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地理教學德育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新課標對各個學科提出了教學與德育相結合的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德育,能夠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不僅讓學生扎實掌握地理學科知識,還能夠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個人思想認識水平和個人素質。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德育,將地理學科和德育很好地結合起來,這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重點,從地理學科與德育相結合的必要性談了如何進行德育。
關鍵詞:
初中;地理教學;德育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與自然的矛盾也越發突出,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可以看出,人的行為對自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并且反過來對人類自身產生了負面的影響,人與自然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我們在開展地理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足夠充分的地理知識,還要在教學中滲透應該如何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地理教師應該根據地理知識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德育現狀,制訂相應的德育計劃,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將地理學科知識與德育更好地結合起來,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自然地理部分介紹了我國的地理國情知識,我國的山區面積廣闊但是有多種自然災害相伴;資源富足但是人口總量大,資源壓力大;我國國土幅員遼闊但是自然環境日趨惡化。這些都是我國的地理國情,我們既要樹立祖國自豪感,同時更要具備憂患意識,在危機感的基礎上樹立責任感,積極思考如何讓國家環境更加美好,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樹立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的指導思想,也可以說是指導社會個體行為的行為指導,人與自然要實現和諧發展,只有自然環境得到了應有的保護,資源得到合理的節約利用,經濟才能更好地發展,才能實現國富民強,國民安居樂業。教師應該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科學發展觀的理念,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地理教學來實現德育。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
地理教學中有很多可以滲透德育的內容和部分,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可以感知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的德育知識,人文教學是地理教學的主線,教師應該教會學生運用聯系、全面、發展的觀點去學習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并用世界觀指導自身的行為,用正確的方法去評判生活中社會個體的行為,用自身正確的行為影響周圍人的行為。
作者:王書懷 單位:吉林省梨樹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