要進一步深化樓宇黨建工作,建立樓宇黨建工作責任制,加強樓宇黨建工作者隊伍建設,推進樓宇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建立樓宇黨建工作保障機制,建立社區黨建與樓宇黨建深度融合機制。
[關鍵詞]樓宇黨建;品牌一體化;聯合黨委
一、靜安區深化樓宇黨建的實踐與探索
1.加強組織覆蓋,優化黨組織設置方式
在標志性樓宇單獨建立聯合黨委或總支,樓宇內的聯合黨支部納入聯合黨委(總支)的統一領導和管理,樓宇內獨立黨組織可結合實際納入聯合黨委(總支)統一管理,或者按照“一方隸屬、參加多重活動”的原則,參與聯合黨委(總支)開展的活動,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常規性樓宇按照地域相近、便于活動等原則,采用聯合組建、掛靠組建等方式,建立兩個以上樓宇的聯合黨委(總支)。待提升樓宇內黨員人數較少或沒有黨員,通過標志性樓宇帶動、依托區域化黨建等方式推進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實現樓宇入駐單位黨組織應建盡建,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條件成熟的單位,單獨建立黨組織;正式黨員不足3人的,按照行業相關優先、樓層相近優先的原則,建立聯合黨組織。截至2017年底,靜安樓宇已有“兩新”組織黨組織521個,黨員7265名,185幢樓宇實現黨組織的全覆蓋。②為推動樓宇黨建和社區黨建、區域化黨建融合發展,共建共享,靜安區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于2018年6月成立了恒隆廣場樓宇聯合黨委。樓宇聯合黨委是介于樓宇內基層黨組織與社區黨委之間,直接隸屬于街道社區黨委的一級黨組織,統一領導樓宇內的非公企業組織黨建工作,協同推進區域化黨建。設立樓宇聯合黨委,將“黨委建在樓上”,實現了從“有效覆蓋”到“有力覆蓋”的版本升級,提升了樓宇黨建模式能級,有利于激發基層黨建的活力,從整體上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2.推進“白領驛家”樓宇黨建品牌一體化,完善黨建服務站點運作方式
靜安區切實發揮“白領驛家”(上海靜安區“兩新”組織促進中心)作為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品牌和服務陣地的重要作用,探索推進“白領驛家”樓宇黨建品牌一體化。在規模較大、入駐單位較多、黨員人數較多以及區域內有影響力的樓宇,按照“標識統一、設施完備,服務精準、指導有力,人員精干、運轉協調,制度健全、管理規范”的標準,成立樓宇黨建服務站,統一使用“白領驛家”標識,并做到基礎配置“七個有”——有醒目的標識,有專門的黨建宣傳欄,有一定面積的會議活動場所,有基本的黨員教育設施,有黨內法規和政策文件,有服務黨員項目,有黨務工作者。目前已建成黨建服務站42家。堅持需求導向,結合樓宇實際推動設置白領午(早)餐、媽咪小屋、樓宇書屋、白領健身、郵政快遞、便民超市等項目,進一步提升站點服務功能。充分發揮樓宇聯合黨委(總支)作用,將黨建服務站打造成加強樓宇黨建的重要載體,樓宇內入駐單位開展黨群活動、參與社會治理的開放式集約化共享性陣地平臺。
3.強化樓宇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發揮,增強凝聚力
首先,強化黨組織政治功能,建強戰斗堡壘。在樓宇黨組織活動中,注重通過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加強對樓宇內新社會階層人士的政治引領,引導“兩新”組織黨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2018年在“白領驛家”旗艦站點舉行了“我的青春是你的年輪——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講座”,推廣“筑夢憶初心”等品牌項目,舉辦“思政研修班”“跟著黨旗去旅行”等黨建活動。其次,深化黨建帶群建,拓展服務功能。積極開展“崗位建新功、黨員見行動”活動,引導“兩新”組織黨員立足本職崗位、助推企業發展。黨組織和群團組織形成工作合力,組織黨員和志愿者開展黨建引領下的公益、文化、社交等活動,因地制宜開展社區事務、技能培訓、法律維權、心理咨詢等服務,使樓宇成為黨建融合、工作融合、生活融合、情感融合的家園。
4.打破樓宇黨建封閉式運作,深化區域化黨建聯動
靜安區打破長期以來樓宇黨建自我封閉式的運作模式,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區域大黨建的工作格局。依托樓宇及周邊區域的資源和力量實現自我建設、自我發展,探索形成一系列促進樓宇“自轉+公轉”的工作機制。探索“多企聯動”,即樓宇內國企、民企、外企等各類企業聯動;探索“多樓聯動”,即各類商務樓宇之間聯動;推廣“雙白聯動”,即樓宇白領和社區白發聯動。結合黨建服務站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共享的宣傳互動模式;定期進行活動配送,注重個性化需求,實現精準化服務,逐步探索“黨建引領+常規配送+需求定制”的聯動活動制度,實現活動覆蓋。推行樓宇黨委與社區黨委交叉任職制度。通過各類聯動機制,建立組織聯結紐帶,促進了資源的整合優化,強化了共建共駐意識,推動資源共享共贏,增強了服務群眾的合力。
二、靜安區深化樓宇黨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靜安區以區域化大黨建格局構建為基礎,深化樓宇黨建工作,成立樓宇聯合黨委,提升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能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首先,擴大了黨組織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帶動力。從“支部建在樓上”到“黨委建在樓上”,從1.0版本進化到3.0版本,靜安區樓宇黨建工作積極創新,敢闖敢試,黨組織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樓宇聯合黨委成立后,通過健全和創新黨組織活動體制、機制,推動黨組織從“建起來”“轉起來”向“活起來”提升,激發支部活力,突出政治功能,使黨支部真正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擴大了黨的群眾基礎,進一步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凱迪克大廈聯合黨支部在國慶節組織國慶升旗儀式,在傳統節日組織各類民族藝術展、微雕作品展和白領文化音樂會等活動,將樓宇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互通共融,激發了廣大白領的愛國熱情,提高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增強了他們對黨的真摯感情,發揮了黨建正能量。其次,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發展推動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靜安區深化樓宇黨建工作,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資源轉化為推動發展資源、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發展優勢、組織活力轉化為推動發展活力,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發展推動力,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推動了企業良性發展。凱迪克大廈黨建工作站探索建立了樓宇立體服務站,以黨建為引領,組織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服務日和黨代表接待日等活動,圍繞白領民生,聚焦白領需求,通過服務促凝聚、促和諧、促發展,主動對接需求,不斷改進服務方式,從企業、白領的急、難、愁、需、盼入手,開展一系列暖心的服務工程,如“暖胃”工程、關愛工程、心靈工程、讀書工程等,開設全市首個“愛心媽咪小屋”服務點。這一系列的服務工程為白領營造了一個便利、和諧、人文的新型立體服務社區,樓宇黨建和樓宇經濟形成良性互動,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軟實力。再次,促進基層黨建各領域融合共進,提升了基層黨建整體水平。靜安區以抓“大黨建”的思維建立樓宇聯合黨委,把樓宇黨建和社區黨建從組織體系上連為一體,形成“樓宇+社區”黨建工作體系,深化了以商務樓宇等為代表的新興領域黨建與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的互聯互動,能夠有效地統籌樓宇、企業和社區各類資源,發揮組織共建、資源共享、問題共商的整體效應,并通過建立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促進了不同體制、不同行業、不同隸屬關系的黨組織之間互聯互動、合作共建,從而整體上提升了基層黨建的水平,實現了資源共享,形成了共同促進發展的多贏局面,為社區治理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資源,凸顯了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的創新。
三、進一步深化樓宇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
1.建立樓宇黨建工作責任制
當前不論是“兩新”組織負責人還是黨政部門對樓宇黨建工作還存在著“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重要”的認識,影響了樓宇黨建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因此,要加強樓宇黨建工作責任制建設,明確責任,充分認識推進樓宇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此項工作納入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系統謀劃和科學布局。各街鎮黨(工)委要加強力量資源配備,明確專人負責本區域樓宇黨建工作,抓好統籌推進和有效落實。各相關職能部門要整合本系統資源為樓宇黨建工作提供必要條件。在明確責任的基礎上,要制定并細化樓宇黨建工作考核激勵指標體系,把樓宇黨建工作納入街道和區相關職能部門的年度考核指標,并對樓宇黨建工作進行量化評定。
2.加強樓宇黨建工作者隊伍建設
隨著樓宇黨建工作的深入,樓宇黨建工作者隊伍建設問題凸顯,既熟悉企業運作又熟悉黨務的人選特別缺乏。要多渠道選優配強樓宇黨群工作者,可以通過組織委派、社會招聘、樓宇推薦等方式,選拔政治過硬、熱愛黨務工作、有一定群眾工作能力、懂經營、會管理、善協調,熟悉樓宇情況的同志擔任。可以探索“物業、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優秀同志到樓宇黨建服務站輪流任職”的模式。把“兩新”組織負責人、管理決策層中的骨干黨員選配為樓宇黨組織班子成員。要建立健全培訓機制,加強崗位培訓,組織開展樓宇黨務工作者的經驗交流會,發現培養樓宇白領骨干,開展樓宇黨務工作優秀評比表彰活動,建立激勵機制,多方式提高樓宇黨務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3.推進樓宇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
在“互聯網+”時代要學會用互聯網思維思考樓宇黨建工作,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深入推進樓宇黨建工作,積極探索大數據、信息化在樓宇黨建工作中的運用。要探索建立區域性的一體化樓宇黨建工作信息管理平臺,實現樓宇黨建工作的動態管理和科學管理,及時便捷地發現問題、響應需求、探索規律、提供服務。要建立并充分運用“3W(網站、微信、微博)+A(App)”線上互動平臺,加強樓宇白領群體之間及黨建工作站和社區白領群體之間的線上聯系互動,設計針對青年群體的有吸引力的網上項目,提升樓宇黨建工作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4.建立樓宇黨建工作保障機制
一是建立區級機關部門、街道、居民區、兩新組織“四位一體”的樓宇黨建議事機制,每季度召開專題聯席例會,定期聽取各方意見建議,促進樓宇黨建工作的提升。二是建立規范的樓宇黨建工作經費和場地保障機制。區相關職能部門、街鎮要將樓宇黨組織、黨建服務站的工作活動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形成長效機制。積極爭取樓宇產權單位、物業公司和入駐“兩新”組織的支持,為樓宇黨建工作提供場地等必要條件。
5.建立社區黨建與樓宇黨建深度融合機制
在組織方式設置上,創新社區黨建和樓宇黨建組織設置方式,建立聯合黨委只是走出了第一步。社區黨建和樓宇黨建在運作機制上要積極探索深度融合機制,防止出現“外熱內冷”的現象。要積極探索社區和樓宇黨建有效的聯合議事機制,實現議事制度化、常態化。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社區黨員群眾和“兩新”組織、樓宇白領最關心的利益著手,通過需求清單、服務清單和資源清單的征集公開化,開放共商,找到社區黨建和樓宇黨建的利益聯結點,相互取長補短,實現社區黨建和樓宇黨建的嵌入式發展。
作者:徐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