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業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農業高職院校開辦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和創業人才的主要手段,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校必須要洞察最新時代需求。本文詳細分析了當前農業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提出了改善策略,以提高農業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實現學校與學生雙贏的目標。
關鍵詞:農業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我國一直非常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而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和支持,因此要不斷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改革教育體制,培養出具有創業思維、創新精神的高質量人才。在農業高職院校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促進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手段,從而為實現全面小康助力。利用高科技信息技術來發展農業,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改變傳統的農業思維,還能夠改善“農學”專業的弱勢地位。
1農業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1思想認識不足
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實施不能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是更多的要注重實踐教學。但是目前我國農業高職院校教育的過程中,缺乏相關實踐環節的投入,授課的形式比較單一,且相關實踐平臺、課程體系的建設力度不足,缺乏創新精神。創新創業教育的觀念比價傳統、陳舊,缺乏配套知識支撐,專業知識的影響力不足,認為創業教育就是為了讓學生從被動就業變成主動創業等。
1.2師資力量薄弱
師資力量是影響教學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當前農業高職院校中,受過專業、系統創新創業培訓的教師比較缺乏,其創業理論知識、實踐知識有限,滿足不了實際工作的需求。另外,很多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都是從企業聘請來,其缺乏相關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并且與自身的工作時間相沖突,無法完成完整的教學過程,一般就只是采取講座等形式進行教學,教學質量不高。
1.3資金不足
籌措資金是開展創新創業實踐的主要途徑,一般通過自籌和資助來獲取資金來源。但是對于大學生來說,獲取資金的渠道狹窄、籌措能力有限,很難籌資到創業的啟動資金。雖然學校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有一些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扶持政策,但辦理的過程比較繁瑣,因此效率不高。根據有關調查顯示,有70%左右的自主創業學生認為資金是創新創業成功主要因素,但同時這也是很多大學生在創業遇到的最大困難。因為很多學生自身沒有經濟來源,父母又不愿意支持學生創業,所以沒有啟動資金,所以很多大學生不愿意進行自主創業[1]。
2農業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路徑
2.1改變傳統觀念,提高認識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而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增加實踐環節,在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時,都要設計更多的實踐教學內容,通過實踐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吸收,同時避免一直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生會覺得枯燥,這樣學生不僅能更快的掌握創新創業的知識和技能,還能培養良好的創業興趣。因此,農業高職院校的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面向社會,激發學生對農業事業的激情和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創業興趣,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
2.2增強師資力量,形成特色
農業高職院校要培養出一支具有實踐經驗以及豐富理論知識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以推進農業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推進。因此,要積極的開展理論案例研究,提高教室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要求教師在教學的環節中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教學,指導學生參與創業實踐,在學生創業中遇到困難及時給予幫助,鼓勵學生積極創業,組織教師和學生到有經驗的學院去交流經驗。將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的專業知識相結合,構建完善創新創業體系。另外,高職院校還要結合自身的農業專業特點,合理引入創業課程,深度融合理論與專業知識,培養具有多元化、實用性的創新創業人才。
2.3完善平臺,加強建設
農業高職院校要積極的與當地政府和企業進行溝通,并得到他們的支持,通過互聯網、社會以及財政等渠道為畢業生設立創業基金,積極的協調相關部門制定農業優惠政策[2]。同時提高學生的風險意識,對于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詳細的為學生講述,提高其防范意識和規避風險的能力。聯合學校、企業、銀行、政府相關部門的優惠扶持政策,從多方面給與學生創業支持。比如,在資金方面,可以讓大學生申請政府部門實施的創業貸款貼息政策;在辦公場地方面,可以租借政府部門投資的大學生創業中心;在就業保障方面,要加強與人社部門的聯系,完成相應的人事工作;在企業登記方面,要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的溝通,為大學生創業登記注冊方面給予費用的減免與支持,等等[3-4]。
3結束語
農業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教學質量,在傳授創新創業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學歷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因此,農業高職院校不能將就業率作為主要的教學任務,應該結合國家的發展戰略,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改變傳統觀念,以創業來調動就業,緩解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充分發揮農業創業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素質。
參考文獻:
[1]關震,孫雪菲.農業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2(5):6-10.
[2]譚酬志,龔福保,嚴鸝,等.農業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6):83-87.
[3]尹敏,平先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效果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8(3):20-25.
[4]胡正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8):72-77.
作者:王國強 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