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黨建引領下社區治理模式創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利用社區治理的視角,以黨建為引領開展社區黨建工作,是我國基層黨建工作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方向,立足于社區化的黨建工作角度,促進社區多元治理,實現網格化管理。本篇文章基于社區治理的視閾,探討社區黨建工作模式,提出服務平臺搭建、以活動促進社區多元治理、網格化管理、黨建協調機制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四項措施。
【關鍵詞】社區治理;黨建工作;工作模式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人口密集度加大,社區這一治理單元出現了一些社會矛盾和問題。在基層社區治理中,其面對的主體多元,工作內容多樣,既要協調好社區各居民之間的矛盾和利益,同時又要調動多元主體的建設積極性。為了解決社區治理的矛盾和問題,嘗試引入區域化黨建工作模式,通過全面統籌基層黨建工作的資源,形成對多元主體的治理格局,由此發揮其主體和領導力量。
一、搭建覆蓋社區治理的服務平臺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我國的城市、農村人口格局出現了相當大的變化,加之商品房人員流動性較大,傳統的基層黨建工作模式,也越來越不能適應城市社區治理的需要。其凸顯的問題,就表現為基層黨組織無法有效覆蓋服務范圍,由此出現了黨建工作的“盲區”,不利于相關工作開展,由此產生了一些矛盾和問題。為解決以上問題,黨建工作進行一定的改革,建立起覆蓋社區治理的服務平臺,其發揮的作用是協調和整合好黨各基層組織的工作。要求建立的服務平臺,既能發揮黨組織的指導、協調作用,同時又能糾正黨組織在開展黨建工作時的缺位、越位問題。在功能服務上,主要是加強黨員志愿者隊伍建設,并按照著特定服務項目設計實施。以品牌化、制度化、精細化的理念運營和建設服務平臺,提高為基層黨員、群眾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服務平臺通過劃分服務范圍,統籌規劃黨建資源,將其作為工作的基本平臺。此外,服務平臺發揮黨群關系維護的積極作用,通過規范的功能、制度和設施配置,強化平臺各工作人員的技能,提高其服務水平,使這一平臺真正成為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陣地[1]。
二、以活動促進社區多元治理
構建社區多元治理的管理體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實行區域化黨建項目管理,通過建立分級的黨群服務網絡體系,搭建供基層黨員學習、交流的平臺。從傳統黨內事務向社區黨務工作模式轉變,全面推進和深入基層、社區黨建工作,為社區治理和服務創造良好條件。第二,豐富黨建活動載體,以社區服務平臺為中心,聯系其他黨組織工作委員會、黨校等載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由此營造積極、和諧的社區環境,培育社區意識。第三,探索黨建共建機制,上文提到社區治理面臨著多元主體,因此黨建工作要加強與區域內的群眾、組織聯系,通過開展交流會、聯誼會等活動,促進黨員與群眾的聯系,增加交流的機會和頻率,推動黨建工作區域化發展。通過共建機制,將轄區內各單位有效組織起來,構建資源、信息共享管理機制。第四,提高基層黨員綜合素質,不論是管理還是服務,工作的執行主體是人,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了社區治理的質量。因此黨組織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針對基層黨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新環境下,社區治理的專業技能和管理理論。拓寬基層黨員受教育的渠道,嘗試網絡教學的方式,對其進行培訓和教育。
三、采用網格化管理創新社區治理
所謂網格化管理,就是依靠城市現有的數字化管理平臺以及提供的功能,將其運用到黨建工作中,在轄區內設置若干個管理單元,并建立起集中、高效的監督、事件巡查工作制度。采取這樣的管理方式,能夠快速、及時地發現社區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正確措施改正。這種管理機制,不同與傳統被動地發現和解決問題,它有效幫助工作人員主動、及時地發現需要改正的缺陷。將網格化管理應用到社區黨建工作中,首先要明確這只是一種城市管理手段,采用這種管理模式,需根據轄區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制度。其次要注意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網格化管理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若是當地網絡設施不夠完善,則不能很好地發揮管理效果。最后,社會治理中要始終堅持服務與管理并重的工作理念,及時反映、協調好黨群之間的矛盾和利益訴求[2]。
四、以黨建協調機制提高社區治理能力
社區黨建工作,需要協調好轄區內各組織、單位、黨員群眾的關系,為有效解決彼此的矛盾,還需要構建起綜合協調機制。首先要完善黨建運行、管理機制,整合黨建工作的各項資源,在此基礎上構建起基層黨組織與區域黨組織的相互聯系,使前者成為后者工作目標的執行主體,是對后者黨建工作的完善和拓展。其次,是細化黨組織各成員的工作方式方法,加強黨員管理。對于流動黨員、離退休黨員等,他們對于自身的黨員身份有較大的認同感,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對于黨建工作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最后,是基于社區黨建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綜合上述,基于社區治理的視角,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模式的創新,有利于協調黨員、群眾以及其他機構團體的關系,解決彼此的矛盾,拓寬黨建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戴金梁,丁炯炯,劉尚寶.“大數據”助推“慧治理”——“運用大數據提升社區治理智能化水平”調研報告[J].黨政論壇,2018(09):52-54.
[2]王順.黨建睦鄰:社區治理的一種新探索——以江蘇宜興X社區為例[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6(01):30-35.
作者:楊若琳 單位: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