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生物課堂的科學探究活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科學探究活動成為了一項培養學生們學科素養的重要活動和方法,對于初中生物課堂來說也是如此,教師們可以將科學探究作為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程內容,豐富課堂教學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們更好地進行生物學科的學習。
[關鍵詞]生物課堂;科學探究;活動
在新課標的推進下,科學探究已經成為了一級主題的教學任務之一,設置這一教學內容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們的學習方式的改變,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主動地進行生物學科的學習,注重探究的過程,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培養一定的創新精神,最終提高生物教學效率。
一、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原則
科學探究,就是一種將學科知識與學習能力、學科理論以及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教學活動,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們獲取科學知識,增強學生們自主分析問題、解決綜合問題、設計實踐活動能力,培養學生們嚴謹認真的態度。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以下的三個原則,充分發揮科學探究活動在生物學科中的應用優勢。首先,是對照原則,在各個科學學科的實驗中,對照原則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實驗原則,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只有一個變量,否則會影響最終的結論得出;第二,是重復原則,每個實驗都必須要將個體的因素考慮進來,參與的個體不同,其最終產生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具體的指標分析也必然會有所不同,因此只有在確保能夠大量地重復地進行實驗的條件下,才能夠顯露出該實驗項目的真實性和可行度,一般來說,單個實驗至少需要重復5次才能夠具有較高的可信程度;第三,是隨機原則,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將各個小組之間可能產生影響因素的一些非必要條件確保一致,例如實驗溫度、空氣濕度等等。除此之外,教師們需要了解,科學探究是一個需要采取多種形式來呈現結果、進行數據分析的活動,不是一個獨立完成的活動,在進行生物學科的科學探究活動時,必須要讓學生們從不同的教學進行數據的分析和總結,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每一次的探究。其次,科學探究實現的前提是有一個合理的猜想,做出假設之后采取恰當的實驗方法進行結論的驗證,這些實驗方法可以是多種途徑的。
二、挖掘實驗材料進行探究
在生物學科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們應該最優選擇那些與學生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作為科學探究的內容,例如:在初一年級的一個探究活動中,需要學生們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環境,那么教師們就可以帶領學生們去校園里找到一些小螞蟻、小麻雀,觀察它們的生活環境,也可以帶領學生們去公園,以春游的形式觀察湖中的小鴨子、天鵝等的生活環境。這樣的活動對于學生們來說是非常新奇的,他們自然也能夠更加積極地配合教師們的工作,使得整個探究環節變得簡單高效。同時,教師們也要鼓勵學生們敢于質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想法,例如:在研究“種子萌發的環境”這一節課中,教師們可以按照課本上提供的方法,設置四個實驗小組,分別探究在不同的變量:溫度、水分和空氣三個環境下相同的種子萌發的情況。在設置“充足的空氣”這一個對照組時,有一個操作動作是將瓶蓋擰緊,這時有學生們提出,如果將瓶蓋擰緊,那么必然會將瓶中的空氣消耗完畢,無法達到充足的空氣這一實驗條件,這一看法是完全正確的,教師們可以就他這種敢于質疑的態度進行表揚。如果在不確定這一操作是否正確的情況下,也可以再設置一個對照組,做不擰緊瓶蓋這一操作,觀察種子的萌芽情況進行對照。
三、采用啟發教學促進探究
因為科學探究是一個十分靈活的教學活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讓學生們在這樣靈活的環境中掌握應對不同情境的探究方法,有意識地運用多種科學方法,設計出不同的實驗探究過程,充分地掌握不同探究方法背后的邏輯思維,才能夠實現科學探究的真正內涵,因此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朝著更加靈活的方向發展。例如:教師們在進行“蚯蚓”這一教學內容時,就要啟發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蚯蚓,有的同學說可以從蚯蚓的運動方向入手、有的同學說可以從蚯蚓的器官再生入手研究,但是因為研究器官需要精密的儀器,因此教師們可以幫助學生們確定本節課的觀察內容就是有關蚯蚓的運動。接下來,可以讓學生們發散性思考,有關蚯蚓的運動能夠引申出哪些問題?有同學們會說:觀察蚯蚓是怎么樣運動的?在什么樣的環境下蚯蚓能夠爬得很快?蚯蚓是怎么探路的等等。接下來,學生們可以去尋找材料,如在什么樣的環境下蚯蚓能夠爬得很快,學生們就可以準備表面光滑的紙、玻璃、泥土三個環境進行觀察,嘗試不同的實驗情景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完成一次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傊诔踔须A段的生物教學課堂中,教師們必須要注重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給學生們充足的機會投入到科學探究中來,進一步實現新課標的要求,落實學生們主動探究、主動鉆研的教學目標。
作者:婁阿紅 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楚水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