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人物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有利于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培養學生對歷史人物進行客觀的評價,往往需要學生掌握較多的歷史知識,對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有明確的認識和了解,就要求學生更多地去閱讀歷史課本和相關的歷史拓展教材。但是許多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不大,加之歷史學科主要是針對歷史事件的重現和反思。所以學生不可避免有一種歷史局限性和枯燥感,很難真正地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對歷史人物進行客觀的分析與思考,可以有效地實現學生積極性的調動。通過多個角度對人物進行評價,既全面科學又不失真實。如對秦始皇的評價,可以從其功績和敗筆兩個方面分析,也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進行客觀分析,既沒有顛覆歷史,也可以更加客觀地對人物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形成一種相對科學和嚴謹的思維模式。
(二)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培養,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歷史學科的許多知識往往都可以應用到現代社會發展當中,同時也非常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培養。從正面的人物身上,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正直和善良,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相反如果是反面人物,學生應該明確其身上的弱點和錯誤,更好的注意和吸取經驗,避免重蹈覆轍,進而在人生的發展軌跡當中少走彎路。所以初中歷史教學中任務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形成相對健全的人格和品質。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人物的教學實施
(一)歷史人物教學實施的理論
1.說明人物的社會稱謂
說明人物稱謂是對歷史人物進行評述的首要要求和基本環節。例如,鄭和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發展當中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這樣一個總領式的概括往往可以從整體上體現出歷史人物的社會稱謂,并且開門見山地講述了人物的社會地位和影響。
2.對其的歷史事件進行分析
歷史事件的分析是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依據。如秦始皇修建長城,建造阿房宮,但是焚書坑儒、暴政使得國家滅亡。對其功績和劣跡都有客觀的講述,這也是歷史人物一生當中重要的事件羅列,對于歷史人物教學有著依據的作用。
3.明確體現個人對于歷史人物的看法和評述
初中歷史中歷史人物的教學,個人的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亦是重要的論證標志。先前的鋪墊和內容主要是對歷史人物進行宏觀的歷史介紹,但是對于其獨特的認識還是應該由學生自己闡述。例如,某學生可以評價“我認為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明君,他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貞觀之治,也是我國歷史發展當中起著重要作用的皇帝之一”。這樣的觀點陳述更加有利于實現對人物的客觀評述。
(二)實踐操作
1.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歷史人物的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初中歷史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評述歷史人物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形成對歷史人物的客觀評價,進而具備一種客觀的評價方法和思維模式。圖文并茂的教學往往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慷慨激昂的講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學習歷史人物的優秀品格,進而對學生的發展和歷史的學習帶來幫助。
2.設計相關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安排是輔助課堂教學內容開展的,因此布置開放式的作業,對于初中生形成對歷史人物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和意義。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選擇一兩個重要的歷史人物,通過課堂教授的方法進行評述,讓學生對練習,進而掌握方式和方法。另外還可以依據地理環境開展教學。
3.開展相應的辯論會
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必然是客觀的,因此也就具有兩面性,既有功也有過。所以開展辯論會是非常好的一種評述歷史人物的方法。正方充分找到歷史人物的功績,而反方更好的抓住弱點,提出劣跡,形成鮮明的對抗。對于學生掌握分析歷史人物的方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更為全面地了解了這一歷史人物。
三、結束語
幫助學生客觀地分析和評述歷史人物,有助于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對歷史學習內容進行把握,進而更好地符合新課程改革對于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更好地實現初中歷史教學任務。
作者:侯淑娟 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十屋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