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生物思維導圖策略優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思維導圖這一圖式工具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既激發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還保證了生物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當前,思維導圖策略已然成為提高課堂有效性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再加上思維導圖策略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重要性
1.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開始運用思維導圖策略來優化生物教學.思維導圖策略的應用,讓學生慢慢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掌握了學習生物的方法.不管是在預習環節,還是復習環節,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長此發展下去,學生因為成績的提高,對生物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學生而言,其要綜合整理自身以前所學的知識,尋找知識點與知識點間的相同處,形成完整的、系統的知識框架體系.在系統的知識框架體系的影響下,學生很快形成了發散性思維.通過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會運用自身的發散性思維來將所學的知識銜接起來,此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效率
與其他學科相比較,生物這門學科有著屬于自身的特征,即:每一章節內容都配有圖解畫面,由此可見,要想學好生物這門學科,學生自身既要具備識圖能力,還要具備用圖能力.現階段,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便于學生有方向、有目的的學習,也便于學生有規律的記憶生物知識.同時,思維導圖的運用有助于學生掌握學習生物這門學科的訣竅,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的效率.當學生自身能夠理清出每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之后,學生會有針對性的做練習題,這對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大有裨益.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策略
1.預習環節中運用思維導圖
在預習環節中,生物教師該如何運用思維導圖策略呢?在上課之前,教師要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內的成員一起預習本節課要學的內容,找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并畫出與課程內容相符合的導圖.然而在實際制作導圖的過程中,每個小組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他們要將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并且帶著問題進入到本節課中.這樣做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有目的地聽講.比如:在“生態系統”教學中,在上課之前,教師要給學生留出預習時間,讓學生自主預習,掌握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在學生自主預習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1)生態系統的概念;(2)生態系統的四種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及相互關系;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特點及兩者的區別與聯系.而教學難點則是:(1)生態系統的的概念;(2)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間的區別與聯系;(3)食物鏈的書寫.當學生明確了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之后,其要結合生態系統的特征正確書寫出食物鏈,并分析食物鏈與食物網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但是在制作食物鏈導圖的時候,每個小組都會遇到問題,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到課堂中,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
2.課堂講解中運用思維導圖
在課堂講解中運用思維導圖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將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思維導圖的核心在于將某一個知識點作為主線,引發出與該知識點相關聯的內容,幫助學生鞏固之前所學的內容.比如: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中,教師要將動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一知識點作為主線,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在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中,學生對組織、器官、系統等概念有了一定知識基礎,對高等動物的結構層次有了初步的理解.因此,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中,教師從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出發,讓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通過這樣做學生將動物體的結構層次與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相對比,形成了完整的知識體系,又加深了學生對以前所學知識的記憶.另一方面,根據知識構建思維導圖,便于學生分清教學重點.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將講解思維導圖的建立作為第一教學任務,確保每位學生都掌握了思維導圖的要點、思維導圖的具體畫法.當學生初步了解了思維導圖之后,教師就可以將思維導圖正式運用課堂講解中,以此將知識點更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通過運用思維導圖,既便于學生思考問題,又為學生學習指明了方向.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學生會借助此方法來做好課堂筆記,并且養成記錄的好習慣.在復習每章節知識點的時候,學生也會自主構建思維導圖,以此來直觀、清晰的了解每章節的知識點,了解章節與章節之間的聯系.比如:在“生物圈”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將生物圈的思維導圖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了解到生物圈的范圍,便于學生理解生物圈這一概念.在本節課教學中,如果教師不運用思維導圖,那么學生對該知識的認識較為混亂,最終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教師要巧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每個知識點.
3.練習環節中運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策略本身具有明顯的優勢,教師要抓住這一優勢,以此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制作、完善導圖的過程中,學生能有效銜接起每節課的知識點,也便于學生準確掌握本節課的基礎知識.當老師講解完新知識點之后,教師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練習時間,同時教師要為學生安排各種各樣的練習題,讓學生自主分析題目、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4.解答環節中運用思維導圖
在設計課堂問題時,教師要將思維導圖中的內容作為參考依據,設計不同的問題,引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只有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擴展,學生才可以發現知識與知識間所隱含的內在聯系,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綜上所述,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運用思維導圖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思維導圖的運用符合了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提高了初中生物課堂的質量.但是教師不能隨意運用思維導圖,而是要有針對、有目的地運用,發揮思維導圖策略的優勢,讓思維導圖策略日益完善起來.
作者:張亞林 單位:江蘇省阜寧縣碩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