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創業教育轉型發展方向,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文結合當前我國創業教育現狀,對創業教育轉型發展方向進行探索,提出我國創業教育應擴大創業教育主體范圍,重視創業類通識課程,同時應加強專業類創業課程,落實創業實踐教學,從而推動我國創業教育適應當前社會需求健康發展。
【關鍵詞】創業教育;崗位創業導向;特征;現狀;轉型
一、引言
崗位創業導向創業理念的出現,為我國創業教育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對崗位創業導向下的創業教育轉型發展方向進行探索,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推動創業教育健康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崗位創業導向下的創業教育轉型發展方向
崗位創業導向下所展開的創業教育,是對高校創業教育的轉型,強調高校創業教育和高校專業教育有機結合,在提升創業教育效果方面有重要意義。結合崗位創業導向與我國創業教育現狀,我國創業教育轉型發展方向應做出以下幾種轉變。
(一)擴大創業教育主體范圍,對學生就業及創業能力進行強化
在高校創業教育實施過程中,應將培養對象范圍鎖定在大部分在校學生,鼓勵所有學生都能從創業教育中對自身就業及創業能力進行鍛煉。我國高校必須明確,在高校學生群體中,自主創業者僅占少數部分,但這并不代表其他學生對創業需求較少。對創業教育進行開展過程中,高校不僅要重視普通創業理念及創業概念和創業意識的滲透,還要指導學生在今后崗位工作中以創業心態進行工作,促進就業與創業的融合,確保學生對自身創業精神拓寬的同時,增強學生在社會、企業方面的適應力,對學生創新潛能進行激發,使學生能夠在未開工作崗位中充分發揮創業創新精神。
(二)重視創業類通識課程,對學生崗位創業意識進行培養
通識教育是一種相對專業教育而言的教育,其在對專業知識與技能進行傳授的同時,更加看重對學生情感與能力以及思維等全面發展能力的促進。與專業教育相比,通識課程在全校范圍內開設,不僅覆蓋面大,而且影響力廣。所以,通過通識課程這一形式對創業類課程進行開展,引導大學生對創業類通識課程加以選修,在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思維與促進學生關注創業問題及對學生創業能力進行培養等方面均具有基礎性作用。在歐美等創業教育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的國家中,學校均會對創業類通識課程進行開設,對學生創業意識進行培養,鼓勵和引導學生創業行為。以美國為例來看,美國當前已有超過50所大學在創業教育課程的假設數量上達到4門及以上,美國創業課程除了包括創業學與新企業創建外,還包括企業管理、咨詢、產品開發及技術創新、融資等,這些創業課程不僅具有開放性與跨學科性,同時帶有創造性特征,對于與通識教育課程的融合也一直比較注重,吸引了眾多師生參與創業教育。
(三)加強專業類創業課程,對學生崗位創業所需知識進行傳授
在崗位創業導向下,應將創業知識傳授融入到專業教育中,使創業教育成為專業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專業教育范疇中對創業教育加以開展,可對本學科專業領域中行業與發展最新成果及時反映,提高各專業創業競爭力。對創業類通識課程加以開設的同時,高校可基于不同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的不同定位與特點,對以崗位創業知識為導向的專業類創業課程進行創新和推進,在專業課程體系中通過多種方式融入創業教育內,對學生崗位創業所需知識進行傳授,提高學生專業崗位發展能力,強化學生行業就業創業適應力。在美國,很多高校都已經將創業課程融合到非商科專業教學中,為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實踐條件。在康奈爾大學中,不僅針對多個專業開設了相關創業課程,而且學生可跨學院或跨專業選課,將課程與專業特色緊密結合起來,帶動了所有學院教師與學生的參與熱情。
(四)落實創業實踐教學,對學生崗位創業實踐能力進行發展
當學生通過創業教育已經形成一定創業意識時,為繼續深化其崗位創業能力,真正意義地培養出適應專業崗位的創新者和創業者,還需高校落實創業實踐教學,對學生崗位創業實踐能力進行發展。崗位創業能力相對其他能力來說是一種隱性知識,往往需要以“干中學”的方式才可真正領悟與掌握。高校可立足學生崗位創業能力培養進程,將崗位創業劃分為“認知”、“訓練”及“實習”三個階段,并將其連續性地融入到創業實踐教學始終。
三、結語
當前我國創業教育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崗位創業導向為我國創業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國可基于崗位創業這一導向,明確創業教育轉型發展方向,促進我國創業教育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政趙.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問題與對策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21).
[2]楊曉慧.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01).
[3]周志成,劉金蘭,宋杰.創業教育要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4).
作者:方芳