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現狀。
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論上典型的有個體本位說和社會本位說。這兩種學說站在不同的視野下,得出相應不同的理論觀點,也表現了不同的價值取向。個體本位說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應以大學生自身為中心,是對大學生“事業心與開拓技能的培養,是一個人的‘開創性’形成的教育”。在教育方式與手段上,注重遺傳與環境等因素,倡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教育的主導作用。社會視野下的社會本位說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在國家實施“創新戰略”背景下,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教育理念。在社會本位說看來創新是一國發展之基石,更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主導戰略,我國目前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需要大量創新型人才為后盾。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對此擔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當前,我國“教育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還不足,辦學活力還不夠”。創新創業教育“是經濟與社會教育活動雙重作用的結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這兩種理論觀點都不無道理,實現不同價值維度的融合是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發展的必然之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應該實現知識價值、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辯證統一。培養大學生的創新人格、創新精神及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高校應從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要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樹立“新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戰略意識,站在國家發展的高度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2、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現狀。
當前,我國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上存在一種誤區,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等同于就業指導,把它當做是緩解就業壓力的權宜之計,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進行崗位職業培訓,并把就業率的高低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成敗的衡量標準。在這種錯誤觀念指導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呈現出功利化、膚淺化和非規范化特點。首先,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表現出了功利化傾向。把技能培訓作為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內容,開展短期“創業培訓班”、“企業家速成班”等。所站的立場多為學生個體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上,在培訓內容上很少觸及到社會價值層面。同時,落后教學方法與手段阻礙了學生的創新潛能與個性化發展。其次,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表現出了膚淺化傾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往往表現為“職業規劃”、“專業比賽”、“挑戰杯”等比賽形式。在這些比賽過程中,許多學生只是為了比賽而比賽,很多都是都流于形式。再次,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表現出了非規范化傾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系統有待逐步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需要完善,學科地位需要提高,課程設置體系和培養目標需要統一,缺乏有影響力的統一教材;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缺乏一支經驗豐富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師資隊伍;高校中系統開設創新創業相關課程的學校數量很少,在已經開設的高校中,教師的授課和考察存在流于形式的現象。這些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上的問題究其根源在于沒有站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應有的高度。它“應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其宗旨是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定的基礎”。要立足學生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要認識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的重要舉措。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理論發展路徑還是從實踐現狀來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向上走”,需要上承到國家與社會層面。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則表現出相反的特點,需要“向下走”,下接到學生個體的自身發展和生活實際。
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論與實踐現狀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蓋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文化、道德規范等多方面內容,是基于我們國家精神、社會理念和公民道德的高度概括,集聚了正能量。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要強調理論認知和價值認同的統一,從而達到知行合一。從不同的層面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站在國家層面,“民主、富強、文明、和諧”指向的是整個中華民族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并成為我們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第二層面是站在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達的是我們社會建設要達到的理想目標;第三層面是站在公民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對公民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的高度概括,它集中繼承了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活化理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同,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普及與踐行又是一個重大課題,因為一種價值觀的踐行要經歷理論認知、價值認同和道德規范這樣三個過程。當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由于沒有遵循道德與價值哲學固有的邏輯,只注重理論與知識的宣講,脫離生活,忽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導致教育效果不佳。針對這些現實情況,理論界對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理論進行了發展,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活化理念得到學界廣泛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活化理念包括教育要符合人的心理認知、人的需要理論和人的理想追求三個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活化理念立足于人的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讓思想政治教育訴諸于人對其生命成長與價值的不懈追求,關注人的內心與精神世界,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3、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現狀。
自十八大以來,全國上下不斷掀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的熱潮,面對這喜人局面的同時,我們反思我們的教育效果,不難發現當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上存在知性化與形式化現象及任務化與功利化現象。首先,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存在知性化與形式化現象。在教育過程中,過分注重相關理論知識的宣講與學習,舉辦大量的學術報告、理論輔導培訓,印發眾多學習資料,有的還進行相關知識的競賽等,其目的集中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知識的傳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當做一門專業知識進行學習,忽略其價值認同和道德行為的規范。其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存在著任務化與功利化現象。許多高校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當做一項純政治任務來完成,制定了相關教育活動計劃,收集整理了一堆活動材料,或者妄圖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任務,忽略了教育的本質內涵,違背了價值教育的邏輯,出現了任務化和功利化現象。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融合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價值指導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反映社會主義基本的、長期穩定的社會關系及價值追求的價值觀,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并指導社會主義健康發展的價值目標和價值觀念。”它是對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的合理內核的借鑒吸收,并在自己理論體系內加以創新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臨的對象是整體的人類社會而不是針對個人的價值規范;它是實現自己價值追求和人類普遍價值追求的辯證統一。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健康發展的價值目標和價值準則,也必然是我國的主流價值觀。它對我們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各方面都起著價值指導作用,也肯定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價值指導作用。
2、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內核上的融通性。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包含兩個方面,創新教育更多的是強調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等綜合素質的培養,而創業教育必然涉及對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作為創業者,其創辦的組織目標包含了三個不同層級的目標。首先是整個創業組織的整體目標,其次是創業組織內部關系的管理目標,最后是創業組織內部個體的培養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目標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個目標作為一個創業組織的整體目標同樣適用,具有鮮明的指導意義。第二個層次目標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它同樣也是一個創業組織內部治理所希望要達到的理想狀態和治理準則,這四個要素也代表著現代創業組織所崇尚的使命。第三個層次目標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它必然也是作為創業組織個體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個創業組織得到良好發展的基本人才素質保障。這三方面內容上的融通性使得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有效結合。
3、創新創業教育是實施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著陸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人類社會整體追求價值規范,具有高度的凝聚性和概括性,在教育實踐上必然容易因落空而缺乏實效性。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要積極尋求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心理接受的切入點,將思想教育與解決學生自身的實際問題有效結合起來。當前,在校大學生面臨著學業壓力與就業壓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成為當前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時代主題,它是關乎學生自身發展的素質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旋律,這無疑在理論界得到廣泛認同。而且,從現實來說,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引起了高校廣泛重視,也在一定范圍內廣泛開展。由此來說,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應該進行有效結合,讓創新創業教育成為實施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著陸點,從而完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上承下接。唯有如此,才能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實效性,也使得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了更高的價值依托和使命目標。
作者:余江舟 單位:安慶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