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辯證思維能力下初中地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師生和諧相處不是對學生一味地縱容,而是寬容、包容。“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就是寬容的體現。那么在教學中,寬容則意味著:不歧視學生;不隱瞞學生;不壓制學生。每個學生在課堂中可以自由地表達。意見有分歧可以通過溝通解決。讓學生學會理性地思考,辯證地看待問題。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和諧相處也需要教師更多的教育技巧和個人魅力。教師在整個課堂的控制上要做到舉重若輕,把關注的重點放到學生學習態度上。教師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思考,甚至質疑。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從被要求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熱愛學習。再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適當地放。把教材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以文化主體身份入場,專業學習信息、創設文化情境,引發教學事件。”“為充分表達、傾聽對話、自由討論、自主判斷提供開放空間”。例如在講授“眾多的人口產生的影響”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體會,學生自己講。在組織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單獨講,也可以讓學生組隊思考,更可以讓學生做小老師。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學生自己有生活體會。關于人口多帶來的影響,大多數的學生都能提到“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看病擠”、“環境污染”、“就業困難”、“資源消耗大”等。基于學生有些生活體會不夠,或是思考不全面的特點,教師還可以補充資料,讓學生不僅看到眾多人口帶來的負面影響,也看到眾多人口帶來的有利的作用。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教師的點撥,筆者相信辯證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鍛煉。
2堅持公平有效的教學評價
公平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培養辯證思維能力的保障。教學評價也是課堂教學中的一部分。合理有效的評價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培養辯證思維能力尤其需要教師考慮教學評價的作用。新課標對地理教學評價要求“注重多途徑收集信息,準確反映學生地理學習的結果及過程”尤為注重以“激勵”為主。強調評價的診斷和發展功能。這在傳統教學評價上是一個突破。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更新和我國教育目標的變化,傳統知識評價已經越來越多表現出了不足和弊端。現代教育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教育觀念的轉變,對教育評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評價內容需要更充實,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知識評價,更加入了對學生能力的評價,“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評價方法上注意知識評價和能力評價的有機結合,做到綜合考察。同時在評價形式上也可以把學生自評,小組他評和老師評價有機結合。力求給學生一個相對客觀、公平的評價。能力是一種心理活動的形式,它所含的內容比較多,因此對能力評價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學生是否能掌握地理思維。地理思維能力是要學生對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有整體的把握,會綜合分析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這其實就是考察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人與地之間的關系,也只能用辯證思維方法來解釋。地理思維能力考察也應包括學生的圖像思維和空間思維能力的考察。因此從地理學科本身特點上看,教學評價也需要辯證地進行,把學生的能力綜合地考察。評價歸根結底還是為教學服務的。地理教學評價的意義就是要讓學生理解地理,喜歡地理。從而進一步有學習地理的興趣。因此在做出教學評價時也應多方考慮評價的激勵作用。可以重視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的評價和過程性評價。這兩種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是比較明顯的。更為重要的是,在評價中一定要重視讓學生能得到成功的體驗。同時也要指出學生今后努力的方向。體現教學評價的發展性。
3設置有效的提問
提問是課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恰當地利用提問并同時注意提問時機,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以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個將學生的思維矛盾內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提問起到了媒介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的提問可以嘗試以下兩種提問形式。
3.1入性提問
“亞里士多德說,思維的開始由疑問和驚奇開始。”鍛煉思維,興趣是重要的。提出鮮明的問題有利于思維的開始。教師通過聯系生活、生產中的實例,設置情境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這種引入提問起到的就是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一開始就有興趣去思考。因此這種問題的設計就要貼合學生的興趣和生活。例如我們可以問“天氣預報可以取消么?”引發學生思考天氣預報的作用。這樣的提問直接而有效。讓學生內化知識的同時也跟實際生活聯系再一起。讓思維變的更有培養的價值。
3.2辨析性提問
知識的鞏固,概念的明確都是從辨析開始的。辨析也是明是非,辨真偽的必要途徑。辨析讓學生尋找事物之間的聯系,辨明不同。通過比較發生內化,學生通過思考是很能解決一些問題的,例如天氣和氣候的概念辨析。自然資源資源的概念辨析。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辨析。通過比較學生能夠得到更清晰的認識,也同時能抓住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學會全面地看問題,聯系地看問題。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
作者:張美青 單位: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沙河笫五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