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歷史重大歷史事件評述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評述重大歷史事件的標準
我們的歷史教師在進行重大歷史事件的評述時一定要堅持以下幾個標準。首先,一定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我們歷史老師在做歷史事件的評述的時候一定要善于使用通俗易懂,學生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切忌照本宣科,否則學生難以記住,即使記住沒有理解也不會達到歷史教學的目標。再者,一定要客觀,初中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正在形成的時期,我們的歷史教師在評述歷史事件的時候一定要做到盡可能的客觀,不要灌輸個人的觀點,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理解,這樣才利于學生的成長。
二、評述重大歷史事件的方法
只有采用正確的評述方法才能將重大的歷史事件評述到位。
1.堅持正確的立場
歷史教師在評述歷史事件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人民的立場、進步的立場、愛國的立場、全球利益的立場。例如在評述希特勒的相關事件時,希特勒完全站在了世界人民和歷史的對立面,無論其做什么,都應當批判。
2.堅持歷史評價
對于重大歷史事件涉及的歷史人物,一定要根據他們對歷史發展、社會進步在客觀上所起作用進行評價,不能用道德來衡量一個歷史人物。例如,在評述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從道德上講李世民是負面的,但是要是考慮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政治環境,李世民只能那么做,否則對于中國的歷史進程反而是不利的。
3.堅持效果第一、動機第二
歷史總是非常復雜和矛盾的,在歷史的場合中,往往一些歷史人物主觀上積極善良的愿望并不能達到好的效果,有的時候壞的動機反而促進了歷史的進步。因此我們在進行重大歷史事件的評述時,一定要把效果和動機相結合,不能只側重一方,而且要把效果放在第一位。因為只有效果才能最后真正影響歷史發展的進程,但是動機又與效果緊密相連,所以也要兼顧。
4.堅持階級分析法
歷史人物生活在階級社會,客觀上都代表一定階級的利益。因此,只有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動的本質。在評價歷史人物和組織的時候一定要結合他們所處的階級去分析他們的言行和活動。如康有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飽讀四書五經,一生從未當過資本家,但其思想主張和行為卻符合民族資產階級上層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資產階級上層的代表人物。如太平天國之所以失敗,從主觀原因來講,是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另外,在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時,注意不要簡單化、一刀切,如認為只要是地主階級就一定反動、腐朽,只要是農民階級就當然肯定。我們評述任何歷史事件的時候都要把階級屬性貫穿其中。
三、結束語
歷史教師在評述重大歷史事件的時候,只有采用科學的評述標準和方式,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上對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重大歷史事件評述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標準和方式方法,希望能夠為我國的初中歷史教學帶來啟發,讓學生真正理解歷史學習的意義,培養自主和正確的歷史觀。
作者:張艷晶 單位: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雅爾根楚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