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地理實驗教學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初中地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從教學實踐需求出發,制定個性化、差異化的教學方略,提升實驗課程在全部地理課堂中的比重,帶領同學們通過親自觀察、親自動手操作,經由自身的分析、探究與實驗活動,尋找、發現隱藏在客觀現象中的地理知識和規律,從而更加有效地掌握地理學科知識,將新知識與舊知識有效串聯起來,構建起全面的地理知識系統,提升對地理學科知識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學會使用已經掌握的地理學科知識去解決未知的問題。下文中,筆者將從個人參與初中階段地理學科教學實踐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分析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應當注意的教學要點。
【關鍵字詞】初中地理學科;實驗教學;策略方案
根據新課改大綱的教學要求,初中地理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在此前提背景下,各地初中學校開展了針對地理學科的教學活動改革。在教學方案設計中,應當首先從課堂知識點出發,結合課堂教學材料,優化教學方案的設計,科學、合理使用教學手段,給予學生更加充分的時間、機會去自主觀察、自行實踐,最終掌握本節課堂的知識要點,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掌握,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幫助學生發現地理科目的學習樂趣所在,養成主動思考、自主分析的良好學習習慣。
一、教學案例分析
本文中,筆者將以《大洲和大洋》一課為試驗課堂教學案例。第一,為同學介紹國內外著名航天員的故事,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結合世界的海陸地圖,引導學生去觀察地球上陸地與海洋的比重——同學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在教師的幫助下,得到陸地總面積約30%,海洋總面積約70%的結論。同時,觀察海洋、陸地的分布規律,得出——南半球的陸地面積較少,海洋面積較大,南極洲由陸地構成;北半球海洋面積較少,陸地面積較大,北冰洋由海洋構成的結論。第三,設計課題實驗活動之一:將學生們分成多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獲得一個地球儀,隨意將地球分成體積均等的兩半,觀察其中陸地、海洋面積的所占比重大小。學生們發現,海洋面積總是要大于陸地的面積。第四,在學習了課本上關于“海峽”、“海洋”、“島嶼”的定義后,從地球儀上依次找出:馬六甲海峽、黃海、太平洋、亞洲、印度半島和臺灣島。第五,設計課題實驗活動之二: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在地球儀上準確標記出四大洋和七大洲。仔細觀察七大洲的輪廓、相對位置和經緯度位置。然后請同學們首先寫出各大洲的名稱,然后把它們放在標有經緯線的底圖上,看哪組同學完成的又快又好!通過拼圖游戲得出結論:七大洲按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是亞非南北美,南極歐大洋。第六,設計課題實驗活動之三:用簡單幾何圖形一筆畫出七大洲,注意赤道和180度經線。世界上除了七大洲還分布著四大洋。學生和老師一起在地球儀上找下四大洋的位置。被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和大洋洲包圍的是太平洋,它面積最大約占世界海洋面積的一半以上。被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和非洲包圍的是大西洋,它是世界第二大洋,輪廓象“S”形。被非洲、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包圍的是印度洋,它是世界第三大洋。四大洋中面積最小、緯度最高的是北冰洋,它位于北極周圍,終年被冰覆蓋。四大洋按照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是太大印北、四洋貫通。最后歸納小結,理清思路。亞非南北美,南極歐大洋。太大印北、四洋貫通。課后探究,引發思考。請查閱世界地圖,觀察哪些大洲是相連的?它們的分界線是什么?
二、初中地理課堂試驗教學的要點策略
第一,初中地理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地理試驗課程。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應當聯合學校,加強地理試驗課堂教學。一方面,教育部門和學校管理者應當為地理實驗課堂配置必要的教學場所、多媒體教學設備和必要的教學工具,例如繪圖儀器、測量儀器、地球儀等等。另一方面,教師應當不斷提升個人專業能力和職業修養,從而確保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第二,初中地理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實驗課堂的根本任務是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的自學能力。因此,如何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生動的學習體驗,是教師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初中地理教師應當想辦法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熱情,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建快樂、和諧、自由、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地關心與支持,鼓勵學生勇敢發言,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提出疑問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多多利用個人的課余時間,去查找、收集關于地理知識的材料,拓展閱讀面,不斷提升學習能力。第三,初中地理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方面應當鼓勵學生多動手實踐,大膽驗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在實驗證明過程中,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與指導,通過提出問題、給予提示、創建情境等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繼續完成學習活動,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直至完成地理實驗學習活動。綜上所述,初中地理科目學習過程中,實驗教學方式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興趣,創建活躍、自由、快樂的課堂學習氛圍,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因此,各地初中地理教師應當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優化實驗課堂教學方案,提升教師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提升實驗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曹生平,古新.淺析地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甘南地區為例[J].學周刊,2017,(07):77-78.
[2]唐祥蓉.地理課堂中的實驗教學方式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9):97-98.
[3]張雅琪.初中地理實驗教學初探——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大洲和大洋》為例[J].才智,2016,(12):50.
[4]張術良.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5,(27):122.
[5]隋東強.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一點思考[J].現代交際,2014,(01):154.
作者:李珊珊 單位:吉林省通榆縣第七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