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課標初中歷史活動課實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在新課程標準的推動下,初中歷史活動課的設計與實踐要從實際入手,盡量做到實踐經驗與新課程標準有機結合起來,最重要的是要符合認知的規律,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同時要開展實踐課后的反思與總結,從而達到師生共同進步。
關鍵詞:
初中;歷史;活動課;組織
歷史活動實踐課是從素質教育出發,以學生的興趣和知識需求為根本依據,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生通過自主活動獲得學習經驗與實踐能力的課程。活動課程以彌補學生的學科弱點為出發點,根據青少年的身心成長規律讓學生在有趣有益而且無負擔的情況下學習。
一、初中歷史活動課的表演活動
初中生基本都處于由童年向青春期過渡的年齡,她們既保留著好動、愛講話、表現欲強的特點,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活動課程中安排表演課程正好符合他們的天性,利用他們強勁的口頭以及肢體表達能力以及抽象的邏輯思維表演能力來展開活動教學的表演模式。首先在表演開始之前教師必須組織學生收集材料并且進行整理,這是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重要方式,只有學生自己參與整理內容,在表演時他們才會得心應手。其次在表演時學生應當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合作來完成表演任務,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學生不但提高了原有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還會因為表演過程中的相互協作而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除此之外,在學生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學生還可以在表演過程中訓練獨立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原有的知識內容進行新的重組,同時又可以掌握新的知識,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表演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當平衡好“教”與“學”的關系,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更應該強調學生的學,強調把學習的主動性交給學生,讓學生作為活動的主角。在此過程中如果教師過分干預學生的話,不但不利于完成教學任務更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活動過程就會變成教師預先準備的教學內容呈現在大家面前,從而失去了表演的意義與價值。至于表演活動的內容與方式可以有以下幾種:編排演出歷史劇、講與歷史相關的逸聞趣事、學生授課、歷史知識大比拼等。
二、初中歷史活動課的操作活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主動的學習方式轉變。其中自主探索型學習,合作教學型學習以及實踐操作型學習都是新的重要的學習方式。因此動手操作能力是新課標要求下課程改革強調的一種重要學習能力。所以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活動課的授課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安排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只有學生具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歷史活動課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時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有關歷史的理論知識。歷史是一門研究人類自身活動的科學,其研究的對象除了歷史人物、歷史場面形象之外,他還研究景物、文物形象。在這些歷史活動發生的時候,這些形象是可以被直接感知記錄的,但是隨著物易時移,原有的歷史形象已經消失殆盡,不會再重現顯現。歷史發展的過程不可重現性也決定了歷史活動課中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困難程度高于其他的學科,但是同時也具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正是因為歷史不具有可重現性,這也極大地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喜歡探究新鮮事物的特點培養學生進行操作活動的能力。
三、初中歷史活動課的探究活動
在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中,學生的探究能力都是不可忽視的,在初中歷史的學習中亦是如此。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中,學生學習的意義不僅僅是記住幾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做一個完完全全的知識容納器。歷史課程的學習過程是每一位學生感知歷史,通過對過去的所發生的事情進行思考探究,從而發現歷史發展規律并且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過程。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不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生這時候就要通過查找資料,主動探究,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當學生經歷了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之后必定會積累一定的歷史知識以及歷史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以及科學態度。同時在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也需要時刻關注時政熱點以及焦點問題。在如今的社會中,初中生雖然已經獲取了一些社會知識,但是他們畢竟還缺少社會經驗。因此他們會對社會現實保持著強大的興趣和困惑,所以他們需要了解時事,關心時事,獲取社會經驗。在這個電子時代,信息傳播媒介已經到了極其發達的程度,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學習研究。因此在歷史活動課的探究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適當地關注一些時政問題,比如中日關系、臺灣問題等。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還可以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更好的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下初中歷史活動的組織實踐中,以上三種表現形式都是很好的教學方式。其中表演活動和操作活動更加注重活動之前的準備階段,教師在安排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督促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及時給出指導,呈現出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探究活動更加注重師生之間的相互探討交融,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教師以及學生都是歷史活動課中活動的主角,但是在活動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想法得到充分的尊重。
作者:姜甫清 單位:海門市樹勛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