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歷史中學習興趣的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精心設置課程導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1.詩詞導入法的實施
每一個詩詞的背后都肯定會有一定的創作背景,不同時代的詩歌都反映出了其歷史背景,這些詩歌也為研究歷史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所以,在初中的歷史教學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這種詩歌的方式去導入新課,既讓同學們學習了歷史知識,而且會通過詩歌這一有趣的方式創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如杜甫的《憶昔》這首詩就反映出了唐代社會政治的穩定,社會的和諧統一,經濟的繁榮與發展等等,所以可以很好地運用到《盛世經濟的繁榮》這一教學章節之中,讓學生通過詩歌的學習引入到唐代經濟發展的學習之中去,通過詩歌中對人們生活等的反映展現出良好的社會特色,使學生帶著很好的學習興趣和想進一步了解的心情去學習整個章節的內容,發揮導課的作用。
2.歌謠導入法的實施。
是很重要的,歌謠作為一定歷史時期社會問題的重要印證之一,會很好地反映出當時的一些歷史現象,并且有些歌謠是詼諧搞笑的,會活躍整個的課堂氣氛。比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你是英雄咱好漢,高爐旁邊比比看,你能煉一噸,咱煉一噸半”“、螞蟻啃骨頭,茶壺煮大牛,沒有機器也造火車頭”等歌謠就顯示出了時期的特點,并且這些歌謠會讓同學們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產生良好的興趣。
二、利用不同的教學資源,加強歷史知識的直觀性
1.利用教材插圖增強知識的直觀性
教材插圖作為一種重要的、極富表現力和趣味性的資源在初中歷史的教材中有很大的比例,這也是初中歷史教材的特點之一,并且我國的教學改革,也越來越重視歷史教科書的編寫,所以初中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的過程之中要充分地利用這些插圖,尤其是一些詼諧的但是極具內涵的歷史漫畫組織教學活動。
2.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的不斷重視,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不斷豐富,并且由于其可以集聲音、圖片、音頻等為一體,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歷史知識由于其比較久遠并且與現代的生活方式有所差別,所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學生參與到整個課堂活動中。如《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一課,就可以搜集一些影像資料或者是圖片等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地感受開國大典之時我國人民的激動與興奮,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完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初中學生經過一定的知識積累和認知能力的提高,已經可以獨立地思考問題和提出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有所思考,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要有所肯定,不能一味地否定學生的問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當然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必須在教學之前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情況還有心理的變化。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們之間開展討論去解決問題,既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對于培養學生交流組織能力非常有利。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些革命紀念館,感受革命紀念館的革命氛圍和先烈們的為國犧牲的精神,用事實事跡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所以,歷史教學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中利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是非常必要。
四、總結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不僅有利于學生歷史知識的學習,也為以后歷史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于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中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和有趣生動的導課呈獻給學生一個生動的、直觀的、形象的、充滿樂趣的歷史學習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作者:魯德文 單位:吉林省永吉縣黃榆鄉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