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教學案例背景下初中政治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遵循實效性原則。
初中學生的年齡正處在一個特殊的年齡階段,在這一階段都比較喜歡能夠接受到新鮮的事物,因此其非常的討厭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對教學案例進行選擇時,不能夠忽視學生的這一點心理特征,必須對其進行充分的考慮,應盡量地選擇那些實效性相對較強的政治案例來向學生解釋經典的政治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擁護黨的領導”這一部分內容時,就可以通過“反腐風暴”進行舉例,貪污腐敗的一批高官紛紛落馬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意識。
2.遵循針對性原則。
初中政治教師在對具體的案例進行選擇時,必須同時注意兩方面的內容:在選擇教學案例時,首先應當選擇符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教學案例;其次應當選擇初中學生感興趣的并且和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有一定關系的教學案例。因為這樣的案例具有非常明確的指向性,通過舉例這些簡單的案例,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對其產生共鳴,從而提高了政治教育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樹立法制觀念”這一部分的內容時,就可以選擇初中生利用微信交友怎樣受到侵害,最后怎樣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讓學生認識到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自我保護,學法、懂法、守法、用法,認識到樹立法制觀念的重要性,這樣不僅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也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法制觀念。
二、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學案例的應用
1.教學案例選擇。
按照課題的內容挑選出科學合理的案例是開展案例教學法的保障與前提,因此教師在選擇案例時要遵循上面所說的方向性、針對性、時效性三個原則進行選擇。例如:在教學“換個眼光看老師”這一部分內容時,就可以用圖片的形式將下面的案例向同學們展示,“上課中,幾個搗蛋的學生坐在副班長小強的旁邊,他們一直在課堂上說個不停,老師對此一再警告,但是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然后就讓小強去坐到最后一排位子上,而小強卻非常生氣地坐在自己座位上一動不動,此時大家都感覺到氣氛不融洽,并預感會有沖突爆發”,通過這個案例,教師可以讓同學思考案例中老師的想法,如果你是這個老師你的想法是什么、事情的結果將是什么等等,這就能夠對本節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有效地幫助大家處理師生問題。
2.教學案例呈現。
在政治課程中通過案例來進行教學時,呈現出的教學案例要與理論緊密相連,如果課堂案例脫離了理論,那么就會導致所討論的內容背離教學內容與目標。因此,在案例呈現時要把握好時機,千萬不能實行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既可以在某個知識點上呈現案例,也可以在講完課之后將其呈現出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還可以在理論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將其呈現出來,按照需求與理論知識緊密聯系。教師可以根據需求來確定呈現的模式,其主要方式包括:(1)通過故事講解的形式將案例表達出來;(2)向學生發放紙質的案例資料;(3)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將案例呈現出來;(4)通過多姿多彩的活動將案例呈現出來,例如辯論、小品等。
3.分組進行討論。
分組討論是運用案例來進行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環節,為了確保所選的案例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政治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這樣不僅能保證學生可以仔細地思考,還可以降低學生壓力,讓學生能隨心所欲地發表觀點,不斷提升自身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學會傾聽他人意見。教學時,教師要先讓學生對所呈現案例進行了解,在獨立思考案例后,將案例重點部分確定下來,明確材料間關系,再提出解決建議與方法。在此前提下劃分出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交流進程和秩序進行控制,在必要時候,給出一些提示,這樣就會對學生起到激勵的作用。
4.做好歸納總結。
學生交流討論完成之后,針對各個小組學生的發言情況和對問題分析的情況,教師應該對其進行細致的歸納與總結,然后結合學生的觀點,提出自己的意見,使學生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在對學生的分析情況進行歸納總結的過程中,首先要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評價,然后明確地點明案例中間蘊含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給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與措施,明確地分析各個小組在闡述問題時的優點與缺點。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對自己分析和闡述問題的過程有一個自我認識,而且還能夠不斷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層次。
三、結語
總的來說,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傳統教學的方法已不符合當前的教學要求,因此初中政治教師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在選用教學案例時要選用合適的案例,這樣在教學時就會把枯燥無味的政治知識轉變成了形象、生動、有趣,而且非常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實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從而提高政治教學的實效。
作者:高磊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