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課堂教學初中政治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興趣才是學習的原動力。濃厚的興趣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首先,設疑啟發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關鍵。思源于疑,有疑問,才有思維,才有創新。所謂設疑啟發,就是要求教師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科學地、有針對性地、有梯度地提出疑問,鼓勵學生消除心理壓力,各抒己見、積極辯論、敢于質疑。通過設疑啟發,才能使學生從原有認識結構中產生矛盾,激發思維欲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設疑要針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設疑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更要注意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其次教師應把學生當成認識的主人,要千方百計地把認識的對象和任務從學生的間接需要變為直接需要,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形成和強化內部動機,引起學生的興趣。具體來說,在教學內容上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學生的思想活動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引用科學和生活中的事例,豐富和充實教材內容。用真實的材料、感人的事跡,馬上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產生深厚的興趣,才有可能帶著愉快、高漲的情緒,去分析、去比較,才能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指導實踐。
2轉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思維方式在轉變,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更應該順應時代與教學要求的潮流,轉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讓初中政治課堂更加生動。面對信息激增、科技迅猛發展的新世紀,傳統的粉筆教學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而緊跟時代步伐,加大課堂的科技比重和信息含量,增強時代特色是教學手段改革的當務之急?,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已直接影響學習本身,學生信息來源不再以相對固定的課本與教師為主,而開始直接面對現實問題,直接尋找、檢索并收集與學習目標相關的信息和資源。課堂教學中的學生不是被動接受教育,而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報刊、文獻、電視傳媒,收集、整理運用資料,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注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巧妙提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中國這種大班教學的模式下,想做到每個學生都有開口回答、提問的機會是非常難的,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需要增加提問的機會,讓學生開動腦經進行發散思維,為學生提供情感體驗的教學,讓學生在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時進行感性的思考,但同時,我們的教學也需要理性的思考。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巧妙的提問讓學生各抒己見,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和創新思維。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提問的技巧,可采取多種提問的方式,如模糊提問、發散思維提問、學生自主提問等,通過這些有技巧的提問,活躍學生的思維,在問題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針對同一問題巧妙地提問,讓學生展開討論,充分體現了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4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鼓勵和鞏固學生的創新能力
正確恰當的稱贊能夠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一味的打擊只能使學生失去學習的欲望,所以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效果進行的價值判斷,它具有導向功能,因而是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教學評價中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要克服智商化傾向,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分數,更要注重對學生平時行為的評價,重視過程的評價和綜合素質的評價,力求做到知行統一。其次評價內容具體、適度、透明,教學前要給學生明確而適度的評價內容、目標和評價細則,使學生對評價有章可循。并使學生的道德評價全面、科學、規范。最后是評價方法自主化,在評價方法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以學生自評、互評為主,結合家庭評、社會評、教師評。評價結果力求客觀、公正、科學。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創造力予以充分的肯定,進而促進學生創造力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許芹 單位:江蘇省泗洪縣陳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