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的應用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信息時代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了許多信息化教學技術,微課便是應用最廣的產物之一。對于初中化學來說,采用微課模式,不僅有利于激發初中生學習興趣與主動性,同時還能夠在調動課堂氛圍的同時強化大家對知識的理解,充分發揮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可應用與課前預習、課堂輔助以及課后復習,從而達到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本文以微課的特點入手,探討其應用問題,論述其打開方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化學;局限性;微課
1微課的特點與優勢
要想將微課巧妙融入實踐教學,我們就有必要對微課進行全面解析。微課時長通常鎖定在十分鐘左右,以簡短直接的方式,對難點重點主題進行講解。微課作為互聯網產物具備資源廣泛、方便快捷的特質,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通過提前錄制相關課程重點內容,讓大家通過提前下載來構建一個高效的教學新環境。微課不只局限于視頻,還包含教案、設計、反思等多種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支持下載和重復播放,還可實現初中生碎片化時間的高效利用,達到移動式學習的目的。每一節微課都是圍繞單個知識點展開的,相互獨立,卻又具備相應聯系,將這些獨立的板塊結合在一起學習,讓整個教學線條框架更加清晰,也讓初中生能夠在腦海中構成完整知識結構,實現了對初中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等能力的開發與培養。
2微課應用中存在的使用率較低的問題
一些老師只會用很少一部分時間來利用微課上課,其中相關制約因素有很多。微課前期制作過程耗時長,一些老師的個人專業制作能力不足,如何取舍剪裁的經驗有限,再加之繁重的工作量,都大大降低了微課的使用。就目前來看,大部分老師能夠意識到微課的價值,但多用作于吸引初中生注意力,并沒有將微課的更大價值體現出來,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綜合來看,缺乏重點輸出內容,缺少課堂互動部分,只能作為傳統補充,無法有效廣泛地展開。
3在初中化學中應用微課的方法與策略
3.1課前預習
化學學科知識點繁雜且抽象,尤其是需要許多實驗來驗證結論,最大問題在于教學課時和教具不足。因此,我們采用微課來解決這一些列問題,更易于初中生接受和理解。應用于課前預習,有效利用大家課余碎片時間,來構建具備健全體系的獨立微課,通過視頻內容的學習,有效的保證了預習的效果。例如:“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部分知識點的教授過程中,我們主要傳輸的內容是對空氣的認知,包含其成分、空氣污染,以及與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等相關問題。課本中的介紹雖說很具體,但無法描述清楚抽象的實驗過程。我們借助微課視頻配備文字說明,讓大家可以直觀的、反復的觀察實驗過程及其現象,可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3.2課堂輔助激發學習熱情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理論傳輸過于死板單一,許多初中生難以提升學習興趣。我們借助微課的新鮮與豐富,能夠有效結合圖像、聲音、動畫、文字,讓課堂更具備活力。例如:“水的組成”相關知識學習過程中,教學重點在于水的化學性質,尤其是這一部分基礎內容關乎后續知識點的學習。我們應該讓大家意識到這部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通過課前播放關于電解水實驗的視頻,課堂上讓大家圍繞水的特點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惑進行討論,來激發大家的課堂參與度。
3.3弱化難點知識
作為具有抽象性的化學知識,讓許多初中生為之頭疼,難以解讀。我們借助微課,可以將一些靜態的知識轉化成動態圖,將枯燥無趣的知識形象具體化,讓大家便于記憶且容易理解,同時又具備新鮮感,課堂氛圍更融洽。例如:“分子和原子”的相關知識點講解時,由于分子和原子這些物質顆粒過小,不便于肉眼觀察,傳統模式下大多是靠憑空想象來解讀。我們在在這種情況下,就可借助微課視頻,通過動畫形式來還原這些顆粒的狀態與特性,不僅可以幫助大家加深理解,也便于大家反復觀看記憶,同時可以很好的達到由宏觀現象轉向微觀學習的教學大目的。
3.4解決許多不便于開展的實驗問題
化學作為一門多實驗的學科,由于許多客觀因素影響導致一些實驗無法開展,比如:設備、場地、資金、時間、有毒有害、危險性等等。因此,我們采用微課,將一些時間過長,或者存在時間太過短暫的實驗通過視頻的形式來呈現,也有一些危險性大,實驗產物污染嚴重的實驗,在專業區域內進行錄制,確保大家都能夠保證安全且環保的前提下,能夠進行有效觀察,有重復觀摩實驗細節的機會。
3.5課后復習鞏固
前文提及的化學知識點的繁雜,傳統復習策略很難給予大家一個清晰全面的框架,極大降低了復習的效率。我們再次借助微課,來將知識線條進行劃分與梳理,讓大家可以一目了然,提升復習實效性。例如:“物質的鑒別”這一專題的復習過程中,主要知識點是物質的鑒別原理,我們可將其進行歸納總結,可分為三個部分錄入微課。其一,物質鑒別的方法:一者物理法,細分為顏色、氣味、溶解性鑒別法,二者化學法,燃燒現象、反應現象等鑒別方法。其二,物質鑒別的原則:主要以物理法優先,單一試劑次之。其三,鑒別步驟:取樣、操作、觀察、結論。我們將這些復雜且有聯系緊密的知識點,進行梳理,通過微課來總結,也可以在微課中穿插Flash動畫,讓學生的整個復習過程,不枯燥且高效有趣,更具備吸引力。
4結語
信息時代下,我們在初中化學課堂融入微課,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補充,也是對當下師生的需求與滿足,微課的形式多種多樣,存在于課前預習、課堂輔助、課后復習,是能夠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記憶強化能力和重點突破提高能力,真正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蔡學青.試論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7(09).
[2]李繼紅.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02).
作者:饒宇康 單位:湖北省巴東縣清太坪民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