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以雙語心理表征機制為基礎的詞匯教學,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人類使用語言傳達信息、使用語言儲存信息、在文字識別中獲得信息,均是語言心理的表征體現。英語詞匯學習是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難點之一。掌握詞匯量的多少,影響英語成績的高低。修正分級模型很好地解釋了詞匯知識如何被發現并儲存在長時記憶里,為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本文以修正分級模型為例,通過對雙語心理詞匯表征的分析,探討了如何在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運用語言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成果,促進英語詞匯教學方法的改進,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詞匯學習效率。
關鍵詞:心理表征;修正分級模型;詞匯教學
一、修正分級模型的研究
(一)心理表征的定義
人類使用語言傳達信息、使用語言儲存信息、在文字識別中獲得信息,均是語言的心理表征體現。心理表征亦稱知識表征,它是一種信息在人腦中的呈現形式,包括信息被提取的選擇機制和信息被儲存的結構模式。表征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同時,它也是被加工的客體。同一事物,其表征的形式不同,對其加工的方式也不相同。
(二)修正分級模型的內容
研究者Kroll將雙語表征分為兩個水平:詞匯聯接水平和概念聯接水平。根據這兩個水平的劃分,他提出兩種模型假設:詞匯聯接模型、概念調節模型。詞匯聯接模型是雙語者的心理表征在詞匯水平聯接,在概念水平分離。第二語言的概念通過第一語言的概念表征轉換得來。概念調節模型是指兩種語言詞匯水平不直接聯系,并且第二語言的概念不需要第一語言的轉換而可以直接獲得。隨著研究的繼續深入,Kroll將詞匯聯接模型和概念調節模型合并為修正分級模型。Kroll的理論觀點是,從二語到一語的聯接比從一語到二語的聯結強,從一語到達概念水平比二語到達概念水平強。
(三)國內學者對中學漢—英雙語者的心理表征研究
語言習得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學習者的兩套語言系統在不斷地進行調整和補充,分別處于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具體的語義表征也在相應地動態變化。處于不同習得階段的初中漢—英雙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詞匯時的心理表征方式是不同的。在詞匯習得的最初階段,詞匯通過漢語的翻譯對等詞和概念發生聯系,此時支持詞匯連接模型。同時,這種間接地通過一語對等和概念發生的聯系在二語詞匯獲得的歷程是暫時的。當學習者的英語水平已達到一定的高度,就會發生英語的概念層和漢語的概念層直接聯系的現象。英語詞匯知識的表征不斷從漢語翻譯對等詞中分化出來。英語詞匯形成所逐漸建立起來的指示表征不斷得到鞏固,它們之間的聯系不斷得到加強,直至達到概念共享模型階段。
二、利用修正分級模型促進詞匯教學
(一)從語境中來,到語境中去,擴大語境化的英語輸入量
詞匯的掌握應是多維度的。從不精確到精確、從部分到全面、從理解到產出等。學習詞匯不是在一節課里或通過一片文章的學習就能解決的。它必須經過一定的程序:初次的了解、各種語境下的理解、不同的感受、聽、說、讀、寫各種技能結合的運用、多次的回憶、經常地提取、不斷地校正等工作。這個過程取決于該單詞的復現情況,以及學生對它理解的程度。因此,教學中設計真實的語境,將極大地提高學生記憶、理解、運用它的效率和正確率。
(二)利用圖像表征提高詞匯教學效率
認知心理學把事物在頭腦中的呈現方式統稱為“表征”(representation)。當我們聽到或看到“cycling”,我們腦子里會產生一個騎車的圖像。當我們聽到“triangle”,腦子里會出現一個三角形。因此,圖文并茂的詞匯學習,對于第一語言不是英語的中國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尤其介詞的學習非常適合圖像表征。如,over、on、above等詞的概念。利用圖片將這三個介詞的概念呈現出來,它們之間的區別一目了然。學生需要選擇時,頭腦中會復現關于該詞的對應圖像。圖像表征和概念表征結合,介詞使用的正確率將大大提高。
(三)編制雙語釋義詞匯表
要提高英語學困生的詞匯學習效率,增進對文章的理解程度,詞匯注釋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同時呈現的效果要優于單一的第一語言呈現或第二語言呈現。針對課本上的單詞表注釋只有漢語呈現的現象,教師除了將英語注釋口頭表達出來,還要把英語注釋語補充到黑板或者課件上。雙語字幕較單一語言字幕的表征形式對詞匯習得的影響,對學習者詞匯習得有更加積極的影響。教材里的單詞表是詞匯聯接模型階段。為確保二語詞匯的快速提起,可以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對處于不同詞匯表征階段的學生實施分層詞匯教學策略。對于二語學習處于初級階段的初中生來說,通過教材中的詞匯表來學語詞匯比較適合。初二、初三年級的學生的詞匯記憶表征進入到了概念調節模型階段。這時,記憶單詞時可以利用二語的意義對等短語來獲得二語。在原有漢語翻譯英語詞匯的基礎上,可嘗試編制英語解釋英語的詞匯表。如,教授詞匯“problem”,對于第一階段的學生適用于借助于漢語翻譯詞“困難”,這樣學生獲取詞匯“problem”更加迅速,記憶效果較好。而處于第二階段的初中英語學習者,更適用借助英語釋義“asituationthatcausesdifficulties”來記憶“problem”。
三、結束語
英語詞匯學習是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難點之一。修正分級理論是現代語言學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比較理想地解釋了詞匯知識是如何被發現并儲存在長時記憶里,為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本文通過對修正分級模型的分析,探討了如何在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運用語言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成果,促進英語詞匯教學。教師明確了雙語詞匯心理表征發展過程的特點,就可以在具體的詞匯教學中,以此理論為指導,找出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聯,改進詞匯教學,提高詞匯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利,莫雷,王端明.二語詞匯熟悉度在雙語語義通達中的調節作用.心理科學進展,2011,34(4):799-805.
[2]李榮寶,彭聃齡,郭桃梅.漢英語義通達過程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心理學報,2003,35(3):309-316.
[3]王勇.雙語表征和雙語語碼轉換研究述評.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4:199-200.
作者:錢蔓莉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